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019591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xp教育学总结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1)18世纪中叶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JRousseau)认为教育就 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 (2)19世纪中叶的英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斯宾塞 (HSpencer)则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作准备。 (3)到了20世纪初,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 (JDewey)却认为教育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 身, “教育即生活” 。 (4)陶行知的观点:生活即教育 1、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 (1)高等教育的初创阶段(欧洲中世纪)(2)高等教育的形成阶段 (17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3)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阶段(20世

2、纪 50年代至今) 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中世纪大学基于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大学教育 19 世纪后半期的高等教育层次多样化、形式复杂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民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高等教育的概念界定: P4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 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1)培养专门的人才(2)发展科学(3)直接为社会服务 3、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 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起作用。 4、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

3、基础。 (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 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 速度和规模。 (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5)经 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2、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l)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 术这两条基本途径实现的。 5、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1、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l)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4)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2、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6、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一)十八世纪以前培养人才的职能(二)十九世纪初德国大学发 展科学职能的产生(三)十九世纪末美国大学服务职能的发展 7、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效的根本使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 高校的重要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8、大学社会职能的发展历程 1、18世纪以前培养人才的一元职能 2、19世纪初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的二元职能 3、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

5、三元职能。 9、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在职能体系中居于中心 地位。 (2)发展科学则是直接关系到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 平的提高。 (3)直接服务社会是前两大职能的延伸。现代大学,应 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处理好三者关系。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1、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构成: (1)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 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 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制定要以基本 国情和教育工作自身的规律

6、为依据。 (2)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 三方面: 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途径 2、我国的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过程:(1)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萌芽和形成 (2)文革时期教育方针的严重扭曲(3)教育方针的拨乱反正和新 时期的发展与完善 3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性质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 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 变化。 教育目的(狭义)是指把受教育者

7、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 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性质 1、教育目的既是一种教育理想又是一种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具有主 观性,它反映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它为教育 活动确立了一个追求的目标,并能在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对教育实 践活动起着定向、导航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教育目的 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都受到了 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响。 )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的关系2、教育目的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全 部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3、教育目的也是受教育者

8、进行自我 教育的努力方向(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努力) 4、影响教育目的的因素 (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二)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 (三) 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 (四)确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 订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5、我国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我国高等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我 国高等教育目的和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三)我 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调控、评价、激励(四)我国高等教 育目的的层次性高等

9、学校培养目的、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 目标 二、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自愿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为人民服务(二)我国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 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第二,人向什 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第三,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分工的制约。第四,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第五, 马克思主义预言人类的全

10、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第六,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1. 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 指人的才能 的全面发展3. 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4. 指人的自由发展 9、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2、智育(全面发展教育的 核心)3、体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二)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三个: 1、教学工作是最基本的途径 2、科学研究训练3、社会实践(生产 劳动)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P37高

11、等教育价值观: 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社会本位目的观代表人物:柏拉图 强调教育社会价值,培养 “理想国”所需要的哲学家和军人;洛克 绅士教育,培养当时英 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执政所需要的“有德行、有用能干”的绅士; 凯兴斯坦纳 强调公民教育;赫尔巴特 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 善、仁慈、正义、平等或报酬)培养真正善良的人 1、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 (1)把历史的抉择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上考察,揭示各种抉择由来 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既要看到这两种观点合理之处,也 要看到其局限性(3)寻求适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背景及其教育状 况的抉择与整合思路(世情、国情、社情、教

12、情) 社会本位: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本,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个人本位:教育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为本,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 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 的个人。 2、为什么要讨论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沉淀于人们的深沉心理结构之中,它作为衡量教育活动 的基本尺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目的、教育地位 与作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等问题的看法。 3、社会本位价值观的观点及实践 观点:(1)高等教育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 的产物。 (2)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 定和

13、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是其所 特别关心的。 (3)建立在这种关系结构上的教育价值观就会强调社 会利益的至高无上。实践:(1)更多强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的功能;(2)科研和教学目的中更多体现政府的指导思想;(3) 教育模式更多主张实行严格的专业教育,以专业划分大学活动; (4)专业设置主要根据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5)社会职业对人 才规格的要求直接影响着大学培养计划与过程。 4、个人本位价值观的观点及实践 观点:(1)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 身的生活需要服务。 (2)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 生活的完满幸福及健全的人格等, (

14、3)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 育与普通教育。 实践:(1)突出个体的利益和权力,兴趣和爱好, 社会参与及自我实现。更多强调高等教育促进人的理智发展,注重 个人品质的形成和个人潜在才能的发挥, (2)教育目的中更多体现 受教育者自身的要求:(3)更多采用普通教育的模式,对学生实 施种共同的理智训练,使青年人获得“思想踏实、表达合理、随 机判断、明辨是非”的品性, (4)课程安排围绕训练心智展开,使 个体的未来发展建立在一个良好的广泛的人文基础之上。 (5)应当 说,这种价值观是一种个人自由论的价值观。过分强调也会走向极 端:培养出缺乏社会公德,以个人为中心的人;脱离社会实践。 5、通才教育和专才

15、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通才教育及其特征 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 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 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 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二)专才教育及其特征 专才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一学科 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通过分科进行,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 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比较 注

16、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 需要4、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 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其后期发展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融合 (一)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 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二)人的和 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度结合(三)通 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 9、怎样对待通才和专才教育? (1)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专才教育的 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 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两者恰当的结合则是 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2)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 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相结合的道路。 (3)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 专才教育高度结合。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10、P50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精英型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适龄青年入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