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017489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声乐的情感演绎[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浅论声乐的情感表达 指导教师:尹兆旭 作者:靳巍我自幼喜爱音乐,热爱歌唱。从初中三年级开始正式学习音乐,学习美声唱 法,到如今大学即将毕业,也有近八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走过了一个 由懵懂到了解,由热爱到钻研的过程。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音乐的很多知识,也 系统的学习了美声唱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 之一。美是艺术最本质的属性。艺术的表现目的是感动人,是传达思想、情感、 情绪和描绘情景。无论是哪一门艺术,她的表现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钢琴、 提琴、民族乐器、交响乐团队,所有音乐表演艺术的形式都是手段方式,用这些 方式表现出社会、时代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才是目

2、的。作为音乐表现形式之 一的声乐,是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艺术之一,在千百年的文化发展中,她逐渐抛 弃了原初的实用性、功利性,成为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 活,并以其独特的技术方式和手段来创造的一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 式。 但是,声乐与其他音乐艺术表现方式有明显不同。声乐必须建立在人们自身 声音的基础上。首先训练声音,就好比首先要制造人声的乐器,然后在此基础上 再表现精神内容。所以比乐器训练学习要更多一层难度。钢琴、提琴有质量的优 劣,但这种优劣是制造业产生的。而声乐的乐器制作是在声乐教师的课堂进行的。 声乐的声音要求包含本身的艺术审美,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

3、部 艺术含义。在我们的声乐课堂里,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仿佛追求声音 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而没有认真的意识到声音的追求必须以艺术的表现和审美2 的需要为依据。因此,需要从一个更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形成声音。在人与人 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以 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第一节 “乐感”的两个层面 在刚开始学习音乐时,我就常常会听到“乐感”这个词。通过后来的学习, 我明白乐感通俗讲就是一个人的音乐感觉。声乐演唱中的乐感,很大程度上是演 绎作品的内容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直觉上的感受。同时明白我们在感受某人的“乐 感”好

4、或差的时候应该有两层意思。那并不是全部由所谓的天生“感觉好”就能 够简单地说清楚的,也不是表面解释为“音乐的感觉”就能够含糊其词的。 “乐 感”更多的是理智的、有理论依据的、有相应的专业表演技巧的情感表达过程。 我们应该区分“浅层生理反应”和“深层审美表现”的差别,也应该仔细地分析 “乐感”的本质含义。 “乐感”有很多抽象的成分,但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浅层 的生理反应是指天生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感毕竟只能在初级的表现层面,比如孩 子们在演出中表现出来的所谓“乐感” 。而“乐感”中的主要部分应该是一种音 乐审美的体现。是理解情感,通过技巧来准确地再现情感,准确表现风格、作品 内容的艺术化手法,是一种

5、综合文化素质的反映。因而“乐感”中主要部分似乎 是人为的、理智的。理智的情感表现不同于盲目冲动的情感宣泄,是利用人声歌 唱技术调节出来的实际感受效果。形成这种感动人心灵的效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 个艺术的表现过程,并非是简单浅薄的,并不是什么都能用“感觉好不好”就可 以包含的,它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之上的表达。只有理解了, 才知道如何通过艺术去表达。首先是自己被感动了,体会到了感动的程度和方式, 才能够产生感动别人的表现方式。3 孩提时代的“乐感”大部分是律动感和生理反应或某种模仿,洋溢着纯洁可 爱和天真烂漫。孩子们甚至还可以摇头晃脑的用许多外部形体动作来造成更好的 气氛。但是这种流

6、露在形体动作之上的“乐感”有时候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几乎 在所有的儿童节目里都看到这个现象,许多教师在这样教导孩子们做这种千篇一 律的、甚至是机械的表情动作。无论如何,这种“律动感”或“乐感”只能是初 级的。他可能属于“乐感”的表面部分。这种“律动感”到了成人阶段就不能再 延续了,成人的艺术表现就必须是艺术审美的高度“乐感”了。我们身边其实有 不少这样的人,手的动作(俗称手势) 、眼的神态、身段动作、兰花指,甚至许 多动作是图解式的:唱到蓝天,就手指前上方,眼神就沿着手的方向迷迷茫茫; 唱到绿水,就手心向下不断漂移,眼睛就看着地上。肤浅而庸俗,把“乐感”的 意义简单化,庸俗化了。 与“乐感”一样

