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003005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低碳社区科普体验驿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科普载体 引导低碳生活道里区建设功能化社区科普体验驿站的经验和思考王世义项目介绍:2009 年 12 月 7 日,一个国际性声音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传出,那就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低碳走进居民的生活,融入经济发展洪流中,是全球人类所期待的。就我们科协而言,倡导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到全球的重视,哈市道里区科协在全市率先创办了以“ 推广低碳生活、共建低碳城市” 为主 题的社区科普体验驿站。这一项目的突出特色是:以倡导低碳为主题,将科普知识抽象教育和古板的书面教育变成了实物教育和有形教育,让受教

2、育者从感觉上触摸得到,从视觉上一目了然,从听觉上耳闻便知,增强了科普知识的吸引力,提高了现代市民的科普质量。在立项中,主要根据社区中受教育者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年龄结构参差不齐、接受新事物或新理论的能力不同而创办的。社区科普体验驿站的总体规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影视教育区、图书阅览区、图版展示区、科普器具体验区、课堂面授答疑区。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实现教育功能影像化、体验功能生活化,达到一个门进站、五项活动全体验的综合性社区科普场所。21、项目背景(1)基本情况1、辖区面积和地理特点:道里区位于哈 尔滨市中心,坐落在松花江南岸,城市行政区域面积 38.6 平方公里,农村行政区面积440.6 平方

3、公里,占哈尔滨市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全区设有 18 个街道办事处,108 个社区,农村直辖 5 个乡镇 42 个行政村。目前,有10 个位于闹市区的社区建立了科普体验驿站。2、人口总量:道里区总人口 731830 人,占全市人口的 7.4%。常住人口 731830 人,农业人口 108408 人,城镇人口 23757 人。2009 年,全区 GDP 总量为 295.9 亿元,区本 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 亿元。3、辖区内的大机关和旅游景点:道里区是哈尔滨市委、市人大、市政协的所在地。拥有中外建筑特色的历史名街中央大街,闻名海外的冰灯游园与中央大街隔道相映。每年冬季多达几十万计的游人来此观冰赏

4、灯。碧波荡漾的松花江穿越道里主城区,与中央大街交臂相望,具有地标性标志的防洪纪念塔、索菲亚教堂、犹太人纪念馆、民族文化馆和黑龙江美术馆等都位于道里区。被称为科普乐园的哈尔滨市科学宫就坐落在道里区。4、科普活动概况:道里区科协定编 2 人,设专职主席和秘书长各一人。全区有 18 个街道和 5 个乡镇,他们都分别成立了科协组织,每个组织由副书记兼任主席,由党办或妇联组织的负责人兼任秘书长;108 个社区和 42 个行政村分别设有一名兼职科普宣传员,全区共有专兼职人员达 154 人。2009 年财拨科普专项经费 7.8 万元,政府各部门自投科教资金超过百万元(如:由区劳动局建设的3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

5、中心 5 个,投资 120 万元)。科协组织每年围绕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科技下乡、科普之冬等活动,设立适合本地区的科普主题活动,如:巡展科普知识、专家咨询、防灾实战演练、科普知识比赛和小发明展示等活动。道里区连续 6 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二 )实 施本 项目的缘 由、目的及条件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科学知识普及的方式、方法和条件难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科普场所的局限性、科普设施的不完整性、科普经费的不确定性、科普志愿者队伍的不稳定性等,都是制约社区科普工作的瓶颈。为破解城市社区科普工作遇到的难题,哈市道里区科协通过创办社区科普体验驿站,实现了科协组织有抓手,科普活动

