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002082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探索研究杨敬宇 平成龙 安跟会摘要:面对农村卫生人员知识老化、服务能力不强、培训不规范,乡村卫生机构无学历人员多和女性卫生人员少等现状,静宁县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以卫生 XL 项目的实施为契机,抓住农村卫生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政策保障“四个环节” ,积极构建“六项机制” ,从而通过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壮大了农村卫生人力队伍,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农村卫生服务新体系的建设开创了有益的经验探索。关键词:静宁县 农村卫生人力 发展 管理 1 背景静宁位于甘肃省东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属平凉市管辖,距离省会兰州 220 公里。全县总人

2、口 47.72 万人,总面积 2193.9平方公里,是甘肃省中部 18 个干旱县之一,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长期以来,卫生人力资源匮乏以及卫生人力发展缓慢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静宁县农村卫生人员缺乏、知识老化、服务能力有限、培训不规范,以及乡村无学历卫生人员多、女性卫生人员少等问题,严重制约静宁县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探索建立有序的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从而通过制度化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水平,壮大农村卫生人才2作者简介 杨敬宇(1968- ) ,男,经济学博士,甘肃中医学院经管系教授,卫生 XL 项目专家,主要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平

3、成龙、安跟会,静宁县卫生局。队伍,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已成为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与关键。2009 年以来,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以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简称卫生 XL 项目)的实施为契机,静宁县紧紧抓住农村卫生人力引进、培养、使用和政策保障“四个环节” ,积极探索建立“六项机制” ,努力构建一支引得来、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农村卫生人力队伍,在推进县域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2010 年,在卫生部召开的 “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经验重庆交流会”上,静宁县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经验进行了会议交流。2 主要做法2.1 建立卫生人力管理

4、领导协调机制2.1.1 县政府成立了卫生人力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任组长,卫生、人社、财政、编办、发改、监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对卫生人力资源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并定期研究解决卫生人力资源工作重大问题。2.1.2 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协调配合与沟通。卫生、人社、财政、编办、发改、监察等部门指定一名分管副局长为联席会议成员,采取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每年至少组织召开 1 至 2 次联席会议,按照单位职责分工,集体讨论,协商有关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3部门协调机制作用。2.2 建立卫生人力发展政策保障机制2.2.1 在县政府的统

5、一领导下,卫生、人社、财政、编办、发改、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了静宁县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确定了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卫生人力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卫生人力发展环境。2.2.2 重视村级卫生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县卫生局主持制定了静宁县村卫生室人员编制规划(20102015) ,首次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范围、人口等要求,按照每千人一名卫生人员的标准,核定了村卫生室人员编制,从而打破了一室一人的村卫生室人力配置局面,为村卫生室的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2.2.3 20092010 年,连续两年开展了“卫生人才建设年”活动,县政府、卫生局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乡镇卫生院院长任用

6、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 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管理办法 、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 、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 ,以及乡村卫生机构引进人员(包括引进女性卫生人员)等激励性政策文件 10 多项。2.3 建立卫生人力引进机制2.3.1 提出了“33122”人才工程目标,即规划期内: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引进 3 名研究生、30 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乡镇卫生院引进10 名本科毕业生、选拔 200 名大专毕业生,村卫生室引进和培养200 名中专以上学历人员。2.3.2 为了提高妇女对女性卫生技术人员服务的可及性,大力4支持和优先引进女性卫生人员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提高乡村女性医务工作者的比例,使更多的女性患者能够得到女性医务

7、人员的服务。2.4 建立卫生人力培养机制2.4.1 建立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网络基地,落实卫生人员培训计划。首先,在县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 4 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别设立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中心下设培训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和部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村医;临床、医技专业培训 6 个月,公共卫生专业培训2-3 个月。其次,在 24 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村医培训学校和村医培训办公室,对辖区内的村医进行每周 1 天或每月集中5 天的业务培训。再次,卫生局按照基层单位每年上报的培训需求和有关政策性规定,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向各培训学校(中心)下达培

8、训任务,培训学校(中心)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培训方式包括集中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两部分。2.4.2 建立健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制度,做到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县卫生局下发文件,规定乡镇卫生院每年都要有计划的派出人员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每年都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派出医务人员到省、5市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学习;同时,规定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接收乡镇卫生院人员进修时,一律不得收取进修费用,并加强对进修人员的管理,及时给派出单位反馈人员进修情况,保证进修效果。2.4.3 坚持“请进来” ,搞“技术援助” 。县卫生系统定期邀请省市级卫生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等高职人员、

9、知名专家来县进行授课;同时,积极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和甘肃省中医院等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和医疗技术帮扶制度,除了对短、急需人才进行培养外,还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疑难杂症的会诊,并不定期举办医院经营与管理、妇儿科及护理、妇女健康知识、孕产妇筛查管理、高危识别急救等专题讲座,开展护理技术巡回指导、护理技能大赛等活动,促进卫生人力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5 建立卫生人力使用机制2.5.1 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开选聘制度” 。在 2009 年全县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上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宽用人渠道,建立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2010 年,开展

