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00661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历史风貌保护规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历史风貌保护规划一、风貌环境构成要素九江名城历史环境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自然环境:包括江湖水系、山川形胜、古树名木等。 “众水一山围江城” ,古城地处大江(长江) 、大湖(鄱阳湖) 、大山(庐山)的包围之中,它们构成了九江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它们对城市的选址、城市特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仅提供了优美的自然背景,而且也因九江先民的生活、生产、休憩等活动,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人文环境:指人们建城活动产生的物质环境以及反映居民社会生产、生活习俗、民情、文化艺术、礼仪风俗等构成的人文内涵。九江古城历史悠久,早在 5000 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便有

2、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后因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军事优势,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重要水运商埠;同时,倚靠长江、鄱阳湖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城市;九江还是半殖民地经济最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此外,九江秀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名贤硕儒,他们为古城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九江城就是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形成了以滨水历史街区、传统街巷为骨架,以大量古建筑群、古码头及文物点为节点,以古树、古迹等历史遗构为点缀,以水网纵横的河道为脉络的人文环境特征。各环境要素构成如下:山 脉:庐山自然环境 江 湖:长江、鄱阳湖、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琵琶湖气 候:亚热带东亚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

3、气候温暖文物古迹:锁江楼塔、能仁寺、烟水亭、寻阳城遗址、浪井、岳母墓、陶渊明墓、石门涧摩崖石刻等民居街巷:湓蒲路人文环境 商业街区:大中路、庾亮南路历史人物:大禹、秦始皇、汉武帝、灌婴、司马迁、孙权、周瑜、李白、白居易、周敦颐、徐霞客等民间工艺:剪纸、浔阳纸扎、星子金星宋砚、修水石楠木梳等风俗节庆:春节、元宵、花朝、寒食、清明、端午、六月六、七夕、中元、中秋、腊八、除夕土特产品:九江桂花酥糖、陈年封缸酒、羽绒制品等民俗文化:九江方言、客到筛茶、庙会、九江春阳腔、九江采茶戏、黄梅戏、九江民歌、民舞、曲艺等二、历史风貌特征分析优越的区位条件使九江融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庐山:是九江古城重要

4、的环境载体,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长江: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河流,史称浔阳江,是九江古城重要的发源地,历史上灌婴筑城凿浪井,公瑾甘棠点水军,董奉杏林救黎民,乐天江头感琵琶,东坡月夜探石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城与江”有关的故事。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北萦长江,西屏庐山,碧波万顷,水天相连,渺无际涯,其优美的湖泊环境为古城创造了无限的生机和灵气。唐代王勃在滕王阁诗序中所写“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名城:九江是一个有着 2200 多年悠久历

5、史文化的古城,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就是这片美丽山水哺育出来的杰出人物;九江地处交通要道,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九江亦是我国近代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九江“将成为江西富省之唯一商埠,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 。因此九江形成了因水而生、因港而起、因埠而兴、因商而盛的古城历史格局。因水而生襟江带湖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运条件、长江航运的开发促进了九江港口的形成。因港而起随着九江港口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开发与农业的发展,农副产品贸易逐渐兴起,九江日趋成为农副产品集散地,九江港口的集散功能日益凸现。因埠而兴开埠通商是九江在

6、近代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九江是当时第二批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有限开埠使九江较早接受了西方工业文明和资本,发展航运和商贸金融业,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发展。因商而盛开埠后,九江成为江西省唯一进出口港城,九江与上海、南京、武汉等沿长江主要城市的航线开通,农副产品集散及进出口转运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九江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九江一度成为与芜湖、镇江、无锡齐名的长江“四大米市”之一和与汉口、福州齐名的全国“三大茶市”之一。综上所述,九江名城整体风貌特征概括为:城座水中,水映城垣;山水相依,湖城共融,山、江、湖、城与历史人文内涵共构的城市风貌格局。三、风貌保护原则1、维护城市基本历史格局原则。九江城市是源于依托长

