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5673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月份采风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月份采风调研报告9 月踏征程,四川成都正是这群热血青年的第一站。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大三的青年学子们一路览祖国山河之壮美,观祖国之强大,他们尽情享受着一路的美好风光。四川同 广西一样山美水美人更美,自然景色,奇峰怪石 尽显眼底。除此之外,四川对古代传统文化保存得也比较完整,体现了四川人民对古人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四川是古代蜀国的所在地,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诸葛亮均曾在此建功立业并为当地的安定立下过汗马功劳。据调查得知,刘备是汉代贵族分支,故刘备的事业是继承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事业,刘备也被后人称为汉昭帝,这也正是武侯祠被称为汉昭帝庙的原因。汉昭帝庙内“业绍高光”四个大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

2、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也被供奉在武侯祠内,诸葛亮在中国人民心里被认作为是智慧的化身,是汉昭帝的得力助手、某事、军师。但身为人臣的诸葛亮为何得以安放在汉昭帝庙内享受与君主一样的待遇呢?为何后人要供奉诸葛亮?据调查得知,诸葛亮一生为国事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的就是要报答三顾茅庐之恩。他曾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于渭水,后因太过操劳病逝。他还为招降南夷将领曾经七擒七纵孟获,其德行令人敬佩,最后成功收服了孟获。他在刘备死后把刘备的躯体运回了四川安葬(汉昭帝庙内)。诸葛亮后来又接着辅佐幼帝刘禅治理蜀国并且为四川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君主刘备死后在诸葛亮的辅佐治理下令蜀国得以多存活了几十年,所以他理所当然受

3、到四川百姓的供奉和怀念。除此之外,四川的古现代诗人也很多。其中杜甫草堂就是一个探索四川文化的好地方,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正是这草堂的主人。杜甫是初唐时期的诗人,他一生仕途失意。满腹经纶的他便隐居于此以躲避世俗官场。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近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故乡也在此地。郭沫若家乡位于乐山县内,从小便开始深受佛学影响,这为他后面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番行程我了解到四川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良好,民族意识浓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从而导致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已被汉化。据我采访得知当地能够继承本民族文化的人寥寥无几,对此我心如刀绞。成都本地的道教文化也极其的浓厚,青

4、羊宫就是一个典型道教文化的代表。我有幸在休息期间到过这个地方一饱眼福,对此也加深了我对道教的了解。青羊宫的主殿是三清殿,中间供奉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神像”。中间为“玉清原始天尊”,右边是“上清灵宝天尊”,左边是“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道德经是老子见周朝衰落后正要西去,到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要求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原名为老子,后被道教创始者张陵用作道教经书,并更名为道德真经。有关老子还有一点传说“话说老子西行而去后曾到过四川并收下了铁拐李为徒,当时的铁拐李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铁拐李灵魂出窍跟随老子游玩时身躯被弟子误化才不得已以死人之躯体为肉身。藏羌风情是高原上的花朵,藏羌地区的

5、民族文化多如牛毛,不胜枚举,这为藏羌地区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并吸引来不少游客。整个藏区大致分为东藏和西藏两个部分,东西的信奉对象也不同。东藏以信奉班禅为主,西藏则主要以达赖喇嘛为信奉对象。以班禅为首的东藏民族热爱民族团结,崇尚和平;而以达赖为首的西藏地区则是分裂活动较多,破坏民族团结者大多出自西藏部分。银在藏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不可逾越的作用,银饰、银碗、银盘、银刀等都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代名词。在羌族人民生活中就有一个习俗,自打一个孩子出生起,每一年父母亲都会为其攒下一定数量的银或银制品,一直延续到成人为止(一般为 18 岁)。金和铜在藏羌地区的地位略显次于银,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要低于银制品。

6、藏族人民有重男轻女的习俗,一个家庭若有男孩出生,则这户人家可请亲戚朋友畅饮三昼夜;若是有女子出生的话将会闭门谢客或路上碰人时会低头而过。羌族则不是这样的情况,羌族女尊男卑的习惯还一直沿用至今。看孩子、做饭和先衣服都是男性的日常事物,女性则负责养家等较大事物。羌族婚嫁也与汉族不同,一般是女性把男性娶回家中。藏区人民还存在有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文化习俗,当然这并不是像我们所了解到的那样。一妻多夫一般是存在于比较贫穷的家庭里,当一个家庭兄弟多且家里又困难时,实在无法给所有兄弟都娶上老婆的情况下,那么这家的父母亲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给老大娶上一个老婆。老大与娶来的老婆先圆房,接着后面的兄弟才能够依次与这

7、名女子圆房,但女子所生下的孩子不论是哪个兄弟的血脉都要以老大作为父亲,其他的兄弟则只能被当作是叔叔。一夫多妻大多出现在比较富裕的家庭里,家庭经济好才能够娶得起并养得起众多的老婆和孩子。这是很多男性朋友比较关注的话题,可是这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好。男子首先已经娶了一个女子为妻并经得现在老婆的同意之下才可以再娶小的,但是这并不是可以随意想娶谁就娶谁,男性要娶的对象必须是其伴侣的姐妹,也就是说只能娶同一家的女子,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搞乱宗亲血缘关系,杜绝后人近亲婚姻的发生。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需要给大家分享一下。藏区中有许多家庭的家后面会立有一根高低不等的木杆子,上面挂着许许多多的藏布经文。

