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设计(整理后)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983734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测设计(整理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勘测设计(整理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勘测设计(整理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勘测设计(整理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勘测设计(整理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勘测设计(整理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测设计(整理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名词解释 1、临界车速:每一排档都存在各 自的最大动力因素,与最大动力 因素对应的速度称为临界车速。 2、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的横向 力。 3、平均纵坡:一定长度的路段纵 向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 4、合成坡度:路线纵坡与弯道超 高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 5、匝道: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 车辆行使的连接道。 6、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 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 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 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 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 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7、交织角:交织角是进环车辆轨 迹与出环车辆轨迹的平均相交角 度,它以距右转机动车道的外缘 1.5m和

2、中心岛边缘1.5m的两条切 线交角来表示。 8、经济运距:填方用土来源一是 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 土,是移挖作填,纵向调运还是 路外借土有个限度距离,在这个 限度距离内移挖作填,纵向调运 经济,超过这个限度距离,路外 借土经济,这个限度距离就称为 经济运距。9、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 指某一路段所能承受的最大交通 量,也称道路容量,以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辆/小 时) 。10、平均运距:挖方断面的间 距中心至填方断面的间距中心的 距离称为平均运距。11、冲突点:不同方向的车流 以较大角度相互交错的地点。12、停车视距:汽车司机看到 前方障碍物直到前方障碍物安全 停车,汽车

3、沿路面行驶所必须的 安全距离。13、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 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的 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时,能保证 汽车以设计速度安全,舒适行驶 的最小半径。14、设计车速:气候正常交通 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 条件限制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 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15、道路红线:区分城市道路 用地与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及其 它公用地的界限。16、极限最小半径:极限最小 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 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数下, 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17、识别距离:为了保证行车 安全,司机识别前方信息作出的 正确反映而必须的沿路面行驶的 距离。18、合成坡度:路线纵坡与弯

4、道超高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19、互通式立体交叉:不仅设 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在空间上 分离,而且上,下道路间有匝道 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 形式。20道路建筑限界:保证车辆 在各级道路安全行驶时所必须的 空间,道路其它设施不得侵入。21完全互通式:相交道路的 车流轨迹线之间没有一个平面冲 突点的互通立交。22、纵断面设计线:经过技术 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 较后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 几何线,反映了道路线的起伏变 化情况。23、立体交叉:立体交叉是利 用跨线构造物使相交的道路与道 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的平面 上相互交叉的连接形式。 24、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 曲线之间或半径

5、相差较大的同向 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25、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及其 两侧路缘带统称为中间带。26、变速车道:为适应车辆变 速行驶的需要,而在正线右侧的 出入附近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 速车道。27、动力因素:某型汽车在海 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 位车重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 的能力。28、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条 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 个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 车最大数。29、运量:平均运距与调配的 土石方数量的乘积。30、分离式立体交叉:是仅设 跨线构造物(跨线桥或地道)一 座,使相交道路在空间上分离, 上,下道路间无匝道连接的交叉 形式。31、断背曲线:两同向

6、曲线以 短直线相连接。32、部分互通式:相交道路的 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一个平面 冲突点的互通立交。33、互通式立体交叉:不仅设 跨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在空间上 分离,而且上,下道路间有匝道 连接,以供转弯车辆行驶的交叉 形式。34、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相 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之间至少有 一个平面冲突点的交叉称之为部 分互通式立体交叉。35、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相 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全部在空间 分离的交叉称之为完全互通式立 体交叉。36平行式变速车道:是在正 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37直接式变速车道:不设平 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 形成一条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38、基本车道数:是指

7、一条道 路或其某一区段内,根据交通量 和通行能力的要求所必需的一定 数量的车道数。39、自然展线:自然展线是以 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 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 差。 二、填空题: 1. 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 要求竖曲线外距为 E,则竖曲线 半径 R=1.8E/ 2 。 2、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 各级公路的最大给折减后,如小 于 4%,则仍用4%。 3、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汽车 分为三类,即小客车、载重车、 半挂车 4、二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 为15年。 5、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 按设计车速行驶3秒的时间来进 行计算的。 6、公路按其任务、性质和交 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7、汽车行驶

8、的阻力有空气阻 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8、坡长限制包括最短坡长限 制和最大坡长限制。 9、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缓和冲击。 10、高速公路的路肩包括土路 肩和硬路肩。 11、山岭区选线的线形有沿溪 线、越岭线和山脊线。 12、在现场定线时,个别路线 线位定得不当或平面、纵面线形 不够理想,此时可在测出的平、 纵、横图纸资料上进行移线。 13、在道路网规划时,需要对 原有公路交通量进行调查,其目 的是要推算远景设计交通量。 。 14、涵洞根据水力特性可分为 无压式、压力式和半压式。 15、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 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热稳定性 和方向稳定性。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大

9、体上 分为三类,即“线形标准” 、 “载 重标准” 、 “净空标准” 。 17、设交点 JD 处路线转角为 ,缓和曲线角为,则设置对 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 2。 18、纵断面设计线的两个 基本线形要素是纵坡、竖曲线。 19、“计算机辅助设计” 的英文缩写是CAD。 20、高速公路应满足停车 视距的要求。 21、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 准规定缓和曲线的形式采用回旋 线曲线。 22.沿道路设计中心线竖向 剖面图称为道路纵断面图。 23、路面横向坡度的大小主要 与路面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24、平均运距是挖方中心与 填方中心之间的距离. 25、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 自然展线、螺旋线和回头展线.