7、江倚水形成发展起来的滨江城市,形成了沿江布局发展的带状空间形态和总体城市历史格局。为此必须保护名城传统城市肌理,保护传统城市空间和自然环境,尊重城市结构的历史性和传承性。2、突现城、水交融特色原则。九江城市不久外部环境倚江畔湖,而且城区内湖众多,具有极好城、水环境,构成了突出的城、水交融的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应充分考虑风貌环境保护与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城市文化景观特色的创造相结合,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山水景观相融共存的城市风貌。3、风貌视廊控制原则。九江城市由于历史遗存较少,且呈点状分布,缺乏有规模、集中布局的老城区(片) 。因此,充分利用江、湖、山体和古建筑(塔、楼)制高点,控制好城市重要的

8、视线走廊,使之形成视觉感官的有机脉络,同时切实保障主要城市视廊的通透,使之达到显现古城历史风貌的效果。四、城市整体风貌保护根据九江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环境特色,规划重点在中心城区确定五大风貌保护区:城市滨江风貌带保护、城市滨湖环境整体风貌保护、古寻阳城遗址环境风貌保护、八里湖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控制、沿庐山山麓风貌带保护和历史风貌视廊保护。1、城市滨江风貌带保护滨江风貌带西起货运码头,东至美孚油库,东西长约 20 公里,北以长江为界,南以内四湖(八里湖、南湖、白水湖、琵琶湖)北岸线为界,纵深约300500 米不等。该区是展示九江军事要塞之城和商埠重港之城的主要场所,也是古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分布

9、主要文物古迹现仍有九江标志性古塔锁江楼塔,还有美孚洋行、美孚油库、浪井以及近年重建的著名历史名胜浔阳楼、琵琶亭等。目前沿江建筑自西向东依次为码头(货运) 、商业、旅游、办公、住宅、行业管理、厂房,层高分别为 12 层,818 层,23 层,47层。滨江风貌带既是九江的“门廊” ,也是面向域外的“城市界面” ,其空间形态和建筑结构集中体现了九江市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脉,规划按四个区段进行风貌控制:滨江西路(货运码头交通路段)此地段有美孚洋行文物点,以多层建筑为主。整体风貌应结合八里湖的开发,龙开河的疏通,严格控制建设,随着新区建设,形成山、水、城为特色的城市空间风貌区,层高控制在 1824 米。滨

10、江中路龙开河口庾亮北路该区段为九江古城区范围,应结合交通路环境改造,对大中路传统历史地段进行保护性改造,形成反映九江传统商贸的风貌景观。此区段新建建筑层高应控制在 9 层(28 米)以内,对已建超过此高度的建筑可以适当保留,但应对其外立面进行改造,以使其与传统建筑相协调。庾亮北路塔岭北路该区段是九江市的城市中心区,现状多以十二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为主,规划除流出必要的通江视廊外,基本保留现有的高层建筑,并将其改造成欧陆风情的现代建筑,形成反映九江港口城市特色的历史风貌景观区。塔岭北路长虹北路该区段是体现九江历史文化集中的地段,沿线有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等历史建筑,规划改造原旧电厂,可将其改造为商

11、业、健身、娱乐中心,形成反映九江城市悠久历史的风貌景观区。长虹北路东工业区该区段是江西省的北大门,也是九江市的城市窗口,规划以长江大桥为中心,以白水湖公园为基础,以琵琶亭、岳王祠为点缀,沿长江岸线大片绿林为背景,形成自然生态风貌景观区。建筑层高不宜超过 24 米,对已建的高层建筑采取改造或降低层高方式。 滨江东路(东工业区美孚油库段)该区段现多为厂房和住宅建筑为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现代化工业气息的城市空间风貌。建筑层高不超过 6 层、总高 18 米以内。2、城市滨湖整体风貌保护水是城市能活跃起来的重要元素,九江市内的南湖(含甘棠湖) 、白水湖、琵琶湖是城市的“

