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

上传人:nbwa****ajie 文档编号:3391298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般论述文阅读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育才美术高中 陈桂明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设误类型,学会找相关词语。2、掌握做题方法。二、学习重难点掌握做题方法。三、学习过程(一) 、常见设误类型复习,并总结相关词语。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范围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主客倒置(二)做题探索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观念被深深地植入了儒者心中,和西方文化模式中的“个人”观念截然不同,西方的“个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离散” ,只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已。1、下列对“角色伦理”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 “角色伦理”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为人处世的观念,它把自由民主作为追求的目标。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

2、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2、 根据文中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C、西方现代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明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3、 下列对“西学东渐”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的文化思想最早通过汉唐时期大规模的佛经活动传入我国,对当时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2动作用。但是长安和罗马有着很不相同的城市发展脉胳。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经过缜密论证,考虑的是管辖辽阔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根本

3、利益, “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胳刚好与长安相反。4、下列选项不属于长安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A、长安是平地起城,其选址考虑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先政治军事,后经济文化”的脉胳十分清楚。相比之下,罗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 753 年就已建成,已有相当的经济文化基础,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终于变成了古罗马之都,并在帝国之初达到全盛,其发展脉胳刚好与长安相反。5、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罗马城的形成发展之所以漫长而缓慢,是因为罗马城的政治军事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其历史的价值与心理的趣味有时超过完成的油画。6、下列关于“素描”的表述

4、,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洋画的素描自米开朗琪罗、达 芬奇、拉菲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成为油画的基础工作,而且其历史的价值和心理的趣味超过了完成的油画。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 ,莫名其妙的“观念” ,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他的“不谋” ,由于两个原因。一、他不怕;二、他不躲。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鲁智深因为

5、“简单”而能 “不谋而为” ,所以无论遇到何事,都能不怕、不躲,挺身而出, “该出手时就出手” 。 (三)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3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缺的。现

6、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9、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儒家的“角色伦理”要求踏踏实实地逐步提升具体的人际关系。为了促进德行,儒家把家庭观念作为观点,“角色伦理”正是从个人修身出发,向外扩展,从具体、局部的关系扩展到广泛的关系,乃至增强社会联系的纽带。儒家把人看作具有复杂而生动的社会关系

7、,并把人看成是动静复合的概念,是一种对人的深刻的经验理解。儒家“角色伦理”是从这里开始挑战了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由此,这种理论从整体性角度解释了人的意义。儒家伦理不追求通行普世的东西,避免与其他文化进行棘手的道德冲突,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形中,行为合宜性应当通过持续的、多方的协商来确定,这是符合现代社会交往准则的,因为任何道德行为的互动性都要求多方的相互理解和包容。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促进德行,儒家从个人修身出发,向外扩张,从具体、局部的关系扩张到广泛的关系,可见,儒家文化既追求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也不排斥扩张。B、儒家“角色伦理” ,把人看作具有复杂

8、而生动的社会关系,并把人看成是动静复合的概念,对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展开了全面的挑战,这是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源。(四)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 ,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 ,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中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是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可以这么说:

9、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4照中国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以此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

10、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

11、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方式里。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论语 、 老子的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

12、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1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D、 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论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

13、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例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主要新意。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

14、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倡导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诱惑,渐渐变得浮躁起来;孩子们因沉重的学业负担,往往无暇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网络文化盛行,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疏远了经典阅读,而处于“浅阅读”状态中有人因此惊叹:传统阅读的逻辑性遭到了破坏。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

15、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阅读名著,既可以拓宽视野,增加文化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这一切应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现在的学校里,许多学生似乎只在读教科书,许多老师也似乎只在读辅导书。以这样的功利性的阅读状态,能读出快乐来吗?因此,要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 36.5%,比 2009 年的 27.8%提高了8.7 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 34.7%,比 2009 年的 48.7%降低了 14 个百分点。网络

16、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其实,网络可以是人们吸取知识、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就看怎么使用。引导青少年读书,不能排斥网络,关键要看网络阅读在读什么。网络阅读如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经典阅读并非水火不相6容。网络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方便、快捷、海量、高效,容易激发阅读者探究与参与的兴趣。而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孩子只有对阅读感兴趣了,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生动需求,才会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也才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以,名著本身,也可以有多种读法,包括网络阅读。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优势,积极组织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资源上网,鼓励大家多读优秀的东西方文化经典书籍,也就是多读名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