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13889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赴杭州等地学习考察数字城管工作的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皇岛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关于杭州宁波武汉三市数字化城管工作考察调研报告市城管局: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运行经验,加快推进我市数字化城管建设步伐,4 月 19 日至 25 日,由市城管局李守元副局长带队,组织市数字化城管中心相关人员,参观考察了杭州市、宁波市、武汉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听取了各地数字化城管中心情况介绍,观摩系统运行现场,进行座谈交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杭州宁波武汉三市数字化城管现状杭州市是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于2006年3月实现了数字化城管的上线运行,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试点城市。 杭州市数字化城管信息处置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原为

2、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2009年,更名为杭州市数字化城管信息处置中心,职级由正处升格为副局级,隶属于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为杭州市智慧城管的建设和具体实施机构。目前,中心下辖办公室、协调发展处、业务运行处、信息管理处及热线受理处5个处室,额定编制34人,正式在编30人。主要工作职责:一是承担主城区范围内数字化城管部件、事件问题的统一受理、确认、移交、跟踪、核查、结案等工作;二是负责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的需求编制,项目招标以及对中标单位的评价、考核工作;三是指导区、县(市)开展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和业务推进工作;四是承担数字化城管市级协同平台的管理和区二级协同平台的规范运行指导工作;五是参与数字

3、化城管、智慧城管的相关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六是承担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系统维护工作。宁波市智慧城管中心前身为宁波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2011年8 月正式升格组建为财政全额补助的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相当于行政副局级。内设办公室、信息技术部、业务运行部、考评监督部、热线受理部5个部门,核定人员编制30名,目前正式在编27人。主要工作职责:负责市智慧城管系统平台的建设管理;负责城市管理部件、事件问题的立案审核、结案归档等监督考评工作;协调解决市中心城区综合性、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负责对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4、负责拟订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工作标准,指导各区做好需求编制、项目招标以及中标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承担全市信息采集员的相关培训及岗位资格认证工作,以及中心城区智慧城管协同网络单位的相关培训、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县(市)区做好智慧城管管控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承担96310(含12319)城管热线电话和网络受理平台及市长电话、政务网上办公系统等相关投诉、举报的受理、交办、跟踪和评价工作;承担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按照武汉市政府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化城管、社会创新、三网合一” 的总体要求,市区两级政府共投资两亿多元,建立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该系统于2012

5、年7月运行,市区相应组建了监督指挥中心,市监督指挥中心通过数字化平台受理市一级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组织协调并评价各区数字平台,监督指导下一级平台运行情况,24小时为市民服务。按照住建部标准,武汉市建立了由一个市级平台、十七个区级平台组成的市区两级组织构架。实现工作流程全闭环、设施监控全覆盖、指挥调度全时段。系统通过12319服务热线、第三方巡查、市长专线、视频巡查、公共服务平台、领导批示、110转办、媒体曝光、群众信访等多渠道进行案件受理。市监督指挥中心运用无线呼叫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专业管理系统共计4000个视频,实现对全市城市管理问题的指挥调度,覆盖面积约8400平方公里。二、

6、三市主要经验及做法(一)杭州市数字化城管1、贴心城管APP:一款为市民提供公告宣传、信息互动、便民服务等服务手机软件,包括我来爆料、找找车位、机构分布、城管动态、便民公告、便民服务、找找公厕、每日一题、停车未缴费、人行道违停等10个功能模块。以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打造与市民高度互动的社会化信息采集类应用,将每一个市民都变成城管信息采集员, 发现路面塌陷、墙体坍塌、井盖丢失、渣土乱倒、水管爆裂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照片向城管委反映有关问题,充分调动了市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截止到2014年12 月底,贴心城管APP 共为市民提供服务400万余次,用户注册数达24802人 ,接受

7、并解决市民求助5819件。2、集约化平台:根据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级的高度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关联与呈现,实现横向部门与纵向不同层级间业务数据的高效信息联动,将数字化城管、行政执法、停车监管、热线受理、公用监管、环卫市容、市政监管、亮灯监管、河道监管、固废监管、行政审批等城管委所辖业务统一整合,实现对业务受理、处置等环节的实时动态检测,为城市管理业务决策与指挥调度提供支持。3、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了市数字化城管协同平台,选取了7个主城区和 11家相关市级部门(单位)的18名协调员,实行挂职管理模式,发挥城区政府对本城区城市管理工作的牵头抓总作用,利用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对疑难问题的协调力度。

8、4、代整治机制:专项代整治,每年 300万,主要解决城市管理中的无主、盲点问题;“四个损坏”代整治,每年2000万,由市、区财政1:1 配比,主要解决道路红线外的道路破损、立面破损、绿化缺失及其他设施被损等四大类问题。5、目标考核机制:将“问题及时解决率” 作为数字化城管评价的唯一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委、区政府以及对市相关部门(单位 )的考评体系,纳入全市文明单位考核体系,有力推动问题的解决。数字化城管考评结果每月刊发在杭州日报,有效提升了考评影响力度。(二)宁波市数字化城管1、专家智库宁波智慧城管专家智库是通过以邀请行业专家疑难确权的模式,完善城市管理疑难问题处置的责任认定机制。同时将

