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说课稿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11593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实守信》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诚实守信》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诚实守信》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诚实守信》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诚实守信》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实守信》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实守信》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诚实守信说课稿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68 更新时间:2006-11-23 16:17:0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节诚实守信(第一课时)说 课 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诚实守信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待他人中的第一节,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从课程标准的角度看,思想品德课程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是与人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德;从社会发展的层面看,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教育初中生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以诚实守

2、信为荣,对社会的诚信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能理解三个问题: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信?怎样做到诚信?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自己做一个诚实的人,过诚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为什么要诚信?(诚信的意义);2、怎样做到诚信?(拒谎言 重承诺)难点:诚信的意义二、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对诚实守信的含义有基本的认识,

3、但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正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阶段,他们对诚信品质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包括诚信与个人品德的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等。在情感上,虽然愿意选择诚信行为,但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老实人吃亏”等不道德的观念流行,再加上有时诚信的行为可能带来利益的损失或受到惩罚,而不诚信的行为则可能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这些都使学生产生“诚信不如不诚信”的感觉,对学生坚持诚信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三、说教法教法:1、我将通过“活动探究”这一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思考、辩论中达到“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

4、程、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明理、践行。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说学法学法:活动探究法:通过自主参与“人生 AB 剧”、“小小辩论会”、“心理访谈”、“情境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生活经验,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明理。参与学习法:通过互动式交流,列举事例,辩论,接受心理采访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五、探究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相关的诚信故事,与诚信有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为课堂辩论作准备。排练“人生 AB 剧”教师准备:收集诚信方面的正反方面材料,包括相关诚信故事。为指导课堂辩论做准备。指导学生

5、排演“人生 AB 剧”。六、说教学程序:本课由“人生 AB 剧”、“小小辩论会”、“心理访谈”、“情境体验”等四个主要活动有机构成,依次展开,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诚信”、“怎样做到诚信”。活动一:人生 AB 剧表演这个活动是让学生根据课本“探究园”提供的材料,补充故事可能有的几种结局。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想使材料更具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以此导入诚信话题,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诚信”。并为第二个活动做好铺垫。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本图片以及故事梗概(小康家搬了新房子,要把旧房子卖掉。 妈妈请来装修工人,把房子稍微修 饰了一下,

6、掩盖了几处有裂缝的地方。一 对老夫妇看上了这套房子,打算 买下来。)2、学生表演自己设计的故事结局 A结局 A 的大意是:房子最终以高价卖出,父母喜笑颜开,而小康却若有所失。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A 结局,设问:小康觉得若有所失,你认为他所失去的是什么?(以此问导入诚信话题,并启发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诚即诚实,不说假话;信即信用,坚守承诺。明确: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观)4、学生表演自己设计的故事结局 B结局 B 的大意是:小康向老夫妇说出了实情,父母无奈以很低的价格卖掉了房子,他们都责怪小康,认为小康的诚实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活动评价:该活动灵活处理了教材中探究园“日常琐事

7、点评”中的素材,可以说基于教材而又不囿于教材,使活动更好的为内容服务。结局 B 的演出是为活动二的辩论提供了一个材料。活动二:小小辩论会:“老实人总是吃亏吗?”这个活动是紧跟上面的人生 AB 剧活动设计的,B 结局其实展现的是学生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为此,我组织了辩论这样一个活动。目的是想通过辩论,一方面让学生在辩论中,充分暴露自己思想中的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故事的分析去明白诚信对自己、对一个企业,甚至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而解决本课的第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为什么要诚信”具体步骤如下:1、讨论学生表演的 B 结局,以“老实人总是吃亏吗?”为话题组织辩论。确立:正方辩题为“

