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4129357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联网技术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李丞 王亦煊 卜涛 吴文华 修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统计科 摘 要: 目的 基于物联网技术, 合理有效使用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 优化门急诊输液流程, 实现药品全闭环管理, 提高输液及用药的效率和安全。方法 采用“移动+健康”的综合服务模式, 应用无线网络、条码技术、RFID、红外对管传感等技术搭建系统, 结合实际护理工作, 总结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结果 该系统能够改善输液环境, 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减少医疗差错, 同时满足护士的移动办公需求, 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该系统的应用将成为医疗信息化的新亮点, 改善患者的体验,

2、 监测输液安全, 提升护理水平, 减少急诊医疗纠纷,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将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关键词: 移动输液管理; 医疗安全; 护理应用; 物联网; 红外对管传感技术; 作者简介:修燕, 博士, 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服务研究 (医患关系、医疗质量、医院信息管理) 。邮箱:xiu_收稿日期:2016-09-02基金: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201591147)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Out-Patient Intravenous and Full Closed Loop Management of

3、 DrugsLI Cheng WANG Yixuan BU Tao WU Wenhua XIU Yan Department of Medical Statist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mergency infusion process, achieve full closed loop management dru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infu

4、sion during the hospital period by applying the door emergency infusion and full closed loop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ethods The integrated service model “mobile + health” was used, and the wireless network, RFID, infrared tub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technologies wer

5、e applied to build the management system by combing with the actual nursing work, then the application skills and precaution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infusion environment, ensure patient medication safety, reduce medical errors, meet the needs of nurses in mobile office

6、 and improve their work efficiency. Conclusion The system will improve the maternal experience, monitor transfusion safety, enhance the level of care,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in emergency,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will create good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profit for hospital.Keyword: mob

7、ile infusion management; medical safety; nursing application; Internet of things; infrared approach to tube sensing technology; Received: 2016-09-02引言近年来门急诊就诊量日益增多, 输液患者数量多且复杂, 安全输液管理工作繁忙、琐碎、工作重复性强且缺乏新意, 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等增加了安全输液管理的用药不安全因素, 加大了输液室管理难度和不安全系数, 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日趋加大1-3。如何确保患者接受高效安全可靠、无差错的输液治疗, 消除各类不

8、安全隐患, 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和压力是医疗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面向患者的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 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医疗服务, 实现输液安全监测等需求, 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我国逐渐成熟和推广, 目前国内已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急诊输液室作为医院输液工作的前沿阵地, 能否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和保证医疗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 移动输液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4-6。我院于 2015 年 7 月初结合自生需求, 招标杭州医惠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杜绝用药差错, 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极大的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提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9、依从性、配合度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为了实现患者的输液安全监测, 本文结合该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总结系统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该系统从根本上改善了输液难的情况, 降低了输液的不安全系数。1 基于医疗物联网的门急诊输液管理系统建设1.1 医疗物联网网络基础建设医疗物联网的基础建设将“WIFI+RFID+LAN”完美的整合在一体。实际建设中除了实现医疗物联网内部各个组件之间的通信外, 还必须与 HI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医院安防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在医疗物联网的实施主要包括: (1) 物联网传感器、RFID 设备的规划、安装与调试; (2) 物联网服务

10、器、数据库及网络的安装配置与调试; (3) 与 HI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医院安防系统的数据对接; (4) 物联网管理平台的权限分配、系统运维。1.2 传统流程传统输液流程病人从药房取药后交给输液护士, 护士手工书写输液单和输液袋瓶签, 人工核对病人姓名和年龄, 待病人完成输液或换液体时护士再次人工接瓶核对, 直至输液完成。为改善门急诊输液的问题, 我院按照传统模式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结合管理需要优化输液流程。1.3 门急诊输液及药品全闭环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1) 患者标签打印:患者到治疗区域之后, 通过自助取号机领取治疗标签, 其治疗标签与医院 HIS 连通, 当患者取号后,

11、系统根据其治疗内容, 自助打印其对应的治疗标签, 减免人为排队情况。(2) 接单与针剂药房打印标签: (1) 患者就诊后, 医生开具电子处方; (2) 患者到输液室将输液单交给护士。护士扫描输液单上的一维条码 (或就诊卡、医保卡等) , EMOI 系统的 PC 端程序通过接口从 HIS 中获取该处方信息; (3) 核对处方信息, 若处方不规范, 可进行组方, 拆分数量, 拆分剂量或修改频度等操作调整处方信息, 核对费用信息, 确认患者是否已支付本次输液的费用, 核对标签, 调整标签顺序, 设置标签上显示的滴速和注意事项, 给患者分配指定的输液区和座位; (4) 最后确认后打印两联的条码, 患者

