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教案(一)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84859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参考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参考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参考教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参考教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教案(一)(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教案(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各类型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2理解(1)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2)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物的适应特征。(3)各类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3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二)能力训练点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概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德育训练点初步树立生态观点,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感、全局感和爱护环境、热爱集体的情感。(四)学科方法训练点学习通过概念间的联系来理解概念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2)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2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2)理解各种生

2、物对所处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的普遍性。3疑点: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不同且都与环境相适应。4解决办法(1)运用投影或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并逐步总结、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2)显示具体情景,比较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间的关系。(3)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的多样性及对环境普遍的适应性。(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各类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述与学生观察、理解相结合。五、教具准备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准备:课时目标(文字),种群、群落复习归纳表(文字),大树底下乘凉的情景(图像) ,某地不同季节生长的不同种类的植物(图

3、像),五针松树,五针松林,树林和各种动物(图像),森林(图像) ,校园一角,校园内水池,校园,校园所在地区景观,重庆市景观(图像),热带雨林,眼镜猴,避役、卷尾猴(图像),内蒙古草原、奔跑的猎豹、挖洞的野兔(图像),麦田、甘蔗林(图像),海洋、海水中的鱼和浮游生物、浅海中的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深海中发光的鱼(图像),湖泊中的植物、淡水中的鱼(图像) ,各类生态系统比较表(表格) ,课堂练习(文字)。六、学生活动设计1观察教学媒体创设的情景,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通过比较,积极思考,理解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关系。3观察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分布

4、、特点及生物组成,阅读教材,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的多样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4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5完成课堂练习。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投影:逐步显示本课时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初步树立生态观念。(复习)投影:分析同种生物总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群的总和群落指出:生物群落不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投 影:“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大树下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湿润、凉爽,说明生物群落能影响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投 影:某地不同季节

5、生长的某几种植物。学生观察理解: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群落有明显影响,因此,季节不同,生长状况不一样。师生再共同举例说明:人类和动物的活动会影响环境,环境因素也影响人和动物的活动。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并指出:这种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就叫生态系统。从而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叫做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投 影:五针松树、五针松林、树林和各种动物、森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关系。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再投影显示校园组成景观,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每棵桃树都是个

6、体;所有的人、所有的桃树的总和分别各是一个种群;各种生物(包括桃树、其他花草树木、虫鱼鸟菌等)的总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一年四季植物生长规律不同,动物活动规律各异,人的四季的服饰、活动规律各不一样,这是环境中阳光、温度和水等因素影响的结果。植物、动物和人的活动反过来也影响无机环境,所以校园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叫校园生态系统。投 影:校园内一个水池、校园,校园所在地区景观,重庆市景观。分 析:它们都各是一个生态系统。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很多小的生态系统可以合成大的生态系统;多个简单的生态系统可以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引导学

7、生回忆地理学上的有关内容:地理学上把地球上全部生物(包括人)及其无机环境叫生物圈。教师分析指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由许多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可以分为很多个生态系统,比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各自都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然后总结: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2了解各类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物的适应特征。生物圈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许多小的生态系统。按地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地

8、生态系统根据植被分布情况又可分为森林、草原、农田等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根据水的盐度高低又可分为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简略了解其概况。(1)森林生态系统:投 影:热带雨林。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分布:湿润,较湿润的地区。主要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生物的特征: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投 影:眼镜猴、避役、卷尾猴。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生物的组成及适应环境的特征。动物由于在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及栖息场所,因而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这些动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一系列适应特征,结合投影举例,松鼠具有锐利的钩爪,足掌

9、上有发达的足垫;眼镜猴的指(趾)端具有特殊的吸盘;避役的趾成对愈合呈螯状;卷尾猴具有缠绕性的长尾巴。肉食性动物常采用伏击的方式捕食,被捕食的动物常隐蔽躲藏以逃脱敌害。挖洞穴居的动物比较少见。鸟类常把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2)草原生态系统:投影:内蒙古草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分布:干旱地区。特点: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种类稀少,群落结构较简单。受降雨量的影响,不同季节或不同年份,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投 影:奔跑的猎豹、挖洞的野兔。学生观察、阅读教材,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生物的特征:植物以草本为主,也有少量的灌木丛,但乔木非常少见。动物大都具有挖洞穴居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

