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13011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部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药剂学 B辅导资料二、名词解释1剂型 2热原 3HLB 值 4置换价 5生物利用度 6制剂 7起昙现象 8等渗溶液 9置换价 10微囊 11中药药剂学 12气体灭菌法名词解释答案: 1剂型:指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作剂型。 2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一种内毒素。 3HLB 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亲和能力力。HLB 值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则亲油性越强。 4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也可以看作药物的密度与基质密度之比值。 5生物利用度:指药剂中的有效成分或主要部分到达大循

2、环的相对速度和程度。6制剂:指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剂,称为药剂。 7起昙现象: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受热时,溶液由澄明变浑浊甚至分层,冷却后又可恢复澄明的现象,称为起昙现象。 8等渗溶液:凡与血浆、泪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9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也可以看作药物的密度与基质密度之比值。 10微囊:是微型胶囊的简称,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的直径 1500um 的微小胶囊。 1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将中药材制备

3、成各种剂型的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12气体灭菌法:指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蒸气对药品或材料进行灭菌的方法。 三、问答题、计算题1.请将下述处方选择适宜辅料后,制成片剂。写出辅料的作用及制备流程(辅料量可以略)处方药物: 山豆根 300g 芦根 200g 薄荷 150g 2某厂生产的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出现了热原反应,请分析产生热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 的办法。 3配制 1000ml20%的金银花注射液,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整为等渗溶液(已知 20%金银花注射液的冰点下降为 0.05) 4简述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5. 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要点 6. 现要将硫酸

4、阿托品 2.0g,盐酸吗啡 4.0g,配制 200ml 的注射液,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 能调整为等渗溶液(已知硫酸阿托品 E=0.13,盐酸吗啡 E=0.15) 7简述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 8简述特殊散剂的种类和制备要点问答题、计算题答案: 1选择辅料种类:填充剂:淀粉 作用:吸收药材提取浓缩后的清膏; 润滑剂:滑石粉 硬脂酸镁 作用:助流、抗粘冲、润滑;崩解剂:淀粉 作用:加速片剂崩解;粘合剂或润湿剂:视清膏浓度和粘性,可以不加或加入低浓度乙醇溶液降低粘性。 制备流程:(1)提取薄荷:洁净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山豆根:醇提水沉去除杂质后,浓缩至得干浸膏;芦根: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薄荷一起用水煎

5、煮,将煎出液浓缩至清膏。(2)制备片剂取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淀粉加清膏制软材制湿颗粒 湿颗粒干燥 干颗粒检验干颗粒整粒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挥发油用 乙醇溶解后喷雾在颗粒上混匀后压片质检包装2 (1 )污染热原的途径可能有: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及生产环境;输液器具(2)解决办法:除去容器和用具中热原的方法:高温法 干热 250加热半小时以上;酸碱法 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浸泡处理。除去水、药液或容器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 活性炭或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法: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超滤法:用高分子薄膜截留热原;凝胶过滤法:用分子筛阴离子交换剂除去水中的热原;反渗透法:通过反渗透膜除去

6、水中热原;重蒸馏法:除去水中热原。除去设备热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制造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生产,及时灭菌。原辅料:严格把好质检关,包装材料要合格,贮存时间不宜过长。输液器具:严把质量关。3 【(0.520.05)/0.578 】10=8.13 克4剂型选择应首先对有关剂型的特点和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生产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剂型的选择和设计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剂型选择的重要依据。例如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开发为胃溶制剂。稳定性差宜在固态下贮藏的药物如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在溶液状态下易

7、降解或产生聚合物,临床使用会引发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不适宜开发注射液、输液等溶液剂型。对存在明显肝脏首过效应的药物,可考虑制成非口服给药途径的制剂。 (二)临床治疗的需要剂型的选择要考虑临床治疗的需要。例如用于出血、休克、中毒等急救治疗的药物,通常应选择注射剂型;心律失常抢救用药宜选择,静脉推注的注射剂;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宜选择吸入剂。 (三)临床用药的顺应性。临床用药的顺应性也是剂型选择的重要因素。开发缓释、控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小波动系数,平稳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对于老年、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选择口服溶液、泡腾片、分散片等剂型有一定优点。另外,剂型选择还要考虑制

8、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及生产成本。一些抗菌药物在剂型选择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延长药物临床应用周期。说明:以上几条中例子,写出其中一例即可。5操作要点:(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用 10%醋酸溶液调节 pH 是操作关键。因此,调节 pH时一定要把溶液搅拌均匀,使整个溶液的 pH 为 3.84.0。(2)制备微囊的过程中,始终伴随搅拌,但搅拌速度以产生泡沫最少为度必要时加入几滴戊醇或辛醇消泡,可提高收率。(3)固化前勿停止搅拌,以免微囊粘连团。6 0.92000.13 2.00.15 4.00.94 克7 (1 )降低温度和避免光照;(2)控制微量金属离子;(3)驱氧:煮沸驱除水中氧气,通

9、入惰性气体驱氧; (4)添加抗氧剂; (5)调节 PH 值。 8 (1 )含毒剧药物的散剂:制成倍散 采用倍增稀释法,常添加着色剂借以判断混合是否均匀;(2)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共熔后组分作用增强的,先共熔,用其他成分吸收液体;共熔后组分作用不变的,可以先共熔,用其他成分吸收液体;共熔后组分作用降低的,以其他组分将共熔成分分开稀释后再混合。(3)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可以用其他组分吸收液体后混合,必要时添加适当的赋形剂,如淀粉、蔗糖。(4)含中药浸膏的散剂:干浸膏可以粉碎、过筛后与其他成分混合,稠浸膏可以用乙醇溶液稀释后喷入其他组分中,混匀。 (5)含中药有色成分的散剂:先加色深的组分,再加色浅的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