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38403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依法监测能力助力环境执法管理 陈纯 旬阳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摘 要: 随着全社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环境监测作为生态环保基础性工作迎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占位, 提升监测工作水平思考, 从如何落实新环保法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数据质量的严格控制、服务意识的转变、宣传力度的增强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关键词: 环境监测; 法制化; 提质量; 增宣传; 作者简介:陈纯 (1982-) , 女, 汉族, 陕西安康人, 本科, 旬阳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副站长, 工程师, 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环境工程。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于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成为广

2、大环保人“惩恶扬善”的一把“利剑”。继 2013 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相继出台, 各级政府部门污染防治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新的环保法相比旧法, 增加了23 项条款, 在总则中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 突出强调政府责任, 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此外, 还有监测、规划、标准、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等一系列有效的制度, 保障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实施走向常态化、法制化轨道。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的基础, 为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环境指标考核、监视污染源排污等环境管理工作服务, 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新法进一步

3、完善了环境监测制度, 规定了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和法律责任, 明确提出环境监测是“一项政府行为”, 体现了对环境监测重要性认识的深化。面对新形式下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如何实现监测跨越发展, 本人浅谈如下观点:一、认清监测工作法律地位新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 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 (点) 的设置, 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环保目标责任考核等制度的贯彻实施都离不开监测数据的有效支撑, 每一项环境管理措施的成效都要依靠环境监测数据来验证。环境监测成为了环境管理的有

4、力武器。具体到工作落实中, 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要构建监测网络、明确监测任务、公开监测数据, 政府环境监测部门要全力配合环境执法工作, 加强对污染源的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开展自行监测。如果不监测、不公开或在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 都要受到相应处罚。大气、河流断面考核监测等全面实现自动监测, 杜绝了各项干扰。法律还对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监测设备维护、运营机构违法应承担的连带责任作了规定, 保证了监测市场正规、合法、有序。二、强化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生命线”。新环保法将监测数据质量问题已上升到法律层面, 具有了更高的约束力。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不仅仅是工作需要

5、、职业道德的体现, 更是监测人员触犯法律的一条红线。加强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 尤其是培养敬业精神, 强化法制意识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具体工作中, 对监测工作的各环节、实验环境的质量管理要做到细处, 落到实处, 责任到人, 各负其责。从现场监测点位的规范布设、采样频次和方法的严格控制、样品的运输储藏和交接保管、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环境的控制、实验分析操作、原始记录和数据上报、监测报告的审核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 及时监督、比对、核查, 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三、提升环境监测服务能力要结合环境管理的需要, 深化对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为环境管理决策、目标责

6、任考核、环保执法、财政转移支付等工作提供依据, 更好地发挥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抓住编制环境监测“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 建立地表水、空气、土壤、生态、污染源等监测网络, 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机制, 提高说清潜在环境风险能力, 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准确评价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及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完成情况, 对地区环境质量进行科学验证和评估, 跟踪污染源各类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 准确预警和及时应对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四、加大监测工作宣传力度要创新宣传载体, 大力宣传环境监测的新规定、新要求, 树立企业法人自行监测的责任意识, 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晓率, 增强监测人员的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加大

7、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力度, 公开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气、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等, 适时举办环境监测开放日活动, 使监测数据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更加贴近。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主动跟进监测服务, 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理解、支持、监督环保工作的整体合力, 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新环保法的实施为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契机, 明确了保障。环境监测事业的良好发展必定会为环境监管、污染减排、生态创建等工作添砖加瓦。参考文献1林爱文等编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孟庆瑜.自然资源法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