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51370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叫响“楚商”的第一人,花甲之年再出发,陈旭东干劲十足。短短 3 年间,“楚商”之称响遍全国。“叫响楚商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圆楚商梦。”67 岁的陈旭东再次首个提出塑造“楚商精神”,欲助湖北打造强大、文明的楚商商帮,让楚商雄踞于全国乃至全球商帮之林。三年前提出湖北商人应称楚商自古,惟楚有才。然而,在楚才聚集之地的湖北,却落下了“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的不雅称号。“这与湖北的水土有关。”陈旭东总结,湖北地域文化中有可爱的一面,也有可恶的一面,可恶的有三个文化,即小聪明文化、码头文化、中游文化,“正是这些可恶的东西,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捆住了发展的手脚”。有数据为证:1978 年到 2010 年,

2、全国 GDP 从 3645 亿元增长到 397983 亿元,增长 109 倍,我省从 151 亿元增长到 15967 亿元,增长 105 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湖北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经济体量占比一大半的民营经济成为关键。但在对外交往中,湖北企业家缺乏叫得响的统一称谓有的称“鄂商”,有的称“汉商”,有的干脆直呼“湖北商人”。2010 年,陈旭东公开提出,湖北商人应称楚商。“古代楚国覆盖湖北全省,湖北是楚国的基本地盘。楚国历时 800 多年,可谓发祥于湖北,发展壮大于湖北,应该说,楚可以成为湖北的代名词。”陈旭东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得出结论,“名正则言顺,楚商一旦叫响,取得广泛认同

3、,必将激发湖北全省企业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在现代化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楚人精神,坚持不断开拓,做强做大。”如今,“楚商”名号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湖北省楚商促进发展会已有 1000 多家会员单位,每天主动上门要求入会的企业几乎络绎不绝。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 促进楚商做大做强 -湖北省楚商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旭东 我们省楚商发展促进会和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于 2010 年、2011 年成功主办了第一届、第二届楚商论坛,同时创办了楚商杂志 ,创作了楚商之歌 、 楚商宣言和楚商徽标,创建了“ 楚商大厦 ”,举办了荆楚文化知识讲座,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叫响楚商的活动,以此高高举起了楚商的旗帜,论证了称楚商的历史依据和现

4、实意义,推动了社会各界对楚商的研讨和认知。湖北商人称“楚商”,来之不易。它是广大企业家奔走呼嚎,各个媒体积极推动,专家学者深入论证,党政领导开明支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 现在楚商叫响了,湖北商人的称谓如愿改为楚商了,是不是工作就完结了呢?绝对不是。我们叫响楚商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圆“楚商梦”通过继承楚人精神,融汇天下之长,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团结、激励楚商,迅速做大做强,打造强大、文明的楚商商帮,雄居于全国乃至全球商帮之林。 我们知道,圆“楚商梦” 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为了早日圆梦,还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迅速行动,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攻难克艰,奋勇前进。为此,我们几家主办单

5、位商定,楚商论坛从本届开始,围绕追求“楚商梦”,每届选择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作主题,展开研讨,以求能够破题,能引起广大楚商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以利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工作的前进。 本届楚商论坛,我们之所以选择“重塑楚商形象,打造楚商商帮 ”作主题,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发展不够是楚商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全省企业无论是数量、质量和规模,都获得了迅速发展和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九州通集团、卓尔集团、新洋丰集团、人福药业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但放眼全国,与先进省市比,我省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省在全国有较高知道度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还不多,在全国占有较

6、大市场份额的著名产品品牌还较少,民营经济的总量还不大,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还较低,它也影响着全省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得知,1978 年到 2010 年,全国的 GDP 从 3645 亿增长到 397983 亿,增长 109 倍,我省从151 亿增长到 15967 亿,增长 105 倍,低于全国增幅。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更大,同期广东增长 245 倍,浙江增长 221 倍,山东增长 175 倍,江苏增长 164 倍。省委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体会,就是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够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的问题。 二是造成发展不够的主因是思想观念,是某些丑陋的地域文化。加快湖北经济发展,是历届

7、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并为之作了不懈努力,但现实是残酷的。这是为什么呢?见仁见智,有政策说、投资说、开放说、结构说、人才说、干部说等。我们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是问题的本质,本质在于湖北地域文化中某些丑陋的东西不适应发展的要求,限制了人们发展的才智,捆住了发展的手脚。 这里说的文化,是指一个地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差异性的通俗表述。中外许多大思想家都有地域文化差异性的论述,如孔子、孟德斯鸠、马克思、鲁迅等。 那么,湖北这一方水土养育了什么样的人呢?乐观风趣、坚韧顽强、豪侠仗义、足智多谋等,应该是湖