7、,声乐教学中的“乐感”常常是万能的,包罗万象的。几乎 所有的是是非非全被涵盖其中。而事实上声乐中所有的“感觉”或“乐感” ,都 应该是由许多个确切的部分构成的,应该是清晰的。譬如气息的深浅、气流量的 多少、喉咙的打开程度、身体的某个部位僵硬了等等。某位歌唱家演唱的很出色, 我们把他的演唱加以分析,必然能找出整体“感觉”好的具体构成部分。譬如气 息与声音的结合很自如,喉咙的空间很适合歌唱发声要求,咬字准确而有清晰, 语言的昂扬顿挫很美,高音很漂亮,低音很丰满,风格把握很准确等等。虽然是 一个整体性的总印象,但仍然是有据可查的,不会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笼统含糊的。 我们把“乐感”认识清楚之后,就能继续

8、深入我们的话题声乐的情感表达。 第二节 声乐的情感表达认识 声乐表现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反映社会的意识和文化,不是简单的 把乐谱语言拼装在一起唱出来就可以了。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4 音符存在的目的。歌唱就是运用人声来充分体现这种思想和精神。声音是某种物 质,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是精神。物质存在是精神意识的基础,而精神意识是 物质存在的目的。于是,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听到的 是“音” ,留在我们心里的是“乐” 。美好的声音在耳朵里引起共鸣,美好的音乐 在心里引起共鸣。共鸣的位置不同,共鸣的层次和价值也就不同。声音的共鸣是 物理现象,心里的共鸣是情感现象。

9、 歌唱发声本身包含了艺术审美意识,因为我们在训练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已 经将声音本身融入了很高的文化、艺术含量。 “歌唱的技巧就在于解决内和外的 关系。内,在于练心,发挥主观情感的作用;外,在于练口,表现客观艺术的现 象” , 从重视技巧的追求到重视精神表现的追求是学习声乐质变的升华。聪慧的、 善于动脑筋研究的学生往往能够运用声音来表现心灵,使每个乐句乐音都变成动 人的诗韵;而迟钝的、不动脑筋的人往往只能钻研在发声方法里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歌唱发声方法受审美意义的制约。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有一个误区,片面追求音量大和音高,无论是叹息还 是倾诉,悲伤还是欢乐,莫扎特还是威尔第,教堂圣歌还是民间歌

10、谣,都一味脸 红脖子粗地挤压喉部肌肉,以求刺耳的响亮。在声乐演唱中,没有精神内容的响 亮往往缺乏美感,而且带着几分愚昧和蛮横。响亮的声音不一定悦耳,有“声” 不一定有“乐” 。声音响不一定刚强,声音弱不一定软弱。有时候轻声同样可以 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君不闻“此时无声胜有声吗” 。但是无声是建立在有声的基 础之上的。 许多人片面追求高音,只论高度,不讲究美,甚至声嘶力竭面红耳赤。声乐 的高音离开美的原则,就谈不上“乐”了。如果只论高低不论美的话,许多动物 比我们人类叫的高的多,响的多。5 随着学历与能力的提高,我认识到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敏感地体会到人声与文 化审美的密切联系。最简单的声音可以显示出

11、每个人的文化层次。譬如街头小贩 的叫卖声音大多很响而且很刺耳,各种各样的奇怪声音都有,目的只是为了吸引 对象。对他们来说,只要声音响就足够了,没有什么美不美的意识。我们不能想 像大学教授们也用这种腔调在讲台上阐述学术理论。音色无意识的流露出受教育 程度和文化层次,不自觉的反映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街头巷尾叫卖者 和大学教授的喉咙、声带、呼吸器官等构造肯定是大致相同的,而他们的音色都 不可能天生那样的,是在相应的环境里逐渐形成的,原因就在于文化素质所决定 的审美意识的区别。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声音的表现力、声音的内涵精 神、声音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声乐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全面的歌唱发声

