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699432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肝超声表现 文档 (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酒依赖所致肝损害的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对酒精性肝病(ALD)的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B 型超声 结合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次谐波显像及介入超声 等新技术将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及并发肝癌 的超声诊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酒精性肝病的超声诊断要与饮酒 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5%,当肝内脂肪含量增加,肝脏组织内出 现大量脂肪颗粒时,称为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AFL)是酒精性肝病 中最常见的病理和超声改变。酒精性肝病早期多为脂肪肝,主要是 三酰甘油沉着于肝脏组织内,脂肪对于超声有吸收和散射作用,使 其后方声能衰减,成像不清,此为诊断酒精性脂肪肝

2、的理论基础。 酒精性脂肪肝的声像图改变主要有:(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包膜光整平滑,边缘有时变圆钝。(2)肝脏回声增多增强,近场回声细而密,呈云雾状强回声,深 部回声微弱而稀少。有时在正常灵敏度条件下不能显示,而呈无回 声区,后方轮廓回声亦显者减弱。这是由于肝内脂肪弥漫性浸润, 致声衰减和散射明显增加,使肝脏回声从表钱至深部逐渐减弱所致。 肝脏脂肪浸润愈重,远场衰减愈明显。(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欠清晰,各级分支多不易显示,肝静脉明 显变细。肝静脉及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减弱,频谱显示多不 满意,采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能够较清楚地显示肝内血走行及 管径变化。 (4)肝脏脂肪浸润不均匀

3、,常在肝内形成局限性弱回声区,多数 位于左内叶近胆囊处和尾状叶,呈形态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 较清晰,动态扫查时无球体感,周边无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 (CDFI)及频谱检查低回声区内多不显示高速动脉血流信号。 B 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 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超声检查简便,重复性 好,且不受肝脏铁过载的影响,是诊断脂肪肝最为准确方便的影像 技术,也是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测的首选方法。 酒精80%90%在肝脏代谢。经过肝脏组织浆内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 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催化转成乙酸,最终形成二氧化碳。 在乙醇氧化过程中脱下大量的氢

4、离子与辅酶结合。辅酶被还原 成为还原型辅酶,则使其与辅酶的比值上升,从而使细胞的氧 化、还原反应发生变化,造成依赖于还原型辅酶/辅酶的物质代 谢发生改变,而成为代谢紊乱和致病的基础。同时乙醛对肝脏组织有直接毒性作用。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 能干扰肝脏组织多方面的功能,如影响线粒体对ATP 的产生、蛋白 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脏组 织内蓄积,引起细胞渗透性膨胀乃至崩溃。 由于酒精被氧化时,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而成为合成脂 肪酸的原料,从而促进脂肪的合成。乙醛和大量还原型辅酶可以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使脂肪酸氧化发生障碍,导致脂肪肝的形成。酒精引起高乳酸血症,通过刺激脯

5、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和抑制脯 氨酸的氧化,而使脯氨酸增加,从而使肝内胶原形成增加,加速肝 硬化过程。并认为高乳酸血症和高脯氨酸血症,是可作为酒精性肝 病肝纤维化生成的标志。近年证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1.游离脂酸进入血中过多。2.肝内脂肪酸的新合成增加。3.肝内脂肪酸的氧化减少。4.三酰甘油合成过多。5.肝脏组织内脂蛋白释出障碍。目前认为酒精对肝脏组织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近年证明有免疫因素参与,且有重要意 义。目前认为肿大的肝脏组织不能排出微丝(filaments)且在肝脏组 织内聚积形成酒精性透明小体,并引起透明小体的抗体产生。自身 肝抗原和分离的酒精透明小

6、体,可以刺激病人淋巴细胞转化和游走 移动抑制因子(MIF)活力。酒精性肝硬化可以查出自身免疫性特征的天然DNA 抗体,和肝 脏组织膜产生IgG 和IgA 抗体。这些抗体能被肝浸液吸附。近年证明酒精和乙醛可以改变肝脏组织膜抗原,并非由乙醛的 毒性直接作用于肝脏组织膜。 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危害 酒精肝不但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营养不良),而 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 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肝硬化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 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还可发生很多并发症,这 些并发症往往是导致酒精肝死亡的危险因素:1 上消化道出血:酒精肝引起的门

7、脉高压症,多发生上消化道 出血,还可能由于急性胃糜烂、溃疡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会出现休克等情况危 机生命,死亡的几率较高。2 腹水与感染:酒精肝因电解质、渗透压、营养等因素导致出 现大量腹水,类似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腹水,因此导致恶性循环 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者危机整个循环系统导致死亡。同时由于酒 精肝病程中营养和各种并发症因素,致使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特 别是肺部感染和细菌性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的发生率高于人群中3- 4 倍,且为重要致死原因之一,故对其防治应于重视。3 肝性脑病(肝昏迷):酒精肝病人多因消化道出血、电解质 与酸碱紊乱、继发感染,

8、等因素与疾病本身错综复杂的机制导致。 在发生肝昏迷时如果抢救不当或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对于酒精肝 病人应该从预防以上诱发因素入手,同时积极治疗酒精肝。4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乙醇代谢产生高乳酸血症、酮 症,导致AG(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乙醇过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戒酒综合征过度呼吸可致呼吸性碱中毒。同时 由于摄入少、排泄多、胃肠道与肾小管吸收不良以及乙醇所致酸碱 紊乱,出现电解质紊乱,发生低钾、低镁、低钙、低磷血症等,是 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梯次上升,其病变程度 与饮酒总量成正比。酒精肝是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重要类型,发 病隐匿而且发病率高,持续发展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 中国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严重,其中酒精性肝炎患者占 28.8%,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占37.4% 。针对酒精肝的治疗方法有限, 所以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 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