8、北人可爱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有可恶的丑陋的一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小聪明文化、码头文化、中游文化。就是这些可恶的东西,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捆住了发展的手脚。 先说“小聪明文化” 。湖北人聪明,湖北人太聪明,这是外地人的评价。所谓“太聪明” ,就是聪明过了头,成了小聪明,缺少大智慧。在经济活动中,我们为“小聪明” 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例如, “醒得早,起得迟”现象。湖北人脑子活,见事快,是聪明,但行动时又小聪明了,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患得患失,以致行动慢,动作不坚决,发展机遇常常失之交臂。讲,要敢闯、敢冒,抢抓机遇。对湖北特别有针对性。再如:“传达室“ 现象。在贯彻宏观政策时,只知坚决执行,不会从

9、本地实际出发,灵活变通。群众批评这种现象是“只会讲普通话,不会讲地方话”。深究原因还是太聪明, “唯上” 不犯政治错误, “唯实”灵活变通个人要冒风险。再如,招商引资中的“JOK”现象,生意场上的“做笼子、杀签子、斗合子”现象等等。耍小聪明,打小算盘,搞小动作,是湖北文化中的一大问题。可叹的是,许多人对自己的小聪明,不仅不知其害其丑,还常常自鸣得意。 再说“码头文化” 。长江、汉水纵贯全省,码头众多, “打码头” 是生存的需要,积久成习,形成了“码头文化” 。其中缺点是,强悍、粗放、粗俗、排他。主要表现:一是做人习惯“抖狠”。脏话成了口头禅,一言不合就骂,骂不了几句就动手, “卡着别人玩才算有

10、板眼”,以“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为傲。其思维方式是,做人不能老实,老实受人欺。以至视文明言行为无用,将野蛮当做有本事。经商讲究和气生财,抖狠是难以得到商业机会的。二是做事习惯于“对付” 。只求“过得去”,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市场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优质服务的竞争,粗放马虎生产不出优质产品,形不成优质服务,只能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我省过去也有许多品牌产品,现在几乎全军覆没,做事对付应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相处难合作,不抱团。市场经济活动中分工与合作不可或缺,任何人和组织都不可能万事不求人;分散的资源经过整合才能产生更大效益。单打独斗,孤军奋战,必然势单力薄,事倍功半。四是“为别人做事是

11、个苕”,缺乏服务精神。这在部分公务员中的表现是明显的。2006 年世界银行对我国 120 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调查,并用定量的数据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很遗憾,其数据显示,我省被调查的某市,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娱乐和旅游支出、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天数等几个指标,均高居榜首。表明了企业经营与投资环境差。 再说“中游文化” 。我省地处长江中游,国家中部,经济水平长期处于中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甘居中游的心态。不在上,不在下,不在前,不在后,不冒尖,不压尾,既安全又自在, “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个推车汉”。这种文化滋生出满足现状,小富则安,不思进取的思想情绪,缺乏思变的动力、创造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12、来,我省没有产生在全国叫响的改革开放典型,中游文化可能是重要原因。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落后。 湖北地域文化中这些丑陋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官者如果受此丑陋文化的影响,那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就会成为常态,那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就不可能很好;打工者如果受此丑陋文化影响,就不可能把本职工作做的出色,难以生产出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经商做老板的如果受此文化的影响,就难以把企业做大做强,难以树立良好的形象,难以取得社会的尊重。总之一句话,这些丑陋的文化是发展的障碍。 三是重塑楚商形象,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上述一些丑陋的地域文化

13、,既是楚商做大做强的障碍,也给楚商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我们既然立志要圆“楚商梦” ,就应该迅速行动,清除发展的障碍,重塑楚商新形象。我们认为,重塑楚商形象的最佳路径是重塑楚商精神,并让楚商精神成为广大楚商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我们认为,重塑楚商精神和形象,是做大做强楚商,打造楚商商帮品牌的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本届论坛,能引起广大楚商的关注和共鸣,并为之共同奋斗。如何重塑“楚商精神” 呢?这件大事需要广大楚商和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形成广泛共识后才能确定。这里,我抛砖引玉,讲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我认为,楚商精神应包含几个元素:一是时代精神;二是楚文化的精髓;三是楚商的特质;四

14、是发展的需要等。融合这几个方面的元素,我主张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智慧、包容、信义、求新。 智慧:聪明,足智多谋,这是湖北人的特质,更是湖北老板们的特质。智慧者,目光远大,谋事深远,不计眼前小利,谋求长远发展;为人处事,德字当先,先予后取,厚德载物;面对机遇与挑战,冷静机敏,应对办法多。切忌耍小聪明。 包容:具有开放的心态,容人的雅量;广交朋友,广结善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扬人之长,隐人之短。切忌相互攻奸。 信义:说话办事、合作共事讲诚信,说到做到,一诺千金;利益面前大气仗义,不斤斤计较。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诠释。切忌一个骗字。 求新:求新是企业的生命,包括思想、理念、管理、技术、产品都要不断求新创新,它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永无止境。切忌满足,固步自封。 为追求楚商梦,我壮胆抛出“楚商精神”的八个字,是想为重塑楚商形象破个题,也有以此荡涤上述丑陋文化之意。由于个人水平有限,研究不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愿意提供给大家作靶子,展开深入研讨,以期早日完成重塑“楚商精神 ”这件大事,尽快展现出特色鲜明、高大丰满的楚商新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