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344810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诸多实例的对比和 分析 ,说明了非语言因素语境对文学翻译的 影响 ,强调了语用含义对“忠实” 翻译的重要性。关键词:语境 文学翻译 傲慢与偏见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some examples from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rideand Prejudi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effect that non-linguistic context has

2、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ragmatic implication to faithful translation.Key Words: context literary translation Pride and Prejudice文化语用学认为,影响语言符号交际运用的非语言因素,主要有 社会 语境与语用策略。文学翻译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交际行为,译者不仅要传达某个话语本身的准确意思,而且也要传达话语的非语言因素语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原著的忠实。以下,我们准备通过比较和分析傲慢与偏见的

3、两个中译本,来具体分析一下非语言因素语境对文学翻译所起的作用。一、关于原作者的背景性意图读者要透彻理解作品中话语的含义,不仅要了解具体的话语表达,还应该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动机,对作品中作者赋予人物的隐含态度等等有所了解。译者要选择目的语精确表达源语的语用含义,更需如此。原著中有这样一个句子:(1) Oh! Single, my dear, to be sure! A single man oflarge fortune,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 What a fine thingfor our girls!?nbsp; ()中译本为:(1A)“这对咱们

4、的几个姑娘是件多好的事呀!” (1B)“真是女儿们的福气!”“Fine”是个非常简单的形容词,如何译得更好,要依赖我们对作者的了解。Jane Austen 是 19 世纪杰出的英国女作家,擅长通过对普通家庭错综复杂的琐事描写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叙述风格轻松又富于幽默讽刺,原作开篇第一句就显示了全书的基调: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wife.?nbsp;() 原作者想以贝内特(Bennet)这一特殊家庭

5、为例,来讥讽时弊和证明此宣言的真理性。贝内特先生是个中等地主,和太太生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根据当时英国的 法律 ,他们的遗产应由家族中的男性成员科林斯(Collins)继承,所以,夫妇俩都在为女儿们的婚事操心,贝内特太太更是费尽心机。她是一位俗气、势利、浅薄和神经质的女人,一听说有富有的单身男子入住邻里,就马上将之与女儿们的终身幸福挂上钩。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后,就可以看出,王译本虽然在中文看来,离“好” 的原意有点远,却更好地体现了作者想表达的贝内特太太的意图,因为译者注意到了原作者的背景性意图语境。二、关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的文字多数是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正确理解和翻译这些文字,译

6、者必须在总体上把握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请看原作的两处例子。(2A1) Elizabeth, however, had never been blind to thEimpropriety of her fathers behavior as a husband. ()(2B1) She represented to him all the improprieties of Lydias general behavior.()“Impropriety”基本含义是“不得体的举止,不正当的行为” ,但在不同句子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看它们用在谁身上。贝内特先生是一家之主,聪明,含蓄,幽默,洒脱,

7、又怪癖,看不起愚钝无知的妻子,常拿她开玩笑,挖苦她,使她在孩子们面前很没面子。聪明又具有极强观察力的伊丽莎白早已注意到他们之间的不协调,因此第一句被译成了这样:不过,伊丽莎白并不是看不出父亲这方面的缺德。而丽迪雅虚荣心强,无知,轻浮,16 岁就和民兵自卫团的军官私奔,给家人带来极大的耻辱,所以,第二句被同一译者译为:她把丽迪雅日常行为举止失检的地方,都告诉了父亲。可见,王译本在处理同一语词的不同译法时,已注意到了角色性格语境对翻译的作用。另外的一例,倒是张译注重了性格背景,更好地保存了原文的修辞特色:(3) Mr. Bennet, in equal silence, was enjoying

8、the scene.()班纳特先生同样没做声,站在那儿袖手旁观。本内特先生同样沉默不语,径自一旁欣赏这种情景。这里说的是,贝内特一家去内瑟菲尔德参加舞会,舞会结束后,贝内特太太和柯林斯先生一起,在那里轮番出洋相。别人不予理睬,达西一语不发,身为丈夫的贝内特先生不以为耻,反而站在那里津津有味地 enjoying the scene, 很生动地表现了他的玩世不恭和对太太的鄙视。当然,有时候,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和分析掌握语境因素的基础上,译文也可以较灵活地增译,创作性地表达原文的语用含义,比如:(4) .and every dish was commended, first by him, andt

9、hen by Sir William, who was now enough recovered to echowhatever his son-in-law said. ()(4A) 每一道菜都由他先来夸奖,然后由威廉爵士加以吹嘘,原来威廉爵士现在已经完全消除了惊恐,可以做他女婿的应声虫了。(4B) 每道菜上来,首先是柯林斯先生夸奖一番,接着威廉爵士又应声夸奖一番;他现在已经大大恢复,可以同女婿一唱一和了。原文中的用词很简单,主句的动词只有一个“commend”,被动态,有两个施事者。张译本将之译为“夸奖” ,并重复了一次;而王译本将之进行了意义延伸,译成“吹嘘” ,不仅的译法,王译创造的“

