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9086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上交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德育主题特色活动实施方案五大连池市第二中学校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以完善学校育人体系为保障,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重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德育内容、途径、手段、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德育工作的新突破。打造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二、工作目标确保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德育工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注重德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注重发挥校园环境建设的文化育

2、人功能。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政治思想方面: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跟着党走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气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够正确认识和拥护党的各项基本方针政策,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二)、道德品质方面:懂

3、得社会主义好公民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系,初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观,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培养勤劳俭朴、艰苦奋斗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较强的自理生活能力。能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地学习态度,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觉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与国家利益。(三)、个性心理素质方面:逐步形成健康、自尊、自爱、自力、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的心理品质。完成由经验型

4、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过渡,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既能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又能全面客观认识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能力。初步形成健康个性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错误思想作风影响的道德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具有坚定政治方向的意识与能力。三、具体措施(一)、确保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1、确保德育工作核心地位。完善初一到初三各个年段教育的连续相和层次性,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转变德育工作理念。积极倡导“每一个教育工作

5、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 ,做好教 师的爱与责任教育,引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开展德育调研、论坛,注重德育质量,提高师德境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每一个教学周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形式包括德育工作布置、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专家引领、德育论坛等。每学年开展先进班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等评比活动。3、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学科知识与德育思想内涵的渗透指导工作,把新课程建设中关于“情感和态度” 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切实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抓实主题班会课程。通过主题班会课检查、课例研究、优秀课例展评等活动,创新管理,对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6、塑造的教育;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结合乡土地域文化优势、校史精神文化等,编撰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抱负志向,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二)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1、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时期进行党史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祖国昌盛、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深入开展“ 建党 90 周年” 主 题教育系列活动, 结合实际广泛组织开展“红色英烈”寻访 活动、 “红色传情”歌唱活动、 “红

7、色记忆” 征文活动、 “红色一课”学 习活动、 “红色经典”影视活动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2、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实施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并在多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确保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文化活动、安全法制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多形式的生命教育专题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3、切实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知识知晓率,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降低违法犯罪率。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借助公

8、、检、法、司等部门的力量,定期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讲座。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根据学生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在学生中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一日常规训练。要加强养成教育的细化研究,制订出符合学生特点、更具操作性的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对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入耳、入脑、入心,并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为学校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心理档案建设、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班级、学校、社区三级预警干预机制。(三)深入推进学校德育队伍建设1、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班主任队伍结构。坚持择优上岗的原则,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

9、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做好新任用班主任的师徒结对工作,充分发挥老班主任的“传帮 带” 作用,做实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以及骨干研训。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先进治班方略,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成功案例分析、开设名家讲堂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完善班主任绩效考核。结合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实行定期考核,优劳优酬,杜绝“平均” 现象,对优秀的班主任要加大奖励力度,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年年当好班主任”的良好氛 围。2、全面深化德育导师制。落实德育导师工作分管领导,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方案,每位教师至少结对帮扶稳定或转化一名以上特殊学生;每日

10、主动询问一次,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每周面批一次作业,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每周进行一次谈话,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每周对每名学生的校内外思想、交友、上网、学习、生活和兴趣变化等情况摸排分析一次;隔周召开一次学校学生思想行为问题分析研讨会,完善德育导师帮扶记录情况;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家访等。3、做实调研跟踪建档工作。每学年初,要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家庭、村组、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努力做好家庭

11、贫困、行为示范、心理失衡、学习困难、孤儿、留守儿童、特殊体质等重点问题学生的摸排、建档、分析、结对等工作,并对受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做好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励、跟踪疏导、及时记录等工作。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卡” 、摸排特殊心理障碍学生、不定期判断分析不同年段学生心理现状、提出青春期团体心理辅导策略、指导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案例分析、课例观摩、经验交流等,提高教师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重视指导工作,每学期组织一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重点关注青春期心理烦恼、人际交友障碍、学习心理负担

12、过重、升学困惑等问题;每班组建一个学生心理社团,负责开通班级心理信箱,畅通学生间不良心理情绪或特殊心理烦恼的信息,做好收集、汇报、反馈等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四)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要以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要积极开展以“温馨教室、文化教室”为主 题的班级文化建设 活动,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班级育人环境和氛围。2、重视教师沙龙和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教师沙龙和学生社团的作用,以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文艺体育系列活动,坚持寓教于乐,营造浓厚的

13、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健康的体质和品德。积极创建科技创新、重点学科、体艺特长活动组织,启动“小科学家 ”行动计划,注重挖掘地方文化底 蕴办好各类学生特色社团,走“校园文化社团化、社团文化精品化” 工作之路,营造浓厚的活动育人氛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3、实施“优 美校园”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向绿化、美化要质量,努力创建整洁、有序、优雅、健康的校园环境。活跃校园文化,广泛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努力建设一个充满书香、歌声和微笑的活力校园。凝练精神文化,挖掘、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营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风貌,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和熏陶学生成

14、长。(五)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建设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好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发动学生到社区、农村、企业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等开展调查研究。在坚持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组织,倡导学生注册成为志愿者。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2、重视家庭社区育人合力。进一步深化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和载体,完善学校和家庭、社区联系沟通机制,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和案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不

15、定期邀请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出席学校德育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争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向社会大力宣传学校德育工作措施和成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3、大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会同综治、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侵犯师生权益事件,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六)落实责任,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1、健全德育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一把手” 责任制,实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校长问责制,增加学校德育工作在校长、分管校长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中的权重,引导各级学校、全体教

16、师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2、加强德育工作研究。结合名校创建战略、特色学校建设,通过开展德育小课题研究、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定期召开例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认真做好学校德育内涵的提炼总结,争创具有学校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新模式。3、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开展学生学业评价暨综合素质评价专题研讨,进一步建立完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德育评价办法和综合素质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四、重点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1、我是一个兵。感受并学习“军人作风” 。2、传统美德教育。孝敬父母,感恩社会。3、校情校史教育。认识校园、校史。4、班集体教育。班集体我们共同的家, “家” 靠我们自己去建设。5、做生活、学习的主人。认识主动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怎样才能实现主动发展。6、“自 强不息 和谐发展”的二中精神。用学校精神引领学生学习观念。7、五大连池我们可爱的家。增加学生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