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区概况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2167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格达奇区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格达奇区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格达奇区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格达奇区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格达奇区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格达奇区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格达奇区概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格达奇区概况加格达奇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坡,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地理座标为东经 12345至12426,北纬 5009至 5035。南、西面和鄂伦春自旗毗邻,东、北面与松岭区接壤。总面积 1587 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5213 公顷,农业用地面积 6512 公顷,水域面积 1476 公顷.嫩江水系较大的一条河甘河,由西向东在境内通过,区段长 55公里。加格达奇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山势平 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两岸。平均海拔为 472 米。平均年气温为-1.2,无霜期 为 85 天

2、至 130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494.8 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分明,冬长夏短。冬季气候寒冷,被称为“高寒禁区 ”。加格达奇素有“林海明珠” 、“新兴林城 ”和“万里兴安第一城”之称。是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林业部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大兴安岭军分区和齐齐哈尔铁路分局加格达奇办事处所在地。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区设有卫东、红旗、曙光、东山、长虹、光明共 6 个社区,下辖 16 个居民委员会。有加北和白桦 2 个乡,总人口 15.6 万人,主要是汉族,还有回、满、壮、白、锡伯、蒙古、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柯尔克孜等

3、17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 5912 人。自然资源加格达奇是鄂伦春语,意思是“有樟子松的地方 ”。这里原是一片深山谷岭,树木苍茫的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境内山多林茂、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树 、山杨、柳 树 、柞树等,其中桦树蓄积量为最多。山林中土特产品有笃斯、蘑菇、木耳、猴头、牙格达、刺玫果等;药材有黄芪、党参、五味子、百里香、轮叶沙参、细叶柴胡等;动物有棕熊、野猪、马鹿、 狍子、水獭、狐狸等;水产有鲫鱼、鲤鱼、泥鳅、白鲢鱼、哲罗鱼、细鳞鱼等;矿产资源有白云石、石墨和沙金等。历史沿革及开发建设从清朝开始到“日伪”时期,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建立 过村

4、屯,没有定居的居民,只有少数鄂伦春族猎民出没于此地。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大兴安岭林区后,于伪满后期, “日伪” 曾在高崖子(现俗称东南屯)一带设有特务机关,其任务是搜集东北抗日联军活动的军事情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事业。从 1953 年开始,林业部、铁道部和东北林业总 局曾多次组织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森林调查和勘察设计工作。1958 年夏,以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奎勒河林 业局为主体,并从绥棱、伊春等林区调入大批干部和职工,进驻加格达奇的高崖子,成立了加格达奇林业局筹备处。1960 年 7 月,奎勒河林业局由大杨树搬迁到加格达奇的高崖子,正式成立了加格达奇林业

5、局。随着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阿里河到加格达奇区 间的铁路开始修筑。各个服务行业相续建立,使加格达奇的人口迅速增加。为了加强对该地的管理和建设,1960 年 11 月 12 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以(60) 蒙民民天字第 711 号文件批复“同意鄂伦春自治旗所辖加克(格)达奇设置镇的建制”。镇人民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加格达奇地方政权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1964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林 业部和铁道兵关于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以铁道兵为先锋,大批林业、铁路干部和职工,从四面八方汇集大兴安岭,一场气势磅礴的大会战打响了。会战指挥部的党政机关设在加格达奇镇。为了方便工作,

6、提高职工的生活,于 1964 年 10 月 23 日,呼伦贝尔盟党委、公署联合下发了(1964)党字第 149 号和(1964) 署办字第 64 号关于将加格达奇镇移交给林业会战指挥部领导的通知。中共鄂旗委和旗人委,将加格达奇镇的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全部交给会战指挥部领导。至此,鄂伦春自治旗与加格达奇镇的隶属关系正式脱钩。1965 年 3 月,会战指挥部决定将加格达奇 镇并入松岭林业公司,撤销了镇的机构建制。1967 年 12 月 16 日,为适应林区发展的需要,使生产指挥机关更接近生产经营施业区,城镇布局更加合理,大兴安岭特区革委会决定,将松岭林业公司机关迁往小杨气,重新组建加格达奇镇。并