10、26、旧路改造的主要内容 包括:(1)线形改建(2)路基 改建(3)路面改建(4)桥梁改 建。 27、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 之后,具体标定出公路的中心线。 28、越岭线的路线布局要 以纵断面设计为主。 29.二、三、四公路,当连 续纵坡大于 5%时,应在不大于规 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 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30、设计车速又称为计算 行车速度。 31、一条车道的路面最大 宽度为3.75m 32、车轮流动时轮胎与路 面之间的摩阻力称为流动阻力。 33、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 线最小半径时,横向力系数取为 0.035。 34、暗弯与凸形竖曲线组 合恰当。 35、选线的三个步骤是整体布 局、逐段

11、安排、具体定线. 36、实地定线的两种放坡方式 是真坡、平均坡. 37、两阶段设计是按初步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进行。 38、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横 向稳定性包括横向倾覆稳定性和 横向侧滑稳定性。 39、一般要求汽车在缓和曲线 上行驶的时间不小于3S。 40、纵面线形上两个变坡点之 间的长度称为坡长。 41、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 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 线三种。 42、一种有代表性的、作 为公路设计依据的车型叫做设计 车辆。 43、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 要条件,亦称汽车运动的附着和 驱动。 44、对于平面线形设计,当设 计车速60km/h 时,反向曲线间 直线最小长度(以 m 计)以不小于

12、设计车速(以 km/h 计)的2V 倍为宜。 45、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 段,以用其他横向排水,防止水 分渗入路基,均应设置不小于0.5%的 最小纵坡。 46、路肩横坡一般应较路 面横坡大1-2%。 47、山岭区公路按线位的 不同可分为沿溪线、山脊线、越 岭线三种。 48、设计深度介于初步设计和 施工图设计之间的设计阶段叫技 术设计。 49、实地放线,不用坐标 数据时,可采用支距法或偏角法。 50.汽车在等速度行驶时, 不存在惯性阻力,在水平路段上 行驶时不存在坡度阻力。 51、当圆曲线半径 R=1000m 时,缓和曲线参数 A 的 合理范围是333至1000。 52、山岭区公路按线位的 不同可

13、分为沿溪线、山脊线、越 岭线、三种。 53、公路的技术标准,线 形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三 类。 54、若回旋线设计参数 A=200(m)时,回旋线参数 C=40000,距回旋线起点 100m 处 的曲率半径=400。 55、确定路拱横坡度的大 小时,主要是根据路面类型和粗 糙度确定。 56、公路选线的总体步骤 依次是整体布局、逐段安排、具 体定线。 57、路缘石一般宜高出路 面10-20cm。 58、汽车的动力因数是表 征某种型号的汽车在海平面和满 载的情况下(条件下) ,单位车重 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 59、公路设计时常用的定 线方法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两 种。 60、设计交通量时,将一

14、 年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顺 序排列,取第30位小时交通作为 设计小时交通量认为是比较合理 的。 61、超高附加纵坡是指定 设超高后的实际纵坡比设计纵坡 增加的坡度。 62、动力因数表征某型汽 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 单位车重所具有的牵引潜力,或 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63、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 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 设计。 64、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 性包括翻转和滑移。 65、在公式=Ga/G T 中, 称海拔系数, 称海拔荷载 系数。 66、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 有以下六种主要类型基本型、S 型、 C 型、凸型、卵型、复合型。 67、人行道横坡宜采用1-2% 68

15、、交叉口根据车辆之间 交错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种 交错点合流、分流、冲突。 69、交织角一般宜控制在 20-30度之间。 70、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 空,由宽度、高度两部分组成。71、作为决定道路等级和拟建 道路修建次序的交通量是远景年 平均昼夜交通量。72、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 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时沿线建 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 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73、平面交叉布置的形式有加 铺转角、分道转弯、拓宽路口和 环形交叉等四种。 74常用的路拱形式有折线、 曲线、直线夹曲线三种。 75. 目前常用的土石方调配方 法是路基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 76. 超高缓和段的形成过

16、程有 中轴旋转和边轴旋转两种形式。 77. 平面叉存在的交错点是影 响交叉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 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 对交通的干扰和行车安全影响最 大,其次是合流再次是分流。 78. 环形交叉环道一般设计3- 4条车道。 79.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和方格网设 计三种。 80.城市道路共分为四类。 81.平面线形是由直线、缓和和 曲线、和圆曲线三种线形要素组 成。 82立交方案比较有综合评价 法和技术经济比较法两种。 83汽车行驶理论里的 D 称为 动力因素;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 车重后备牵引潜力。 84.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包括 倾覆和翻滚。 8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 平曲线半径加宽分三类,其中一 级公路和高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 宽. 86.立体交叉按相交道路结构物 形式划分为上跨和下穿两类。 87对设计速度7.60m/h 的道 路应注重线形组合设计。 88.越岭线的纵坡设计中,除了 控制最大纵坡和坡长外,也应控 制平均纵坡。为了争取高程,不 得设置反坡。 89.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重心 轨迹的几何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