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3475928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松岭地区地质图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松岭地区地质图二、读图资料(地质说明书)1.基本信息图名:朝松岭地区地质图比例尺:1:25000图幅大小:2.25 km3.43 km方位:地质图左下方给出指北箭头(指向图幅左方略微偏上为正北方)。图例类别数量:煌斑岩脉,始新统( )砂、砾岩,古新统(2E)页岩,上二叠系( )砂页岩,下二叠系( )砂岩,上1E2P1P石炭系( )砂岩,中石炭系( )煤系,地形等高线,地层3C2C分界线,断层及其产状,钻孔及其编号。共 11 类。2.地形地貌水系本区有两条南北方向山脉,均为煌斑岩脉,其中一条被断层截断,相对高差 800 m 左右,最高点在图幅东南侧山峰,海拔 1200 m。最低点在图幅西北侧,

2、海拔 400 m 左右。本区无山谷、河流等。所属地貌单元为山地。3.地层岩性(1)图例由图例可见,本区出露的沉积岩由新到老依次为:始新统( )2E砂、砾岩,古新统( )页岩,上二叠系( )砂页岩,下二叠系1E2P( )砂岩,上石炭系( )砂岩,中石炭系( )煤系。地质构1P3CC造方面有断层通过本区,方向由北西至南东走向。在图幅内,有两条南北走向的煌斑岩脉。(2)地层分布年代较新的始新统砂、砾岩分布在整个山脉山顶处(包括图幅中心的山顶、东北部山顶和西南部山顶) ,而年代最老的中石炭系煤系岩层分布在图幅中地势最低的西北侧和东南侧,其余地层按年代顺序依次分布在山坡左右。(3)接触关系始新系、古新系

3、沉积时间连续,地层界线彼此平行,岩层产状彼 此平行,为整合接触。古新系与上二叠系之间缺失了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的地层,沉积时间不连续,地层界线与岩层产状均不平行,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二叠系、下二叠系、上石炭系、中石炭系又为整合接触关系。本区最老地层为中石炭系煤系,最新地层为始新统砂、砾岩。(4)岩脉煌斑岩脉,有两条东南-西北向岩脉横贯主山脉。(5)断层有断层穿过本区。位于图幅中间北西至南东方向的各个地层被右下角至左上角的断层截断,形成断层错动。4.地质构造(1)褶皱由图可见,有两个褶曲构造。 第一个以上二叠系砂页岩为中心,两边对称出现下二叠系砂岩、上石炭系砂岩地层,其年代依次越来越老,故为一向斜

4、构造。向斜轴线由南到北。顺轴线方向观察,地层界线封闭弯曲,沿弯曲方向凸出,所以这是一个轴线近南北,并向南倾伏的向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西侧岩层倾角较缓,东侧岩层倾角较陡,故为一倾斜倾伏向斜,轴面倾向南西西。 第二个以上中石炭系煤系为中心,两边对称出现上石炭系砂岩地层,其年代较新,故为一背斜构造。向斜轴线近乎由南到北。顺轴线方向观察,地层界线封闭弯曲,沿弯曲方向凸出,所以这是一个轴线近南北,并向北倾伏的背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西侧岩层倾角较缓,东侧岩层倾角较陡,故为一倾斜倾伏背斜,轴面倾向北东。(2)断层本区有一北西向南东走向的断层,断层走向与褶曲轴线及岩层界线斜交,故属于斜

5、断层。另外,此断层的断层面倾向北东,故北东侧为上盘,西南侧为下盘。比较断层线两侧的地层,北东侧地层新,为下降盘;南西侧地层老,为上升盘。因此该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从断层切割的地层界线看,断层生成的年代应在晚第三纪(始新统)后。由于断层两盘位移较大,说明断层规模较大。 5.区域地质简史根据以上读图分析可知,本地区在始新统和古新统之间,地壳下降,为接受沉积环境,无沉积物基底。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之间,地壳上升,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没有沉积,缺失大量地层。上二叠系至中石炭系之间,地壳再次下降,接受沉积。这两次地壳升降运动并没有造成强烈褶曲及断层。始新统和古新统期间以海相沉积为主,晚白垩系至早三叠系期间以陆相沉积为主。早三叠系以后至今,地壳再次上升长期遭受风化剥蚀,没有沉积。并且早三叠系后先遭受东西向挤压力,形成倾斜倾伏背斜和向斜,后又遭受东北西南向拉张应力,形成纵向斜断层。此后,本区就趋于相对稳定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