9、智库专家打造成为城市管理类问题的责任辨析权威,实现城市管理疑难问题的快速响应与处置。2012年6 月,智慧城管初步建立了由四十位管网专家组成的“市政公用设施类(以井盖类为主)”专家智库。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专家智库在解决通讯窨井类疑难问题的功效较为显著,专项完成200多件疑难问题的现场确权工作,间接帮助1万余件城市管理疑难问题解决。2、多部门资源共享,实现柔性执法宁波智慧城管实现了与规划测绘部门的地理测绘信息共享、与公安交警部门的机动车信息资源共享、与工商部门的企业征信资源共享、与公安公交等部门的视频资源共享,以及与行业单位的供排水、内河水位的实时同步。智慧城管中心可通过共享信息对违法车辆、

10、违法店铺进行短信一次提醒,实现城市管理柔性执法。(三)武汉市数字化城管1、车载视频调度系统该系统由视频传输和无线呼叫两部分构成,通过2/3G网络将各区城管执法车辆的车载视频与市级监督指挥中心共享,通过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中心对执法车辆的实时调度。目前,系统共计开发配备了100 路城管执法车载视频用于应急指挥和日常巡查调度,暴露垃圾、占道经营、窨井盖缺失等问题第一时间就能传递到市监督指挥中心,最后交由70多家联动单位督办。采用该系统统一调度拆违等执法行为,指挥员可同时了解多个现场情况,对执法现场进行全程录像和取证,实时调度协调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2、公共服务平台 全民城管市民在武汉数字化城管

11、公共服务平台上可免费下载一款名叫“ 全民城管 ”的手机软件,发现身边有暴露垃圾、窨井盖缺失、道路破损等城管问题,可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照投诉。通过它不但可轻松投诉,还能浏览武汉城管手册等规章制度全文,查找到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100多个投诉电话。这款软件将市民的投诉问题,分为“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政公用设施、房屋建筑、市容环境、其他类”等6项,市民可分类用短信投诉,还可用手机拍下现场的图片投诉,系统会自动定位投诉人所在的地理位置。投诉完成后,数字化城管服务平台会将收到的投诉转交给相关城区处理,市民可在手机上清楚地看到自己投诉问题的处理状态。“全民城管”软件能够调动全体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12、市民还可借此了解城管新闻、政策动态等公共信息,投诉问题每天会进行自动分类,向全社会公示,全市16个城区(开发区)可清楚地了解各自接到的投诉问题类型和数量,以此调整工作方向和重心。三、对我市数字化城管建设的几点建议(一)强化领导重视程度,加大数字城管投入领导重视是数字化城管发展的关键。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数字化城管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杭州、宁波、武汉三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行政职级存在差距,三市数字化城管均属于副局级单位,隶属于城管委,对其他责任单位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二是政府资金投入存在差距,例如:杭州市信息采集费用2100万/年,专项代整治资金300/年,“

13、四个损坏”代整治资金2000万/年,宁波市地理信息定期普查费用90万/年。因此,建议市政府在保障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数字化城管投入,尝试构建代整治机制,切实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久拖难治问题。(二)深化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考评结果应用考核评价是数字化城管良性发展的必要约束手段,杭州、宁波、武汉三市的数字化城管的考核机制均与市政府目标考核相关联,并占有一定的分数,系统各处置单位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我市。因此,建议将市数字化城管考评结果更多的应用于市(区)政府、部门的各项重要考核之中。初期可将考评结果刊发至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等媒体向社会公布,逐步将考评结果向与领导班

14、子考评挂钩、与经费挂钩、与奖惩挂钩、与个人职务挂钩方向推进,不断提升数字化城管考评力度,全面提升我市数字化城管处置单位重视程度。(三)整合城管系统数据,搭建城管信息中心与其他各市城市管理工作不同,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事项繁杂、涉及面广,在信息报送和数据整合处理工作上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市城管局仿照杭州市城管委建立城管集约化信息平台,作为我局信息中心,将局属各企事业单位实时运行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平台上统一呈现,便于领导观看和决策。同时,以此集约化信息平台为基础,逐步推进局属企事业单位数据统计信息化建设。(参考:杭州市城管集约化信息平台研发耗资200万元。)(四)创新信息采集手段,提升应急调度能力一是

15、研发我市“全民城管”手机软件,进一步拓宽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渠道,尽量减少监督员形式单一、应付上报的情况出现,在提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实现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查询等多项便民功能的同时,对专职监督员误报、漏报情况进行第三方监督(参考:杭州市“贴心城管APP”软件研发耗资100万元,宁波市 “甬城管+” 软件研发耗资25万元)。二是构建车载视频调度系统,在各区原有执法车辆的基础上,加装车载视频调度系统(视频设备与无线呼叫设备),实现市监督指挥中心对各区执法车辆的应急调度和执法记录,加强各区执法车辆与市级指挥中心联动处置能力(参考:武汉市车载视频调度系统单车设备约3-5万元)。2015年4月 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