12、技术, 掌握了全面的发音技术是为了表现思想情感,表现美。掌握了良好的发声技术, 能够产生优美的歌声,就等于买了一架音质优美的钢琴,有了一件性能良好的乐 器。而如何用好的乐器来表现音乐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研究和追求的。 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声音作品情感, 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尽管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美丽的 声音,还是要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而演唱好具体的作品是需要具体的技术手 段来达到的。所以认真研究如何将作品演唱好,是声乐艺术的关键之关键。 声乐的情感表达,就是要把一首作品演唱的美,让听众能够从歌唱者的演绎 中感受到美。同前面我们讨论过的“乐感”一样,

13、声乐的情感表现也是可以从具 体的事例中找到依据,找到方法: 一、歌词美 歌词就是能作为歌唱的诗歌或唱词。一般由诗人、词作家或剧作家写成。歌6 词的美即它的结构形式、形象意境的美。 “它的作用在于以言简意骇、形象生动 并且适于歌唱的语言把歌曲中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它的形象、意境和思想具体 地揭示出来。它是歌曲美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 歌词是诗化的文学语言形态, 又同时是作为可唱的意图去进行创作的,因此它必须凝练简洁、准确优美,以最 精粹的语言去概括人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生活。人类的一切社会生活都蕴涵着 诗情,也是表现诗情的源泉。诗情的真实抒发也能将人们引入审美的意境。在 “情思”与“意境”的交

14、融中,达到动人心肺的艺术效果。 二、旋律美 旋律由不同音高的音符按一定的节奏组成。旋律的美在声乐的综合艺术美中 起着重要作用。 “它构成声乐艺术美的主体,用来集中的表达歌曲的情感与精神 内涵,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 ” 旋律虽说是音乐的灵魂、核心,并是 构成声乐美的主体,但歌词的韵律、结构、内容、风格等等又制约着旋律的创作。 因而歌曲的旋律美主要取决于美的歌词意韵。旋律是由音调、节奏组成的。音乐 的音调是旋律美构成的基础。音调美体现歌词的情感情绪特征,体现不同地区和 民族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时代与个人的鲜明色彩。音调美的这些因素通 过各种旋律发展手法,塑造出完善的声乐艺术形象。

15、三、演唱美 声乐艺术是歌唱的艺术、人声的艺术。只有当歌唱者进行演唱时,歌曲的旋 律美和歌词美才会真正得以展示。因此,在声乐艺术美的总体构成中,演唱美就 成了声乐美的主导因素。在歌唱艺术中音质是演唱美的基础。如果要塑造出有个 性、有特征的声音形象,发挥人声的最佳艺术表现力,那么,音质的好坏是很关 键的。同时,气息在声乐音质美的创造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声音的优美、圆润等7 品质的形成也有赖于气息的控制等作用。另外,音质的美还要求演唱者的声音音 色丰富,有较强的声音塑造能力。而独特的个性音色则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和声音形象。因此,人声的音质美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物质基础。 四、表演美 表演在声乐艺术

16、表现形式中指歌唱者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服饰仪表、气 质风度等等。表演美是要求歌者无论自身还是所塑造的角色,所表现出的体态仪 表都要富于美感,都一定要有美的造型要求。著名捷克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 曼 仕坦说:“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当声音和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 被称为艺术。 ” 歌唱的表演必须面对众多的观众,并同他们进行艺术的情感交流。 体型的优美与否,直接影响听众的审美视觉。而体态(即身体的姿态)则应根据 不同声乐作品的体裁所表现的内容、情绪、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其表现方式,既 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无节无度。体态所表现出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要符 合其特定的情感内容和表演美的创造规律。从歌唱者的体态、仪表可以看出一种 性格气质来。歌唱者不仅要展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与艺术风格,而且还要深入角 色,去准确的再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气质。 第三节 声乐情感表达的方法 我们已经了解了部分声乐艺术的美,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向这些美的方面去研 究和学习。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符。仅仅了解到音乐的美还不 够,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乐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