10、了 6 个卫生院(副)院长岗位“公开选聘制度”试点,进一步激发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5.2 实行全员聘任制。2009 年 1 月,静宁全县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6 月份完成了定编定岗工作,7 月份开展了竞聘上岗工作,12 月完成了 849 人的岗位等级认定工作;20106年 1 月,对竞聘上岗的人员签订了为期 3 年的聘用合同。2010 年,在卫生系统 28 个事业编制的医疗卫生机构全员聘任中,有 26 名人员落聘,85 人低职高聘,13 人高职低聘。2.5.3 坚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重视优秀卫生人才的合理使用。静宁县

11、倡导在全县范围内优化卫生人力配置,从乡镇卫生院选拔的卫生人才可以进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或担任领导职务,并已有 2 名乡镇卫生院院长分别被提拔为卫生局副局长、县中医院院长,有 26 名工作人员由乡镇卫生院择优选拔到城区医疗卫生单位工作。2.6 建立卫生人力激励机制2.6.1 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工资分配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从2010 年下半年起,本着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推行绩效考核,并及时兑现绩效工资,充分调动了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社会公益性。2.6.2 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和稳定卫生人才的激励政策。县卫生局制定了静宁县“卫生功臣奖”评

12、选办法 ,积极开展“卫生功臣”评选活动;每期评选“卫生事业发展功臣”和“医疗技术进步功臣”各 1 名,对获得奖项的人员每人奖励价值 1 万元的笔记本电脑 1 台,并在全县卫生工作大会上进行表彰;县政府对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民健康事业默默奉献的 11 名先进工作者、10 名十佳医务工作者和 24 名乡村医生进行了表彰奖励,激发广大卫生人员的工作7热忱和积极性,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卫生工作环境。3 取得的成效3.1 建立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网络和基地,卫生人力培训机制初步形成。2009-2010 两年,共有 489 人接受了业务培训,83 名县、乡卫生人员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73 名村医取得了

13、中专学历,并有129 人次卫生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开展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8 场次,有 1100 人次参加了培训。3.2 卫生人力队伍进一步壮大。2009-2010 年,共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引进研究生 3 名和本科生 31 名,乡镇卫生院引进本科生13 名和大专生 216 名,村卫生室中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 272 人,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截止 2010 年 12 月,全县医疗卫生单位有正式在编职工 1176 人,比 2008 年底净增加 241 人,增幅为 25.8%。3.3 卫生人力结构趋于合理。通过人才引进、培训、学历教育、职称管理等,截止 2010 年底,全县卫生系统有正式在编人员

14、 1176人;按岗位类别分:专业技术人员占 82%、964 人、工人占 14%、管理人员占 1%;按学历分:研究生占 0.2%、本科学历占 29%、大专学历占 39%、中专学历占 17%。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 5%、中级职称占 20%、初级职称占 34%、未聘任占 40%;乡镇卫生院院长35 岁以下的 8 人、35 岁至 45 岁的 15 人,分别占 35%、65%;本科文化程度的 12 人,占 52%;中级及以上职称的 11 人,占 47.8%,乡镇卫生院院长进一步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3.4 初步缓解了农村女性医务人员不能满足女性居民卫生服务8需求的矛盾。 2009 年以来,

15、连续两年为乡镇卫生院招聘女性卫生人员 166 名,占招聘人员的 72.5%,乡镇卫生院女性卫生人员由2009 年前的 201 人增加到现在的 354 人,女性卫生人员占卫生院职工总数的 55%;为村卫生室招聘女村医 43 名,使女村医由原来的 15人增加到目前的 58 人,女村医占村医的比例由 2009 年前的 4%提高到了 13.3%;全县能够得到女性卫生技术人员服务的妇女达到 90%以上。3.5 村卫生室服务方向开始转变。由于开展了村卫生室人员编制工作,村卫生室卫生人员总数由 2008 年的 371 人,增加到了目前的 436 人,增长 17.5%,从而打破了一村(室)一人的局面,部分村卫

16、生室实现了从 1 人个体诊所式服务向 2 人以上集体服务的转变。3.6 乡村卫生服务规范化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与 2008 年项目基线调查比较,至 2011 年 6 月项目中评,乡村两级卫生机构门诊处方中,两种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下降,其中,乡镇卫生院门诊处方两种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由 23下降到 3,村卫生室两种及以上抗生素使用率由 17.5下降到 1.7;1549 岁已婚妇女妇科检查率由 27%提高到了 69.2;35 岁及以上高血压病人三个月内随访率由 11增加到 87.4;相应地,农村男女居民对农村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度分别由 35%、39%提高到近 70% 、65%。4 下一步工作打算静宁县在农村卫生人力发展与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9然面临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乡村卫生服务质量绩效管理水平不够、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不合理,卫生服务水平不足、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过快等问题。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静宁县将结合卫生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