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材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8391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学化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学化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学化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学化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初三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和碱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高一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2、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宏观: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宏观: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实例 蒸发、凝固、破碎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根本区别(判断依据)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

3、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试管 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在常温可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试管的握持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可直接加热,外壁有水时要擦干,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试管夹 用来夹持试管。 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使用时,手握长柄,用大拇指对短柄施加压力,以控制试管夹的

4、夹紧或松开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转移液体时引搅拌时避免碰撞容器壁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防止污染试剂流 ;蘸取少量固体或液体。引流酒精灯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加热时常用的热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是最高,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酒精灯,严禁在酒精灯燃烧时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来,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内的酒精在1/32/3 之间胶头滴管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腐蚀

5、胶头蒸发皿 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烧杯 配制溶液; 可用作较多量涉及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加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加热时外壁无水量筒 量筒是用于度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水平相切不能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集气瓶 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进行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不能加热收集或储存气体时,应配以毛玻璃片遮盖物质在集气瓶里燃烧时, ,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的水或细沙2、基本实验操作1. 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 “三不”原则: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不尝不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若没有说

6、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 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2)取用方法 固体药品一般放在广口瓶中,固体药品的取用:用药匙取, 块状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立固体粉末用纸槽送入,一斜二送三直立 液体药品的取用:a. 液体药品一般放在细口瓶(试剂瓶)中,取用时注意:瓶塞倒放,手握标签,瓶口紧挨试管口,回收一滴。b. 少量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取用。一般做到“垂直悬空四不要”,即应在仪器的正上方垂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仪器壁;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

7、再吸别的试剂,(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冲洗)。c. 定量取用量筒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底保持水平 注意:量筒的 0 刻度在下,读数时 俯视数值偏高(大)仰视数值偏低(小)先将液体倾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时,用滴管逐滴滴入至刻度值。(3)浓酸、浓碱的使用使用时注意保护眼睛,若不慎溅到皮肤、衣服或实验台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2. 托盘天平的使用:(1)构造:托盘、指针、标尺、平衡螺母、游码、分度盘。(2)称量范围:砝码 550g,精确称至 0.1g(只用于粗略称量)。(3)操作: 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放砝码

8、先大后小再游码。 称量后,复位,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度处。注意:(1)称干燥固体药品两盘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2)称易潮解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小烧杯等玻璃器皿中。3. 连接仪器装置:实验时常把玻璃导管、胶管、带孔的胶塞、试管、广口瓶等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定的装置,连接仪器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孔内的方法是:先将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着插入。4. 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完制取气体的装置时,一般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只有气密性良好,才可装入实验用的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导管口入水,手贴管瓶壁;管口冒气泡,放手水回流;若无此现象,装置必漏气。 夏天,当手温

9、与室温相近时,可微热试管。5. 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量的 2/3,不少于容积的 1/4。6. 过滤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过程,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常用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操作注意事项:一角:滤纸叠成的圆锥的锥角与漏斗的锥角重合。二低:(1)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2)滤液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斜靠三层滤纸一侧。(3)烧杯口紧靠玻璃棒。7. 蒸发加热溶液使溶剂不断挥发,从而获得溶质的过程。常用仪器: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或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搅拌

10、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有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发剩余液体,取用蒸发皿时一般用坩埚钳,加热后的蒸发皿应垫石棉网放实验台上。8. 洗涤仪器:一般有试管刷等洗涤工具。试管:夹持中上部,倾斜,振荡(手腕用力),先倒出液体再注水清洗。油 脂 热 纯 碱难 溶 氧 化 物 或 盐 稀 盐 酸 洗 后 再 用 清 水 冲干净标准:不聚成水滴,不成股流下,洗后将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典型例题】例 1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试剂时,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 B. 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C. 取液后的滴管,放置时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

11、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例 2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如果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平衡时砝码为10 克,游码读数为 1.9 克。这种做法可能导致:(1)称量方法不正确;(2)称量方法正确;(3)无法确定称量物的质量;(4)可知称量物为 8.1 克;(5)可知称量物为 11.9克。你认为正确结论应该是( )A. (1)和(3) B. (1)和(5) C. (2)和(5) D. (1)和(4)例 3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集气瓶 B. 量筒 C. 试管 D. 烧杯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2、空气

12、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N2 ) 、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5、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6、空气的污染及防治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

13、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7、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1、实验原理及方法:利用过量的红磷在集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 1/5 体积。3、实验成功的关键: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14、簧夹。4、实验讨论:(1)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2)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 1/5 的可能原因是: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8、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9、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1)化学变化的基本

15、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10、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4、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1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高锰酸钾3、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见下图)4、收集方法: (1)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4)点燃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