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桂林山水》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40105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桂林山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课--《桂林山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课--《桂林山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课--《桂林山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课--《桂林山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桂林山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桂林山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 2 课桂林山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来研说:一、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对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作了具体描绘。文章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走遍千山万水”这一专题展开的

2、,所选的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及作者独特的感受来描绘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是学习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细致观察景物以及学习如何描绘具体景物的能力。二、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能抓住文章重点词句感悟语言、欣赏语言,并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在重点处引导、难点处点拨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能力方面: 已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概括文章主要

3、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知识方面: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在前几册中也有相应主题的单元,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学过爱祖国,爱家乡 、第五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从开始能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到能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各年级段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安排不同的目标任务。本单元内容在以前相应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

4、用。根据2011 年版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结合课文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体会漓江水“静” 、 “清” 、 “绿”和桂林的山“奇” 、 “秀” 、“险”的特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过程与方法上: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三、教学模式在多年

5、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缺乏探究性,大多是教师讲解多,学生被动学。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目标的达成,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一读、二思、三说、四写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四、教学设计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件出示预习提纲,反馈预习效果。 (本环节大约需要 10 分钟)根据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的要求。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这样一份预习提纲:1、课文题目,作者。2、课文大意,我受到的启示。3、我发现的好词好句。4、我感受到的写作特点。5、我认识的生字的音、形、意。第一步,学生默读,领悟。

6、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第二步,反馈预习效果。首先,小组交流,一两个小组各推举一名代表按提纲要求讲述,其余小组补充指正。第三步,开火车读生字、词,人人参与,巩固认知。第二环节:精读课文,交流探究。 (本环节大约需要 15分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第一步、直奔中

7、心,紧扣重点,教给方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 与欣赏 2、重点分析第 2 自然段: 先让学生边读边圈出漓江水特点的词语,并用波浪线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桂林水的美。这样学生对漓江水有了大体的印象,于是我趁热追击:作者写漓江水之前为什么写到大海和西湖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波澜壮阔、水平如镜)这时我在课件上出示大海和西湖的照片,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语。接着,课件出示秀丽漓江,感受静、清、绿、的特点,品味这三个特点顺序的合理性。 ,体会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8、。总结出学习方法。(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漓江水的图片,再结合课文语句,能更好地感受到漓江水的静、清、绿。为自学下一段打好基础。 ) 第二步:运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课件和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应的写作意境。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第三个环节:设计训练,巩固提高。 (本环节大约需要8 分钟)

9、(课件出示)1、句子仿写,先以补充填空做练习,如:巨月湖的水真静啊,静得像、 、 、 、 、 、真清啊,清得像真绿啊,绿得像、 、 、 、 、2、段落仿写,如:学习桂林山的描写手法,写一写我们临胊奇石城的奇石。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及时运用了课堂上刚刚学习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了比喻句、排比句的知识,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3、争做小导游。这一训练的设计意在将学生的情感及时总结升华,活学活用课文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第四个环节:师生总结我(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写作特点及得到的启示。板书。 (2 分钟)第五个环节:指

10、导写字。 (5 分钟)第一步:给本课的 11 个生字根据结构分类。 第二步:学生观察、提醒关键笔画,教师板书范写“澜、攀、泰” 。第三步: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五、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桂 林 水:静、清、绿甲天下 山 山: 奇、秀、险 画中游水 (以及突出桂林山的特点的简笔画和 3 个生字)板书浓缩了课文内容的精华,我设计的板书文字简洁,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指导背诵,又恰如其分的落实了教学重点。六、课堂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方面:通过个人读、小组赛读、齐读

11、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主要通过填空、仿写,小测试、争当小导游的形式进行评价。识字、写字方面,开火车检查预习效果、写字坚持提笔即是练字时,课课练、时时练。评价语言上学习于永正老师的“戴高帽评价法”以鼓励为主,把握住“度” ,尊重多元理解,增强文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清楚、耐心、有启发性地引导和点拨,在对话交流中使学生对问题理解逐步走向圆满。七、资源开发1、教材和学生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能够领悟到教材以外的知识。如:在精读、探索环节,充分利用好配套练习册第四、第五页上的填空练习题,通过读、思、说

12、、写几步总结、提升,综合提高语文素养。2.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课前搜集、课中使用。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利用多媒体凸显出来,让学生重点朗读,反复体会,并配以相关的插图作为背景,辅助学生加以理解。3、充分发掘家乡资源。家乡的巨月湖拦河成坝,积水成湖,水是流动的,家乡的奇石,远近闻名,形态万千,很容易令人产生共鸣,举一反三。3、课后拓展。立足课内,发展于课外,注重课外资源的利用,引导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先开发并利用好语文主题阅读丛书 ,然后提供一些适合学生读的名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后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营造语文学习的天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语文,引导他们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