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186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张蔚2003 年 9 月1“探究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方案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蔚一、课题的提出:21 世纪的太阳冉冉升起,一个人类的新纪元开始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把人类带入一个充满了信息、生物等高科技竞争的全新生存空间,我们面临着空前激烈而又应接不暇的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全球正在由物质经济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期。时代在前进,教育要先导于时代,就要不断的地超越自身、超越现实、超越历史。当前我国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坐标上,瞄准了培养 21 世纪创新人才这一育人目标,其着力点之一便是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即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学不可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思进取。 “语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有必要沿着新世纪教学改革的航标扬帆起锚。然而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虽然经过许多年的改革,在加强“双基” 、培养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实际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为:偏重“双基训练” ,学习负担过重,忽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

3、力的培养;教法陈旧,管理过死。 “满堂灌” 、 “注入式” 、 “抱着走” 、 “嚼着喂”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大量的机械练习和重复劳动,不能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愉快地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一是怕“乱” ,二是怕“错” ,追求严谨、有序的教学氛围,生怕学生“节外生枝” ,打乱了教学思路,干扰教学进程,影响了原订的教学计划。 长此以往,致使学生习惯于奉命而学、重复别人的思想,缺乏独立思考、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因此,要真正克服上述弊端,必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以往的老教法、老学法,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

4、少研究和实践,虽然还只是开始,但有些论述非常有代表性。如田本娜同志在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课一文中认为“语文探究课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题目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综合资料,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写出研究报告的实践活动。 ”她侧重于语文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2不拘泥于课本之内。而本课题所提出的研究性学习与以上所论述的研究性学习虽有基本的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不同,它是指在识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二、实验基本设想:本实验设计力求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以当代心理学、教育科

5、学和创造科学的有关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研究性学习教育整体实验,全方位地优化教学过程,改革传统教学中压抑、忽视儿童自主性的种种弊端,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基础教育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从而建立起面向 21 世纪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育模式。具体地讲就是,横向以专门的探究思维训练为突破口,以学科教学为主线,全面渗透、实施研究性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进而探索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纵向是根据低、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探索小学生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序”及具体措施。这样,从纵的方面讲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索在基础教育中小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培养措施;从横的方面讲是在小学

6、的各个阶段分别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现有知识经验实施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两方面的研究性学习。三、国内外现状: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少研究和实践,虽然还只是开始,但有些论述非常有代表性。实施新课程改革纲要以来,许多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在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构建小语“程序导学模式” 、 构建“五导式”阅读教学模式 、靳家彦老师的小学语文导读法 、周一贯老师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等,都在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方面做了实践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加以参考。四、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在理论研究方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31、语文学习心理疲劳的探

7、因,寻找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2、研究性学习的结构及层次。3、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4、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和模式。5、学生智力发展、学业成绩与探究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二)在实验方面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研究性因素的分析和操作。2、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意识。3、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研读能力,进一步增强探究能力。4、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五、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就是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探究能力包括“特殊才能的探究能力”和“自我实现的探究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本实验所指的

8、探究能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探究能力” ,即开发人的自我潜能意义上的探究能力。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3、懂得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程序。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5、在研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分析论证:(一)资料准备:需要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儿童认知规律及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有关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和经验介绍、识字方法和研究性阅读方法的经验介绍、相关的课堂教学案例等。(二)研究手段: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学生在

9、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予以记录、整理、反思,形成具有研究价值的经4验材料。七、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实验,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采用等组实验设计,实验周期 4 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3、9):搜集有关学生学习方式、识字阅读教学方法的文献,进行进行阅读分析,写出有关文献综述。第二阶段(一年级 2003、102004、7):进行探究性识字的研究,创设积极的自主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第二阶段(二年级 2004、92005、7):的探究性识字在一年级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初期工作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

10、意识,训练探究性思维。第三阶段(三、四年级 2005、92007、7):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实验,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懂得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程序,在研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一)一年级创设积极的自主课堂环境,进行探究性识字的研究。1、以现代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托,创设积极的自主课堂环境。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托,了解学生情感、动机地需求包括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归属感、权利和自由等,着手创建积极的、自主的学习环境。2、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为其探究性识字构建必要的知识经验体系。一年级学生为刚入校的新生,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无法进行探究性识字的学习

11、。方法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只要掌握了方法,就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因此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学习。3、进行探究性识字研究,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两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初步训练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二)二年级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做好研究性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1、设计开放性的课堂提问,训练探究性思维。北师大实验教材总编郑国民教授,曾经阐述过课堂提问必须具有三个条件。第一,5在课堂提问中,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能激发孩子的思考;第二,具有开放性,提出的问题,要让孩子能够从各个思维的角度和方向寻找答案;第三,总是能引起思

12、维的兴趣,有引起对话的魅力,就是孩子和问题的对话,同时孩子与孩子之间、教师之间引起对话。从教材的改编也不难看出,每篇课文后面的提问由原来的三、四个削减为现在的一个,问题的设计也相当精心。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的每一次提问都具有一定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1、运用学科间的融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以旋律和节奏为基本表现手段的艺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不须通过形象影响人们,它对于人们情感的激发更为直接,因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激发人的想象,这与“语文学科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重点”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小学语文课

13、本中的许多课文,在教学时也能与音乐相结合,发挥音乐的巨大感染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探究性学习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语文实践活动义不容辞的成为首选,它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在课堂上能够更自如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三)三、四年级深入研究性阅读的实验,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技能,在研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

14、理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1、对研究性阅读的模式及策略的探究,使学生懂得研究性学习的原理和程序。2、从阅读教学小课题研读切入,在研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对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因素的分析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八、预期目标:1、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获取和运6用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独特的个性在于“研究探索的方式” ,学生从读物与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和自身的认知经验、生活阅历中去收集、分析、加工和运用信息,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包括课内信息的挖掘、过程里信息的借用、学

15、科间信息的沟通和生活中信息的调用。2、在研究性学习中发展学生个性,可采用卡特尔 16 项人格因素量表进行测试。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本课题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去收集、分析 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语文水平。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发展。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采用南加尼

16、福亚大学测验量表进行测试。在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多层面地运用发现机制,如引导发现、启迪发现、合作发现、独立发现、破格发现等,主要的运做方式为引导学生能敢于发现、激发学生乐于发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促成学生习惯于发现。它真正体现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潜能,使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十分有益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可采用世界公认的比奈智力量表中有关文字的项目进行测试。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决不是被动地接受过程。我认为学生探究能力开发的结果,探究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科的学习成绩。5、让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开放。研究性学习把语文学习活动从教师的主宰下解放出来,还学生以主动权,而教师以对话式、开放式的指导,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实施教学内容的开放;实施自主学习的开放;实施课堂表达的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