7、于 1968 年 4 月 30 日,正式成立了加格达奇镇革命委员会。1970 年 2 月,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 镇改称加格达奇区。1973 年 6 月 21 日,根据大革发(1973)第 78 号文件,加格达奇正式划入国家机关序列。1981 年 7 月,加格达奇区委员会改称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加格达奇经过 30 多年的开发建设,各项事业有了飞跃的发展,加格达奇已经成为了一个工农业基本成型,城市功能比较完备,市场网点布局合理,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项事业粗具规模,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康的新兴林城。交通发展情况公里方面,1969 年修建了加格达奇至阿里河的 10 公里公路。并列

8、为县级公路养护。1973 年修建了加格达奇至河南飞机场 8 公里公路。1980 年改建加格达奇至翠峰公路,1981 年延伸到松岭,被称为加塔公路(加格达奇松岭)。全长 49.4 公里,经省公路管理局验收列入国家三级公路。1987 年开始修建加格达奇至白桦公路,全长 27 公里,列为县级公路养护。截至 1989 年,加格达奇区公路管理站共养护县级公路 4 条,分别是:加塔线 49.4 公里;加阿线 10 公里;河南线 8 公里;白桦线 27 公里。路面均为砂石结构。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于 1999 年,加格达奇东、北两出口路全长 13 公里,二级白色路面改建工程竣工;2000 年,西出口路X191

9、 线 9.9 公里、G111 国道加白段 29.1 竣工通车;2002 年 S207加漠线 43 公里竣工通车,改建后公路等级均为二级白色路面。至此,加格达奇的公路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境内公路总里程 327.118 公里,其中国道 29.1 公里,省道 43 公里,县道公路 9.316 公里,乡道 83.563 公里,村道162.129 公里。行政村通车率达到了 100%。公里/百平方公里密度为 29.3。铁路方面,加格达奇车站是嫩林线和伊加线的交汇点,其中嫩林线全长 680.5 公里,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加格达奇是齐齐哈尔以北最大的中转站,每天有 13 对客车在加格达奇中转始

10、发、到站。向北可直达我国最北的漠河县所在地西林吉镇,向南距省会哈尔滨市 719 公里,实现了与省会城市夕发朝至,向西可直达海拉尔市。有直达首都北京快车,拉近了北京和边疆的距离。商贸旅游商贸服务迅猛发展。区域商业网点星罗棋布,物资丰富,购销两旺,市场繁荣。以林都商贸城、中央商城、林田大厦、百货大楼、富嘉隆超市等市场为龙头,商业网点遍布城乡,辐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北各县区。现代化的北山宾馆、华融酒店、林田大酒店、兴安饭店等服务场所、环境优雅、服务优良。宾馆旅店日接待旅客能力达到 5000 余人。旅游业方兴未艾。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佳境不胜枚举。区内生态环境仍保持较为原始状态,珍禽奇兽众

11、多,森林景色尤为迷人。从市区出发西行 45 公里处可到达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鲜卑祖先最初住过的旧墟石室嘎仙洞景区。公元 443 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祀,洞内千年前的石刻祝文清晰可辩。嘎仙洞是中国北方古代文明遗存代表之一。古里山庄、岭南山庄、生态农业园区、林田山庄等是原始森林生态游、田园风光游的主要游览景区。此外还开展了北山森林公园城市园林游、兴安文化风情游、山城城市风貌观光游、山野特产品购物游等、兴安渡假村、北山公园、儿童公园、东湖公园、铁道兵纪念碑等是主要的人文景观。冬季冰雪旅游正在蓬勃发展,冬泳和滑雪迎接八方来客。全区年接待旅游人数,6.1 万人次。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12、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区域内有科研机构 2个,区设有科学普及学会等 14 个群众学术团体,乡设有农业科技术实验站,企业都设有科研开发组。区域内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 4000 余人。区域内有职业教育学院、公安干部学校、电大、职教中心、成教中心各 1 所,党校 2 所,文化宫、群众艺术馆、体育馆、 图书馆各 2 座,有 3 家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各 1 个,业余体校 2 家,滑雪场 1 处。举办了三届中国大兴安岭漠河北极光节开幕式,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冬泳邀请赛和第一届中国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北极光冰雪节。医疗卫生事业突出猛进。境内有医院、卫生所、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药店等医药服务机构 100 多家。林业集团总医院已成为门类齐全,设备比较先进的医疗技术中心。意大利援建的大兴安岭急救中心,使急诊、急救工作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稳步实施,计划生育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