6、有内容,居民参与有定向。1、社区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亟待破题。道里区是一个相对文化层次较高的城区,但是科普活动的开展受客观条件影响不容乐观。一是用于公益性科普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由政府投资建设的专业性场馆全市仅有两处,一个在江北,一个在江南。门票问题暂且不论, 仅就路途这一道门槛就把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档在门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市民接受科普教育的积极性。二是大学、大科研所已有的科普场所不愿对外开放。原因是,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要投入人工费和维修费,所以常年关门得不到利用。三是街道、社区历史欠账多。大多数社区无固定科普场所,有的社区过去安装了科普画廊、配套了科普书屋等公共科普设施,现在利

7、用的也不够充分。因此,社区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亟需破题。道里区科协针对科普工作现状,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大力整4合社会资源,在有条件的社区腾出一间使用面积不少于 70 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室,采取区科协投入一点、科技企业支持一点、街道办事处拿出一点的办法,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创办了全市首批 10个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从工作内容看,区、街两级科协组织的工作有了真正的抓手,工作重心直触社区,既巩固了科协组织在社区的阵地,又提高了街道、社区干部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居民参与方面看,已建成的社区科普体验驿站可辐射半径 1000 米以内的居住人群,这一概念相当于老年人匀速徒步 10 分钟的路程。从社区的影响力看,

8、科普体验驿站的建立,丰富了社区服务内容,增加了社区的亲和力,提升了社会的关注力。从建站 7 个多月的效果看,该项目是现代城市社区科学知识普及的最有效方式,是对城市公益性科普场馆不足的一个补充。科普体验驿站的建立,不仅添补了社区科普活动的一项空白,也拉近了居民与科技的距离,具有较强的示范性。2、社区科普体验驿站项目,对全面推广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该项目易操作:一是利用闲置空间。从当前各城市社区的条件看,随着服务职能的增多,社区用房的面积相应扩大,很多空间没有很好的利用,只要腾出空闲房间就可以实施该项目;二是可以与社区现有的康复室、图书室、电教室、文化活动室组合使用

9、。利用墙壁空间搞图版展示,利用原有桌椅办科普讲堂,利用康复室开展科普体验活动。如:设置自动测高仪、高倍望远镜、电子测电压仪、光学显微镜、地壳断面沙盘等;三是资金来源广。可通过与企业、大学、大科研所联建,社区无偿为企业、院校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机会,企业、院校出资建科普5体验驿站;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由市、区、街三方出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四是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高,只要将这一项目建到社区,丰富社区的服务功能,社区工作人员就感到自豪,愿意为科普教育出力出智慧。社区科普体验驿站项目,在社区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发挥载体作用。每年社区都要开展科普知识抢答赛、居民家庭才艺比赛以及

10、健康咨询、科教影片展等活动,过去这些活动都在室外进行,到了冬季就无法开展。建立科普体验驿站后,等于在社区里搭建起永久的科普舞台,这些活动四季都可以开展。二是发挥科学知识的普及作用。很多行业都想在社区寻找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需要和居民零距离接触。建立科普体验驿站后,有很多科技企业主动上门举办讲座。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展示师生发明的太空车;眼科医院展示他们最先进的检测仪器;生物制药厂讲解新研制的生物药品;环保局推广环保布袋,就连附近的小学校都到科普体验驿站举办小发明、小制做展。活动开展频繁了,居民掌握的科学知识就多了,科普体验驿站的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三是社会效应大。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传播出的小小

11、科学音符汇聚到文明社会的大合唱中,崇尚科学成为社区里的最强音,使很多居民淡化了迷信活动,明显的一件小事就证明了这一点。过去走在夜晚的街道上,经常看到烧纸现象,而夏季街头算卦的人也不在少数。现 在,在哈市道里区友谊社区、大民兴东段社区、爱建社区、北安社区等几个建立科普体验驿站的社区,迷信活动明显减少,环卫工人体会最深。3、科普体验驿站建设,属于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6投入产出的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科普体验驿站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在立项之初就认识到,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立而行之。由科协牵头,先拿出建设资金的 60%,然后再利用社会资金作为补充,在社区试点建立了 10 个

