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测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0193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测量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土木工程测量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土木工程测量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测量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测量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测量测试(此卷考两个半小时,总分 120 分)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填空题(每题两分,30 分)1: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 )的 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2: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3:水准测量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可以削弱( 仪器下沉)的影响。4: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 变动仪高)或 (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程。5: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盘位观测水平角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可以消除 (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 对水平角的影响。6:经纬仪与水准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2、视距 ) 。7:距离测量方法有: (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GPS 测距) 。8:全站仪是由 (电子经纬仪)和 (测距仪)两部分组成。9:全站仪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应注意: (防震,防潮,防高温) 。10: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应有: (起算点的坐标)和 (起算方位角) ,观测数据应有: (水平距离)和 (水平角)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出 (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11:已知:A,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 Xa=5773.633m ,Ya=4244.098m ,Xb=6190.496m ,Yb=4193.614m 。则坐标方位角 a(AB)= (3540541) ,水平距离 d(AB)= (41

3、9.909) 。12:同一幅地形图内,等高线水平距越大,表示 (地面坡度越缓) 。13: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点号和高程) 。14:地形图测绘一般选用一面打毛的 (聚酯薄膜)作图纸。15;某地大地经度为东经 10517则它所在的 6带的带号 ,3带的带号 及中央子午线经度。二:名词解释(每个 2 分,10 分)1:碎步点:地形图中的地形地物点。2:地物:地面上天然和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3: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4:高程:地面点到高度起算面的垂直距离。5:控制测量:在一定区域内,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控制网所

4、进行的测量。三:简答题:(每个 5 分,15 分)1:等高线有哪些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导线。(3):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4):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是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5):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2: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计算方位角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闭合差。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按

5、边长比例分配。3: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螺旋物象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影。旋转目镜调焦,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调焦螺旋,使目标十分清晰。四:计算题:一题 5 分,二题 10 分,三题 10,四题 15 分,五题 25 分,65 分)1:设 A 点高程为 15.023m ,欲测设计高程为 16.000m ,的 B 点。水准仪安置在A,B 两点之间,读得 A 尺读数 a=2.340m ,B 尺读数 b 为多少?才能使尺低高程为 B 点高程。解:水准仪的仪器高度:H=15.023+2.340=17.363m则 B 尺的后视读数应为:b=17.363-16.00

6、0=1.363m2: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薄的计算, (不需要公式,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 。竖盘读数 半侧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侧回平均直角侧站目标 竖盘位置 左 81 18 42 8 41 18B右 278 41 308 41 306 8 41 24左 124 03 30-34 03 30AC右 235 50 54-34 03 0612 -34 03 183:某尺段实测距离为 29.902m ,钢尺检定长度为 30.005m ,检定温度为 20 摄氏度,丈量时温度为 12.3 摄氏度,所测高差为 0.252m ,求水平距离。书上 51 页,例 4-14: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

7、在下表格中计算,1,2,3 点的平面坐标。 (图自己画来分析)水平角 方位角 水平距离X Y X Y点名 m m m m mA 237 59 30B 99 01 08 157 00 38225.853 -207.915 88.209 2507.693 1215.6321 167 45 36144 46 14 139.032 -113.568 80.201 2299.778 1303.8412 123 11 2487 57 38 172.571 6.141 172.462 2186.210 1384.0423 2192.351 1556.5045;闭合导线 ABCDA 的观测数据如表所示,试用表格数据计算 B,C,D 三点的坐标,(需要写解题过程,主要的公式和步骤) 。增量计算值(m)改正后的增量值(m)坐标(m)点号观测角(右角)改正后的角值坐标方位角边长(m)X Y X Y X Y点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A107 20 06800.00 1000.00 A136 42 00239.89B89 15 312B239.18C75 55 24C299.33D87 30 18DA232.38 A1 1f(B)=f(B 容)=60n=f=f(x)+f(y)=K=f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