8、其中有 13 米高的,能立有13 米高的木杆代表这户人家里出了一位活佛。在佛教里 13 有功德圆满的意思,活佛跟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同样代表功德圆满的意思。另有 9 米高的木杆,这是代表这户人家有男子在寺庙里担任着重要的职务,就如同沿海地区的一户家庭里有人在政府当官一样。最后还有 6 米高的杆子,这主要代表的意思是这户人家里有男子在寺庙里学习或修行,但并不担任职务。五葬法在藏区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五葬法还跟宗教信仰有着重大的关系。这部分地区信仰着佛教中的密宗支系。首先是塔葬,塔葬是五葬里最高等级的葬法。塔葬基本上是针对活佛或者班禅以及达赖喇嘛,只有少数贵族能有此荣誉进行塔

9、葬。其次是天葬,天葬可以说是平民的最高级葬法,同时在藏区也是最为流行的。满足天葬的条件也是比较多的,一种是自然死亡并且生前没犯过大犯的人;另一种是朝圣过程中不论何种形式死亡的人也可进行天葬;还有一部分贵族也可以进行天葬。接着的是水葬,藏区与沿海的水葬对象不大一样,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形式一般有藏区水葬的对象基本上是社会地位低的人,如寡妇和乞丐等。沿海地区则一般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进行水葬,如周恩来骨灰撒入河流;邓颖超骨灰撒入海河等(撒骨灰是多种形式中的一种)。还有土葬,藏区土葬一般不大流行。土葬一般是针对于那些非正常死亡的或者生前犯有罪的人,如病逝和罪犯(这里的罪犯并不是说犯了政府的法律而是寺庙的

10、大戒律)还有一些其他非正常死亡的人。土葬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埋葬犯了大罪的人时一般会挖一个深为 9.9 米的抗来埋,意思是把此人打入 18 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人们不愿他再转世来到世上害人。接着还有木葬法,但遗憾的是我对此种葬法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加以阐述了。接着我们来说说峨眉山景区,首先是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坐落于岷江(长江的一个支流)、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的交汇处,它是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竣工于唐德宗贞元 19 年(803)年,历经三代人共费时 90 年时间才修建完成。这其中有章仇兼琼和韦皋两位节度使曾先后捐赠俸金才得以修建完成的。唐代时期此地经常出现渔民死于水患,海通

11、和尚慈悲不忍心再见到惨景的出现,同时他对于死去的人特别心痛。特别是在春夏时期水患更为严重。当地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有河妖在作怪,得知佛可镇妖所以他就励志要在此处修建一尊大佛来镇住河妖。海通和尚化缘 20 余年并选址,终于在 713 年动工修建。但由于工程浩大,当大佛修建到肩部时海通和尚就圆寂了。此后,再经两代人的努力后终于在 803 年修建完成。调查得知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世上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佛像,它高 71 米,头 14.7 米肩宽 24 米从膝盖到脚背就有 28 米。尊者并非释迦牟尼佛,而是弥勒。弥勒佛是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武则天与弥勒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武则天为称帝便宣称自

12、己是弥勒佛转世,利用人们对宗教的敬仰来突破自己女儿身不能称帝的限制,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另有男带观音女带佛的说法也来自武则天,事实上并无男女佩戴的区别。五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者和风水先生不可缺少的一门知识。中国古人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有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构成的。五种物质以相生相克的方法来维持宇宙的平衡。其中有五行方向、五行器官、五行颜色、五行天气和五行数字等多种形式存在。五行方向:木为东、火为南、土为中、金为西、水是北。五行器官:木对肝、火对心、土对脾、金对肺、水对肾。五行颜色:木为青、火为赤(红)、土为黄、金为白、水为黑、五行天气:木为风、

13、火为暑、土为湿、金为燥、水为寒。算命和养生跟五行都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除此之外,五行与天干地支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丽江是纳西族人民的聚居地,丽江风情也有其独特迷人之处。调查得知,丽江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明清时期才开始兴盛起来的。丽江城虽历经多年且赶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但却保留得非常完整。古代建筑特色一直沿用至今,是一个旅游和感受古人风情的好地方。古城民族文化浓蕴,东巴文是纳西族自创造始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它到目前还未有大的演变。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以图传意,一千多年来一直还是保持原来的形状,现在被人们称为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具有文字的活化石之称。东巴文有 1400 多个单字,词语

14、丰富,能够记录复杂的事件。2003 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采访了解到现在绝大多数当地青年不会认更不会写东巴文字,他们大多都只会讲。他们对本民族的其他文化了解得也不多,但他们却很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位中年人甚至还气愤的表明现在汉族文化攻击他们民族文化太厉害,使得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汉化非常严重。我个人自从到四川起就一直高度关注当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创新问题,至始至终保持着一颗调研的心态。一路走来我发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流失非常严重,几乎没有看见有人穿着本民族的服装特别是青年这一代但当地人民汉语水平良好。现代产品在少数民族地区非常盛行。如服装、手机、各种家用电器等。我个人认为如若再按此现状继续发展下去,不出几十年,56 个民族,56 种特色,56 朵花,终将会成为一种特色一朵花,使原本多文化民族逐渐向单一文化方向发展。我辈青年应该扛起保护、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冲锋在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以自身微薄之力来唤醒更多沉睡、麻木的青年,把自己的每一滴热血都洒向祖国的大好山河。代代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播种爱的种子,让一个丰富而伟大的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