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312992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调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通知,现将凉州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凉州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的要求和市委“城 乡融合、工业强市、生态立市”战略,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把加快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壮大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协调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使全区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明显加快、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贡献突出

2、的良好态势,非公经济已撑起凉州经济的“ 半壁江山”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截止 2011 年,全区非公企业达2418 户,从业人员达 1.95 万人,实现产值 242.28 亿元;完成增加值 110.9 亿元,其中工业企业 360 户,实现产值 171.84 亿元;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62.95%。非公有制经济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 46.22%、79.86%、52.92%。非- 2 -公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渠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二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2011 年,全区非公企业实现利润 1.5 亿元,上缴税金 4

3、.31 亿元,占全区税收收入 7.5 亿元的57.5%。非公有制经济稳步发展,在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62.95%。非公 经济不但为我区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增加了税收,还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2011 年底,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 1.95 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的 5.8%,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非公经济生产经营领域已由过去的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修理制造等行业迅速向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农产品加工、建筑安装、物流、民俗文化、观光旅游、计算机网络等领域拓展。生产方式也逐步由家庭手工作坊式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向公司化发展,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组织模

4、式成为主流。2011 年,全区非公经济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8.3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60.22 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32.38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6.5:54.3:29.2,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非公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特别是工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全区三次产业的比重由 2006 年 26.35:39.44:34.21调整为 2011 年的 22.48:42.8:34.72。截止 2012 年 7 月底,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第一产业 183 户,占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总数- 3 -6.7 %,同比增长 22.4%;第二产业 438 户,占全区非公有制企

5、业总数 16.1%,同比增 长 26.5 %;第三产业 2096 户,占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 77.2%,同比增长 8.6%,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发展新格局。四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区非公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力日益壮大,经营规模不断扩张。通过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中小企业,消除了机制落后、结构失衡、负担沉重的三大矛盾,活力显现,效益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了全圣集团、德农种业、柏树庄醋业等 34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浙江大厦、凉州商厦、新西凉市场等一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非公经济整体规模和质量效益不断攀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五是食品工

6、业集群初步形成。目前,全区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食品工业为主体,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六大产业集群。一是以红太阳、金三角、金穗和张义面粉厂为代表的面粉加工业。二是以顺发麦芽、长城麦芽和新野麦芽为代表的啤酒麦芽加工业。三是以威龙、莫高、武酒、青岛啤酒武威公司和益民公司为代表的酿造业。四是以甘肃达利食品公司为代表的马铃薯加工业。五是以祁连蔬菜公司、发放蔬菜公司和天梯山果蔬公司为代表的果蔬运销业。六是以江苏雨润集团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业。六是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4 -经济体制的完善,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由传统

7、行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并开始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 “十一五”时期,随着私营企业转型升级,涌现出了一批高素质、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尤其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充分利用资金和人才优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品牌争创力度。目前全区非公企业,已通过 IS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有 37 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 42 家,占全部通过认证企业的 88。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拥有甘肃省著名商标 15 件。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商标申请量、审查量、有效商标注册量显著增长,大大提高了非公企业的竞争力。 七是第三产业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全区非公经济中第

8、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全区经济的拉动和贡献日益增强。一大批个体工商户由过去的小门店、小餐饮发展为中小企业,成为商流领域的骨干力量。一批中小企业参与市场建设、旅游开发、中介服务和公共事业建设,领域不断拓宽, 质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壮大。发展领域已涉及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仓储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批发零售、餐饮娱乐、中介服务等众多行业,特别是一批综合性市场和专业化市场的建设,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有力的推动了全区非公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截止目前,全区有 95.1%以上的个体工商 户和 77.9%以上的私营企- 5 -业集中在以商、饮、服、修为主的传统第三产业,

9、并逐步向连锁、综合、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和房地产、现代物流业等为主导的新兴第三产业拓展。目前,从事计算机应用服务、综合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的私营企业 163 家,约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 6.6%,新兴第三产业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二、主要的做法。(一)注重立足实际,理清非公经济发展思路。一是确定发展思路。为全面理清非公经济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落实国家有关非公经济发展政策,保护私人财产合法权益的同时,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定了以特色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扶持非公企业大户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放心、放胆、放手地推动非公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总

10、体发展思路。二是加强战略指导。从非公企业的组织、市场、产业等方面,认真做好发展目标定位和蓝图规划,切实强化对其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指导。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战略,按照项目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武威、黄羊、金太阳、新能源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为非公企业的集群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强化资本整合。按照“一手抓引进项目、一手抓本土企业”的发展思路,科学有序整合民营资本,集聚民企力量,进一步提升了非公企业竞争实力,非公企业整体规模和竞争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四是引导循环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积极引导- 6 -非公企业引进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走循环生产、清洁

11、生产之路,非公企业也成为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注重营造环境,拓宽非公经济发展空间。一是在政策环境方面,区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鼓励非公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并从用地、融资、收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以宽松优惠的政策推动非公经济“放胆”发展。鼓励民营资本通过购买产权、资产重组、投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股份

12、制改造,盘活了国有资产,优化了产权结构。二是在服务环境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管理”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注重技术信息、人才培训、行业协会等服务体系建设,并推行每一个重大项目由一名区级领导总负责,确定牵头部门,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高效快捷的服务推动非公经济“放手”发展。三是在法制环境方面,继续加大了“三乱” 的整治力度,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挂牌保护” ,依法保护非公经济法人代表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四是在舆论环境方面,进- 7 -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多种渠道宣传凉州区在投资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等方

13、面的优势,不断提升凉州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大力宣传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报道在发展非公经济工作中涌现出来的非公企业大户,积极营造优化发展环境的强大声势,在全区上下营造“亲商、安商、扶商、护商、富商”的浓厚发展氛围。(三)注重园区建设,搭建非公经济发展平台。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区上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集中精力解决武威、黄羊、金太阳、新能源工业园区在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累计投入 12.96 亿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特别是黄羊、武威、金太阳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吸引力不断增强, “洼地”

14、聚积效应日益明显。截止 2011 底,武威、黄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先后入驻并开工建设非公有制企业 153 户; 完成工业增加值 35.11 亿元,同比增长26.34%,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 64.52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2.5 亿元,占全区的 66.27%,增长 66.49%;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2 亿元,增长 35.97%;上缴税金 1.14 亿元,占全区工业上缴税金的 36.54%,增 长 22.23%。工业园区已成为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其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显现。(四)注重搞好服务,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始终把服务- 8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15、重点抓手,把主动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转变职能的重要手段,以优质的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精力解决武威、黄羊、金太阳、新能源工业园区在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配套承载能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是解决资金瓶颈。充分发挥区兴工担保公司的作用,拓展担保业务,扩大担保规模,不断提高担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引导非公企业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不断引进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非公企业碰撞、交流、结合,为企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现代

16、企业发展要求的企业家队伍。(五)注重加强领导,为非公经济提供发展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为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完善协调制度。建立由区政府主管领导负责、有关部门领导参与的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实行重大项目区级领导包抓制度和挂牌保护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全区非公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 9 -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管理体系和考核机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非公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定期通报和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保证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生产。三、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在发展非公经济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比起发达地区,全区非公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非公经济中中小企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