12、联和药袋联。患者联由输液室接单护士打印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交给患者保管, 用于患者输液时出示, 便于对患者身份的数字化核对, 避免同名患者的混杂;药袋联由门诊针剂药房打印, 贴到输液袋上, 便于输液过程中核对药物信息。(3) 移动终端 EDA 输液执行子系统: (1) 护士“输液配药”时, 使用 EDA 扫描输液标签条码, 系统显示输液关联的药物信息 (包含溶媒和针剂) , 护士依次扫描本袋输液关联的所有药物条码, 系统确认医嘱和药物匹配, 如果不匹配则提醒配药错误 (记录该袋药的配药时间和配药人, 便于统计工作量和实现输液过程中操作的全过程追溯) 5-8; (2) 在执行穿刺前和给患者换药前

13、, 护士扫描患者联和药袋联, EDA 端系统会判断该药物和患者是否匹配, 核对成功后方可执行穿刺或换瓶的操作, 同样系统也会记录相关信息; (3)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过敏, 恶心等不适反应, 利用座椅上的无线呼叫按钮呼叫护士, 护士的手持终端显示需要帮助患者的座椅号、呼叫时间等信息;同时该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自动监测液体的点滴速度和液体液位, 当滴速过快过慢或液位降到设定值时自动报警, 巡回护士在收到患者的呼叫信息或报警信息后, 护士对患者进行处理前选择“添加巡视记录”, 可选择异常现象, 滴速和处理方式 (暂停输液或结束输液) , 保存本次的巡视记录, 利用条码扫描方式对患者进行换药或拔

14、针等情况处理; (4) 输液全过程中, 由“输液卫士”全程监控输液速度以及温度, 保证患者输液治疗安全; (5) 输液结束后, 系统自动生成相关的输液结果记录并存档, 便于医院日后的查询。(4) 排队呼叫子系统:EMOI 的语音呼叫子系统包括穿刺呼叫模块和座位呼叫模块。护士切换到“输液”并选择对应的穿刺, 扫描药袋上的标签, 呼叫屏上会显示该带药所属患者的信息, 同时呼叫“请 XXX 到 X 号穿刺台进行穿刺”, 患者听到呼叫后至穿刺台进行穿刺。患者长按座位边的 RFID 无线呼叫单位, 呼叫屏上会出现该座位号的呼叫信息, 并进行语音播报“线呼号正在呼叫”, 另外EDA 上也会接收到相关的呼叫

15、信息, 提醒护士前去处理, 确保了输液室的秩序井然有序。(5) 通过座位查询管理子系统:我院门急诊输液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和儿科门诊, 急诊输液又分为输液大厅、留观区、抢救室 3 个区, 座位管理首先可进行区域划分, 每个区域内可设置座位数, 患者到达后先进行座位分配。可以实时查看输液区里所有座位的状态, 包括座位是否被占用以及患者信息和输液状态, 当患者输液结束护士在 EDA 上执行“拔针”操作后系统会自动释放座位。若没有进行操作, 护士也可以在座/床位查询界面手动释放座/床位。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更换座位, 护士可以在系统中重新分配座位, 保证系统中的座位信息和实际情况同步。(6) 统计查询:

16、对病人情况可按输液、观察记录查询, 对护士工作量进行统计查询。2 护理实践与应用2.1 系统在医院运行效果比较 2015 年上半年与 2016 年上半年系统运行前后门急诊输液患者诊疗情况, 门急诊 2015 年上半年收治输液 9819 人, 2016 年上半年收治输液 11140 人。查询护理管理系统不良事件上报情况, 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输液错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系统应用前后输液核对错误率、呼叫不到患者发生率及护患纠纷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系统上线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上线前 (表 1) 。表 1 2015 年上半年至 2016 年上半年使用该系统情况描述 (例) 下载原表 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使用前后, 患者的护理项目 (药物复核、给药杏对、巡视单书写) 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系统上线后护理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上线前 (表 2) 。表 2 系统应用前后平均护理用时数比较 (min) 下载原表 2.2 患者使用系统满意度调查本次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