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539111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州园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结构。【教学重点】 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难点: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仪。 2苏州园林的图片 教学设想: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既了解到有关苏州园林方面的知识,也学习到说明文的写法。本课计划用两课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结构。第二课时在明确说明顺序的基

2、础上主要分析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时,其教学要点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苏州园林的结构特征,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既增长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也学习到说明文的写法。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与流程 教学与学法第一教学板块: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你知道有哪些吗?追问:请你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个你最熟悉的名胜古迹。师总结: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顺着这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走进苏州园林。1、创设情境导入。师激情导入,同学们根据师的引导,

3、自由发言,介绍同学们所熟悉的名胜古迹。2、师小结。顺势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用投影仪播放几幅苏州园林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第二教学板快:检查预习情况,积累相关资料。1、关于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被人们尊称为“一代师表”。 2、关于文体:本文是叶圣陶先生为一本苏州园林摄影集出版时写的序,属典型的说明文。1、 师介绍有关作者和背景资料,明确课文的体裁,生小记、积累。2、 大屏幕出示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内容与流程 教学与学法第三教学板块:初读课文,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读文思考: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苏

4、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用原文中的话回答。1、指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边勾画,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明确: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总体特点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四教学板块:精读课文,明确 1、明确:连皇家园林都受苏州园4课文的说明顺序和结构特点。 。读文思考:1、文章是如何说明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以及影响的?2、文章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的?每个方面又是抓住那些特点来写的?3、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教学内容与流程林的影响,可见它的影响之大,地位之高。(师小结:

5、以上就是 1、2 自然段所写的内容。)2、明确:四个讲究和一个设计(师板书)(1)亭台轩榭的布局。 (2)假山池沼的配合。 (3)花草树木的映衬。 (4)近景远景的层次。 教学与学法4、思考:从以上说明内容来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5)门窗色彩的设计。 (师小结:以上就是 3-9 自然段所写的内容。)3、明确:照应开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从而更好地表现其美。4、明确:总分总(师板书)5第五教学板块:总结,布置作业。小结: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通过周密的观察,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抓住了苏州园林不同中的共同点,进而围绕这个中心,把各种景物综合分成几个类型和方面,分别加以介绍和说明,做到了以一统百。这种由总到分总的结构值得我们学习。课外作业:1、再过几日咱们榆林市的基础教育课改展品就要在世纪广场开展了,请同学们写一段介绍我们世纪广场优美景物的解说词,注意说明顺序、方法和语言。2、认真研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找出所用的说明方法,探讨其作用,下一节课我们具体分析。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标 (1)亭台轩榭的布局。 总本 (2)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 (3)花草树木的映衬。 分画 (4)近景远景的层次。 | (5)门窗色彩的设计。 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