10、点,而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3)农田生态系统:投影:一望无垠的麦田、甘蔗林。学生观察,教师分析讲解、总结。分布:农垦区。特点: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因此,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生物的特征:农田中动植物种类稀少,群落结构单一,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其中的主要成员。但人们如果不加强控制和管理,勤于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治虫,农田生态系统将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以上是陆地生态系统,下面来了解一下水域生态系统。(4)海洋生态系统:投 影:海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结合地理知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 70,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海水也是流动的。分布:

11、地上的全部海洋。分析海水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特点:海洋生物主要受阳光、温度和盐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的特征:投 影:海水中的鱼、浮游生物、浅海中的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深海中发光的鱼。学生观察,教师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大量的生物,其中动物大都能够在水中游动,但不能快速奔跑或飞翔;植物能够在水中进行光合作用,既无高大的树干,也没有发达的根系。植物中以浮游植物为主,个体小,但数量多,是植食性动物的主要饵料,而浅海区也有一些大型藻类。水深不超过 200 米的水层,较多的是浮游动物;超过 200 米的深海,则分布着一些肉食性动物,有的依靠触须探寻食物;有的通过特殊的发光器

12、官发现食物和敌害。(5)淡水生态系统:分布:河流、湖泊、池塘等。特点:生物都适于淡水生活,在水中明显地分层分布。生物的特征:投 影:湖泊中的植物、淡水中的鱼。学生观察:湖泊中有生活在水中的沉水植物,也有浮在水面的浮水植物,还有根长在水底,叶片伸展在水面上的挺水植物,可见植物明显地分层分布。动物也有分层分布的特点,如鲢鱼、鳙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草鱼分布在中下层,以水草为食;青鱼常生活在水的底层,以螺蛳、蚬等软体动物为食。河流、池塘生态系统也有类似的特征。3理解各类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重放部分投影,师生共同归纳:尽管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结构、各种生物

13、的适应性特征是各不相同、形形色色的,但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还有很多微生物。(三)总结1归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略)。2各类生态系统的比较(投影)(四)布置作业 :(课内完成,反馈信息达成目标)课本 P257P258 一、二。(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概念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最大:生物圈(二)类型1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分布)(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农田生态系统2水域生态系统(水的盐度高低)(1)海洋生态系统(2)淡水生态系统共同特点:植物、动物、微生物八、参考资料1农田生态系统 如:北方的青纱

14、帐,南方的甘蔗林。2湿地生态系统 1971 年关于特别作为水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诞生,中国 1992 年正式成为该公约缔约国。它把湿地定义为“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可见,湿地的下限包括潮下带与大陆架交会处;上限包含 60湿生植被的湿草地,包含了内陆和外流江河流域中河口、河流、湖泊、沼泽等所有水体。根据这一概念,地球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一级分类就由两个(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变成了三个( 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

15、系统是一个四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交会的生态系统,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人们惊奇地发现,到目前为止,地球上人类几乎 100的饮水来自湿地;仍有 80以上的人居住在湿地上,或以湿地的产物为主;60以上的城镇建立在湿地上,或曾是湿地的地方;50以上的人类与大自然的搏斗(抗洪、抗涝、抗风暴等抗灾斗争)发生在湿地。人类是湿地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成分。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作用及净化环境的功能。目前,全世界有湿地 5.14 亿公顷,我国有 6300 万公顷,占世界的 11.9,居世界第四位,我国湿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二 生态系

16、统的结构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归纳能力。2通过食物网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四)学科方法训练点掌握食物网的绘制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简单的食物网简图。解决办法(1)从具体的食物网再到抽象的文字食物网简图,使学生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文字表示方法。(2)通过教师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