10、应声虫” 形象, 维妙维肖地描画出威廉爵士对其女婿和凯瑟琳女士百般阿谀奉承的嘴脸,同时也暗示了伊丽莎白对他的厌恶,显然是更好地体现了原文作者用词的语用含义。三、关于人物的人际角色关系译小说对话时,目的语语气语调的选择非常微妙,很难把握,这需要译者体味原作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原作者善于运用对话技巧,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人物的性格差异,比如:(5) I have never desired your good opinion, and youhave certainly bestowed it most unwillingly. ()(5A) 我从来不稀罕你的抬举,何况你抬举我

11、也十分勉强。(5B) 我从来没有期望得到你的美意,而且你刚才表达这番意思,也完全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这是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第一次求爱时对他说的话。达西是一位具有很高社会地位的单身男子,家产富裕,看不起别人,常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傲慢和优越感。他万万没想到,伊丽沙白会拒绝他的求婚。伊丽莎白的相貌并不出众,但聪敏伶俐,活泼俏皮,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自尊心。她不愿奉承人,痛恨达西在第一次舞会上对自己的傲慢无礼,痛恨他破坏她姐姐简和他的朋友宾利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她轻信了威克姆对达西的诋毁,因而对达西产生很强的偏见,为维护自尊和打击达西的过分自信,在他面前就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少女的傲慢。基于对话双方的这种隐含的特殊

12、关系语境,我们不难判断,王译更好地表现了伊丽莎白此时对达西的态度和说话不饶人的个性。后来,前嫌尽释,他们俩都着了魔似地爱着对方时,伊丽莎白问达西什么时候爱上她,达西回答的那句话,译文值得商榷。(6) “I was in the middle before I knew that I hadbegun.”?nbsp; ()“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走了一半路了。 ” (6B) “我是走到了中途,才发现我已经开始了。 ” 两个译本中, “I was in the middle“都被死译,令人费解。虽然,达西的回答比较婉转,略带幽默,但不懂 英文 的中文读者难以领会。据此时俩人的关系,

13、完全可以将达西的回答译得更明朗化一些,笔者拟译为:(6C) “等我发现自己爱上你时,我实际上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笔者觉得“深陷其中 ”和“不能自拔”两个成语能够兼顾到“形似” 和“神似”,也传达了原著的角色关系语境。四、关于话题的背景框架话题的背景框架也是语境因素之一,译者需要依靠它推导出原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将之充分传达给译文读者,比如:(7) By tea-time however the dose had been enough,and()不过,到吃茶的时候,这一场罪总算受完了。到喝茶的时候,这一场才算完了。(张,)“dose”的原意是“一剂药”。原文中,作者以此描述席间科林斯先生大

14、谈特谈凯瑟琳对自己的恩赐,以及自己对她拍马屁奉承的绝招。作者站在贝内特先生的角度,写出了他对这一场面的内心感受听科林斯的吹嘘犹如吃了一剂苦药那么难受。比较之下,王译注重了话题语境因素,加个“罪 ”字,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原话题框架中听话者的真实感受,反而保持了原文里幽默讽刺的语调。 话题框架对理解对话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8) You make me laugh, Charlotte; but it is not know it is not sound, and that you would never act inthis way yourself.?nbsp; ()“ 你这番话妙透了,夏

15、绿蒂。不过这种说法未必可靠 ” (8B)“你真叫我好笑,夏洛蒂。可是并不是那么回事” 伊丽莎白和夏洛蒂谈论婚前的相互了解和婚后幸福美满的关系。夏的观点是,婚姻幸福全靠机缘,即使双方在婚前就十分熟悉彼此的性情,或者性情十分相似,也不会增添他们的幸福。而且,要和一个人过一辈子,最好还是尽量少了解他的缺点。对这一番长篇大论,伊当然不会同意。但夏是她的好朋友,她 自然 不会那么不客气,况且, “好笑”的提法与后半句也对不上,构不成转折关系,因此,王译比较符合原来的话题框架背景。五、有关 社会 文化时空环境小说的语言表达无一不受到社会这个大语境的 影响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惯,了解这方面

16、的知识,其重要性不亚于语言知识。原作写于 1795 年,描写了 18 世纪英国南部的乡村生活,反映出当时一些典型的社会风俗习惯,这也要译者在选词时注意 参考 的,比如:(9) “That is capital,”added her sister, and they bothlaughed heartily. ()“ 那真妙极了, ”她的妹妹补充了一句,于是姐妹俩都纵情大笑。“ 那可真绝了,” 妹妹添了一句 , 姐妹俩都开怀大笑起来。 (张, )宾利先生、他的姐妹和达西正在讨论简和伊丽莎白的家庭背景。贝内特家有些不体面的亲戚姨夫在镇上当律师,舅舅在伦敦经商,这些,在十八世纪的英国,尤其在南方,都被人瞧不起,而当时,只有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才对年轻人的未来和婚姻起决定性作用。就为这,宾利小姐耻笑她们,为她们因此而没机会嫁给有地位的男人而幸灾乐祸。对“capital”得处理,两个译本都做得很好。有时,译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