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5237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四政治: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含义 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特别提醒 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 对立 ” 和 “ 统一 ” 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不能把矛盾概念等同于具体矛盾,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2、相互转化 体现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含义 斗争性 (对立属性 ) 同一性 (统一属性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应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方法论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 斗争性 (对立属性 ) 同一性 (统一属性 ) 学法指导 图示法归纳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人与自然

3、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 (2 012 浙江卷 ) ( ) 2 未雨绸缪,防止意外的因素导致矛盾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201 1 海南卷 ) ( ) 3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014 广东卷 A) ( ) 理由: 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理由: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矛盾的概念 典例 1 ( 2014 全国卷 ) 2014 年 3 月 2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 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

4、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 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 “ 盲人摸象 ” 、 “ 刻舟求剑 ”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 “ 吐故纳新 ” ,不要 “ 厚古薄今 ” 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 “ 事必躬亲 ” ,不要 “ 纸上谈兵 ” 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 “ 和而不同 ” ,不要 “ 同而不和 ” A B C D 解析 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中国这头狮子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带给世界的是机遇、和平、进步,这说明要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符合题意;的话强调

5、要冷静对待中国的崛起, 符合题意。 “ 事必躬亲 ” 说法不妥,故 不选; 中 “ 吐故纳新 ”“ 厚古薄今 ”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选。 命题点二 矛盾的基本属性 典例 2 ( 2014 浙江高考 ) 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有 ( ) 善与恶相互对立 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 B C D 解析 材料中的这句话说明善、恶相互对立,同时也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说法错误。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6、矛盾的普遍性 ( 1) 原理: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 2) 方法论: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特别提醒 “ 事事有矛盾 ” 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 时时有矛盾 ” 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 矛盾的特殊性 ( 1) 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2) 表现: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 1) 二者相互联结。一

7、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二者不是多与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2) 地位和作用: 二者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 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 方法论要求: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学法指导 图示法对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表现

8、一、命题常设误点 (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 2014 全国卷 T 2 3 ) ( ) 2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 2013 广东卷 T 3 5 D ) ( ) 理由: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 理由: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 2014 全国卷 T 2 3 ) ( ) 4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 表现 ( 2013 全国卷 T 1 9 ) ( ) 理由: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矛盾的特殊性

9、典例 1 ( 2014 江苏高考 ) 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用于即时访问的 “ 热数据 ” ,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人们又经常使用的 “ 温数据 ” 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 “ 冷数据 ” 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解析 材料没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矛盾双方的转化问题,排除 A 、 B 、 C 三项。不同数据适合不同的存储方式,体现了 D 项。 答案 D 命题点二 具

10、体问题具体分析 典例 2 ( 2013 全国卷 ) M 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 “ 人人有才、个个成才 ” 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 (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 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 A B C D 解析 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

11、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这是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评价,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科学评价不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是学生自己,这是内因,外界的科学评价只是外因, 不选, 错误。故该题选 A 。 答案 A 命题点三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典例 3 ( 2014 全国卷 ) “ 先试点后推广 ” 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 “ 先试点后推广 ” 的辩证法依据是 ( )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

12、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 B C D 解析 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是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因为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符合题意。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是用共性的经验指导解决个性的问题,因为矛盾 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答案 A 三、主观题常考点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常考角度与必背术语 ( 1)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的做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威信的道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

13、个方面,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政府的威信和权力既对立又统一。行政机关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甚至滋生腐败,损害其威望和公信力。行政机关对权力自我设限, 虽然会缩小行政裁量权的自由度,但能够使权力运行更加公正、透明、规范,工作效率更高,群众更加认可政府。因此,地方政府对权力自我设限,不是削弱反而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 2)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 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失败中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走向成功。 ( 3) 有人认为: “ 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 ”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优点与缺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发挥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