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14836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的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感冒的速效药,具有解热镇痛等功效,近年来又发现了它在关节炎和冠心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方面的作用,速效是它的优点之一,但由于吸收转化太快,不能长时间在体内维持较大浓度。为此,科学家设法通过乙二醇的桥梁作用,将阿司匹林连接在某高分子上,制成缓释长效阿司匹林,结构如下:它可以在体内缓慢地水解,释放出阿司匹林,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血液中有一定的药物浓度。(1) 传统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是 。 (2)通过乙二醇的作用把阿司匹林连接在高分子上的反应属于反应,该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3)若 1mol 该缓释长效阿司匹林与足量 NaOH 完全反应,需要NaOH 的物质的量是

2、。答案 (1) (2)酯化.CH 2=C(CH3)COOH (3)4nmol功效与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1、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因治疗。2、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

3、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品治疗,以减少停用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3、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4、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4、)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阿司匹林的功效: 剂量不同作用不同,阿司匹林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消炎作用、解热作用、抗风湿作用,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每天吃25mg 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一、溃汤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 二、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 K 缺乏者。 三、手术前一周应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四、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五、不宜长期大

5、量服用,否则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严重者酸碱平衡失调、精神错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六、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不宜使用,有报道,16 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患流感、水痘或其它病毒性感染,再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的肝功能不全合并脑病症状,虽少见,却可致死。七、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 23 周应禁用。 八、饮酒后不宜用,因为能加剧胃粘膜屏障损伤,从而导致胃出血。 九、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十、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 B1 同服,会增加胃肠道反应;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 D860 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