12、科普体验驿站,从运行 7 个多月的效果看,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主要依据是:(1)受众人群需要。除了农村 10 万人口外,全区有 63 万人口分布在社区,从目前哈尔滨市受教育人群的结构看,25%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30% 的中青年人在工作单位接受教育,而45%的老、弱、病、残和失 业、待岗人员长期在社区得不到教育。尤其是因受经济条件限制,凡需要花钱买门票的场所,如电影院、剧场、科技馆等都不愿意去,唯一可去的活动场所就是社区里每天晚上的秧歌广场。对北方城市来讲,冬季在室外活动又受到气候的限制。因此,这些人的科学知识教育是个盲区,他们渴望有一个适合的教育活动空间。社区科普体验

13、驿站的建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进站不需要花钱,活动内容多,听讲座、看影碟、阅图书、搞咨询、体验科普器材自己说了算,室内的温度、照明比呆在自己家里还舒适。所以,不用动员,居民就主动来到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从 2009 年11 月到 2010 年 1 月份,在 3 个月的时间里,哈市道里区 10 个科普体验驿站,共接待科普活动的市民达 2.45 万人次。(2)科 协组织 的需要。从机关群 团组织建制来看,共青团、妇联在街道、乡镇都有专职干部和相对应的组织,而科协在这两级机构中就没有专门的组织,科协工作全部由妇联或共青团干部兼管。科普体验驿站建立后,既为区级科协在社区开辟了一块阵地,7又使科协组织统领街

14、道、社区科普工作有了抓手。(3)社区服 务 需要。近几年,随着政府工作的重心下移,体现了小政府大社区、大服务机制,社区服务项目包括党群、劳动、民政、计划生育等几十项,在工作职能上,美中不足的是缺少科教工作,有的社区即便有这项职能也是虚设的。因为没有工作载体,出现了有职能无人抓,有分工无工作的情况。科普体验驿站的建立就弥补了这一不足,从职能到人员,从职责到活动,都得到具体体现,社区服务的内容也填补了缺项。因此,很多社区都积极争取科普体验驿站这一建设项目。从以上三大需要分析,建立社区科普体验驿站,对社区服务、科协组织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城市现代化程度发展的越快,越是

15、需要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做保证。可以预见,20 年以后,社区科普体验驿站在现有基础上只能是扩大它的科教功能,不能过时;只能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能成为摆设;只能是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不能被时代淘汰。2、项目的内容及做法(一 )内容2009 年 4 月份,哈尔滨市道里区科协经过 2 个多月的规划建设,在全市建成了首批 10 个社区科普体验驿站。从项目的名称看,“科普体验驿 站” 六字的解 释是:科普 科学知识普及教育;体验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科学知识;驿站固定的科普场所。从项目的建设方法看,科普体验驿站最大的创新是,将课堂式科普教育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现了动静融合教育。从项目的内容看,科普体验

16、驿站设立了影视、图版、图书、体验和课堂五大功能区,科8学地将人类最基本的视觉、听觉、触觉三大感知充分调动,增强了居民的科普兴趣,提高了科普教育的质量。(2)做法创办科普体验驿站应具备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素恰恰是项目建设中遇到的三大困难。一是建设资金从哪里来;二是项目建到哪里去;三是人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在创办科普体验驿站之前,哈市道里区科协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先后对黑龙江省科技馆、哈尔滨市科学宫两个专业场馆进行实地考察,确立哪些内容适合在社区建,哪些内容适合下一步升级用。然后再走进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进行座谈,从中了解民愿,博采各方面的意见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从确定项目规模到测算资金总量,然后再根据各个社区的不同条件调整建设方案,最终确定社区科普体验驿站的用房条件是:单体总面积应在 70120 平方米为最宜;单体驿站内容投资不低于 3.5 万元(不包括装修和不动产)。根据测算方案,由区科协牵头召开相关街道及合作企业决策者协调会,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1、资金从哪里来。道里区科协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