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205729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二分册知识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分册 第 1 课 中华民族的起源 1、原始农耕: (1)原始农耕诞生时间:距今 1 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 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营活动的产生, 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姜寨遗址的特征(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3)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 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 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4)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农业生产为人们提

2、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 的居住有了保障。 2、中华民族的起源: (1)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的形式:神话传说.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传承 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最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华文明融 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 2 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1)夏王朝:公元前 21 世纪,禹传子,启建夏, “公天下”的禅让制被“家天下”的世 袭制所取代

3、。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 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2、二里头遗址与夏史探究: (1)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 经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 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 (2)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 殿的遗迹。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经很明显。二里头文化已进入

4、青 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 仪以为纪”相吻合。第 3 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1、内外服制: (1)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 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内外服制的内容: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 “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 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 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5、2、青铜时代 (1)司母戊鼎:商代青铜器代表。 (2)商朝青铜器的特征: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主要是礼器,用于礼典、祭祀, 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商人在甲骨上记载占卜情况的 古文字,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真实地记载 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二重证据法:考古和文献相互印证(王国维) 。第 4 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封邦建国: (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 年,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灭商,建

6、立周朝,定都镐,史称 “西周” 。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帮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 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的功效。 2、周公“制礼作乐”: (1)周公的政绩:周公辅政,拥立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制 礼作乐。 (2)礼乐文化的内容:礼起源于先民习俗,后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乐 为舞乐、史诗。周公制礼作乐,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 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并以音 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

7、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第 5 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社会变革 1、东周的建立: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 ,史称“东周” 。东周又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 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1)主要内容 经济上: A、内容: a 新生产力的提高: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使用(参见 P18 插图:战国时期的四种农具) ; b 奖励农耕军功政策的实施 c 私人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 B、意义: a 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片的生地被开垦,列国纷争多以争夺土地

8、为目标。 b 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这两种人,后来构成封建社会的统治与被统治阶级)c 整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政治上:各国实行变法,战国时达到高潮。 A、背景: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 B、目标:富国强兵 C、内容:贬废无能旧贵族,起用贤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对官吏、行政、财政等领 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二、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 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1、背景: (1)政治体制的改革,引起社会的转型;(2 )列国经济实力的增长;(3 )文化人士的 活跃, “士”为治

9、理社会,安定人心,对变革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主要学派: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孔子 以礼和仁为核心 孟子 仁政,性善论,民贵君轻 儒家 旬子 重新解释孔子的“礼” ,熔礼、法于一炉 法家 韩非子 法治,提出建立中央集权的理论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法思想第 6 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趋剧烈,强国不断拓展国土,弱国则摆脱不了被兼并的命 运,最终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七国对周围小 国的兼并战争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

10、基础。 2、商鞅变法 (1)时间:秦孝公即位后 (2)背景内乱不止、国势日弱、被动挨打 (3)目的富国强兵、兼并天下 (4)内容废井田、废世卿世禄、奖农耕、建县制、什伍连坐 (5)作用秦国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从公元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 1、建立的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 (2)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治粟内史,均受制于皇帝 (3)郡县制(地方) 结构:郡辖县,县辖乡、里,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

11、命;郡县的属吏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 3、巩固的措施 (1)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2)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 (3)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4)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 (5)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 4、意义: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体制的蓝本。第 7 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 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的暴政超出社会承受能力 (1)统治者滥用民力 (2)秦律繁多严酷 (3)赋役沉重 2、秦沿用打天下治理天下的经验不适应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1)重功利、恃酷法 (2)社会矛盾激化 3、统治者的内讧加速秦的灭亡 (1)宫廷争斗 (2)互相杀

12、戮二、第一次农民起义 1、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时间、原因和结果 (1)时间公元前 209 年 (2)原因: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戍边误期 (3)结果在陈胜、吴广起义的影响下,各地反秦起义闻风而动,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 拥兵称王。公元前 206 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 楚汉战争: 时间:公元前 206 年公元前 202 年 主要人物:刘邦、项羽 结果: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史称“ 西汉”第 8 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一、汉承秦制 1、吴楚七国之乱 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 形成郡县与封国

13、并行的局面。汉初同姓诸侯的封地很大,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 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 (时间:汉景帝时期;根源:封国实力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明朗;结果:周亚 夫派兵东征,最终平定)2、汉承秦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 (1)背景:政局初定,百废待兴 (2)内容:在继承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上,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A、中央:皇帝制、中央官制 B、地方:郡县制和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3)特点:宽简疏缓 (4)影响 A、政局稳定、国力恢复增强 B、分封制使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激化:吴楚七国之乱 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1、汉初实施黄老思想的原因 (1)黄

14、老思想与汉初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一致; (2)黄老思想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一致; (3)秦朝的暴政以及此后几十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需要“与民休息” , 恢复发展。 2、文景之治的内容 (1)时间: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实行“清静无为” 、 “与民休息”的政策。 (2)内容: A、经济上: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减田租(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 B、政治上:省刑约法,废除秦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3)作用: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 景象。第 9 课 汉武帝时代 (1)从“无为”到“有为”:汉武帝“有为”的表现: 加强

15、皇权,裁抑相权,启用亲信近臣组成的决策核心,称“内朝”或“中朝” 。 创设刺史制度,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颁布“推恩令” ,大大削弱诸侯王国的权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采纳董仲舒等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学术 “罢黜”在官学之外。 实质:加强思想控制,为巩固统治服务。第 10 课 东汉的兴衰 (1) “光武中兴”:东汉的建立 公元 25 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史称东汉。 (2)东汉的衰败:东汉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和多股政治力量的角逐。 膨胀:土地兼并行为越来越严重。 大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还组

16、建了“家兵”等私人武装。 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 角逐:地方豪强势力、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第 11 课 割据与分立 (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官渡之战) 曹操与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曹军战败,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 三国鼎立格局基本形成: 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221 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 229 年孙权建立孙吴,定都建业。 (2)区域性经济的发展: 北方人口的南移,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 的发展。 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的举措: A、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 B、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 C、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聚居地(南中八郡) ,改变落后状况,促进民族融合。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措施:发展农业、手工业;迫使山越族从山中迁出与平原地区的汉 族农民同居共耕。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第 12 课 南北对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