8、老实人不会吃 亏” ;反方辩题:“老 实人总是吃 亏的多”2、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看法选择正方或反方,教师简单介绍一下辩论规则、注意事项3、学生提出自己的论据(展示课前收集的材料,讲述并分析诚信故事),以此展开辩论。4、教师适时引导。引导反方同学尽力表达自己心中对该问题的困惑。揭露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诚实的人参加考 试,成 绩不如考试作弊的; 诚实地承认错误受到惩罚,而撒 谎却逃脱了惩罚。社会风气不正使得不会说谎 的人办不了大事,老 实人总是吃亏等。引导正方同学充分展示材料、讲述诚信故事,并通 过他们自己对材料、故事的分析,去批驳对方观点,明确诚信对于个人、企 业团 体、国家的意义。5、

9、教师总结辩论情况,展示板书并进一步明确:实现自我需诚信,企业发展靠诚信,治国根基在 诚信。不老实的人也许会暂时获利,但他失去的将是人们的信任,最终会导致失败。老实人吃亏只是暂时现象,赢得的会是人们永远的信任。活动评价:该活动基于“人生 AB 剧”活动基础之上,以讨论 B 结局的方式展开话题,同时又把辩论会、诚信故事会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辩论的时候有理有据。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引导很重要。要注意掌控学生辩论的大致方向,调节辩论的气氛。把握好辩论的时间。接下来我要解决的是本课的第三个问题,即如何做到诚信的问题。做到诚信,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诚,就必须拒绝谎言。而要做到信

10、,就需要重视承诺。这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我是通过以下两个活动来完成的。很多人都曾经撒过谎。可学生敢不敢在课堂上勇敢地剖析自己,说真话,真正做一个诚实的人呢?因此我设计了活动三:活动三:心理访谈拒绝谎言具体步骤如下:1、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选择 1-2 位学生作为心理访谈活动的嘉宾。2、师生在讲台边相对而坐,教师对两位嘉宾进行现场的心理采访1)你曾经撒过谎吗?选择一件事情,说说你当时为什么会撒谎?2)当时撒谎对你产生了哪些后果?3)现在,你是怎样看待当时撒谎这一行为的?3、嘉宾讲述,“观众”积极参与并发表看法4、教师总结、明确撒谎的危害,号召同学们要拒绝谎言,做一个诚实的人。活动评价:本活动参照

11、了电视上一些访谈类节目的做法,选择学生以嘉宾的身份和老师面对面坐下来平等谈话,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放开讲,讲真话,抒真情。当然“嘉宾”的讲述,主持人老师的适时引导,都是意在引起台下“观众”的共鸣。引起他们的积极参与。从而让每一位同学都明确撒谎的危害:撒谎污染了人格,最终将导致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从而拒绝谎言,做一个诚实的人活动四:情境体验我该怎么办?诚信的第二个要求是:重视承诺。现在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向他人许诺是件严肃的事情,对熟悉的同学、朋友、老师随便许诺,不重视兑现,缺乏信用意识。缺乏信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在前面辩论部分已经有涉及

12、,所以本活动只设计了三个相关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怎么去承诺。步骤:1、课件展示相关情境情境一:小明是我的好朋友,平时帮了我很多忙。他请我在明天的考试中帮他作弊。情境二:我感冒了,感觉浑身乏力,可是好朋友方华约我去打篮球情境三:我因为有急事,向莉莉借了一些钱, 说好第二天还。第二天,我见到莉莉,才发现自己忘了带钱。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正确的做法。3、教师总结,评价。明确:合乎“义”则诺,不合乎“ 义 ”则不诺。合乎 “义”的,但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也不诺。 当你的承诺一经 作出,就 应该一诺千金。活动评价: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

13、才能真正内化。本活动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课堂小结:教师课件展示整体板书设计,根据板书设计小结本课主要知识。带领学生集体宣誓: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信换取诚信,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用诚信鼓起上进的风帆,我诚信,我光荣;我诚信,我成功。七、教学自评:本节课从设计上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整合于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则努力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活动的空间。文章录入: yanyanyan0919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第一课 诚实守信 下一篇文章: 与人为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