12、血液” ,也是古城得以延续的生命源泉,规划除了应加强对湖体自身的净化保护外,对湖区周边的建筑风貌应进行有序控制,沿湖区 50 米范围内原则上以绿化为主,50100 米建筑控高不应超过 18 米,100300 米之间建筑控高不超过 30 米,形成由低到高的梯度空间形态,300 米以外的建筑应考虑留出通湖视廊和观湖视线。3、古寻阳城遗址环境风貌保护遗址范围内(3 平方公里)禁止建任何人工建(构)筑物,加强对遗址水下文物的发掘和保护,所有水下文物都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发掘,严格保护遗址环境原貌。保护范围外 50-100 米陆地范围只做滨湖绿化,1003 范围限建 23 层低密度建筑,30050

13、0 米之间建筑控高不超过 18 米。在规划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严禁进行商业性建筑和房地产开发,亦不得安排大型文体娱乐设施。仅考虑遗址博物馆的合理选址建设。该地段建筑风格应以古朴、淡雅为主,应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相协调。4、八里湖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控制八里湖是连接九江市区与沙河镇的重要纽带,湖区控制范围包括七里湖、八里湖和赛湖周边地段,湖中有古寻阳城遗址,目前整个环湖地区基本为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为使整个湖区环境与九江古城风貌相协调,并结合九江城市总体规划对八里湖地区基本发展思路,对湖区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如下建设控制建议: 整体风貌控制沿湖岸 100 米范围内均应以绿化为主,保持湖岸自然

14、曲折式线型,禁止对湖岸做人工式砌筑。湖区内现有湿地应划为湿地公园,并按湿地公园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湖北部区该区为货运码头区,直通长江。用地性质以仓储、对外交通和居住为主,建筑控高不超过 6 层,并要留出南北向通江、通湖视廊。 湖东北部区该区为九江老城区外延的主要发展用地区。以居住、商业、行政办公为主,在主要节点处可适当安排 812 层的中高层标志性建筑,其它均不应超过 8 层。 湖东及东南部区该区以居住和旅游休闲设施用地为主,沿湖地段以低密度度假型建筑为主,控高不超过 3 层;远离湖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建筑控高不超过 6 层。 湖西南部区该区是九江市区与沙河镇之间的联系纽带,以居住、旅游用地为主

15、。建筑控高在 8 层以内;沿湖地段以低密度度假型建筑为主,控高不超过 3 层。 湖中部区该区域主要为古寻阳城遗址所在地,按古城遗址保护要求管理。5、沿庐山山麓风貌带保护庐山风景名胜区是九江古城的“靠山” ,也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沿庐山脚下分布大量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是九江古城历史演变的重要见证,随着九江城区的不断向南扩张和侵蚀,已对庐山整体环境风貌造成严重威胁。规划除了要求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外,更应对山体风貌进行全面保护,风景区外围 1000 米范围内禁止新建任何建(构)筑物,保护自然山体轮廓,规划要求留出三条主要观山视廊。6、历史风貌视廊保护视线走廊组织的目的,是为建立文

16、物景观点和自然景观点之间以及自然景观点和自然景观点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呼应关系,使分布较为散乱的文物点之间与自然环境互相协调,融为彼此呼应连接的有机整体,并使标志性景观点的地位得到突出和强化,构建方向指认系统,增强地标识别性。视廊选择主要依据为:地标性自然环境:长江、鄱阳湖、庐山。长江、鄱阳湖是古城赖以生存的根本,庐山是古城外部空间环境的制高点,也是古城具有标志性的外部空间环境和背景轮廓线。主要视廊控制点:锁江楼塔、大胜塔、烟水亭、美孚洋行旧址、九江天主堂、东林寺等,它们是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综合上述各点的具体情况,分别选择和确定各视廊的视点、视高、视线、视域和被视区域,最终确定视线通廊如下:滨江历史文化景观通廊美孚油库锁江楼塔揖庐亭美孚洋行八里湖通内四“湖”视廊白水湖南湖八里湖通鄱阳湖视廊美孚别墅旧址琵琶湖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