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2783434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4届)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新中学 2014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化学)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78g 过氧化钠晶体中,含 2NA个阴离子B常温常压下,22.4L 氦气含有 NA个氦原子C在 O2参与的反应中,1 mol O 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 4NAD常温下 16g O2与 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 NA2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

2、反应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 B C D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 + OH- = H2O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 3 + 3H+ = Fe3+ 3H2OC. 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 2NO3- = 3Cu2+ + 2 NO + 4H 2OD. 向

3、 Na2S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Na 2SO3Cl 2H 2OSO 42 2Cl 2H +2Na+5某溶液中含有 HCO 、SO 、CO 、CH 3COO 4 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后,溶液 3 23 23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CH 3COO BSO CCO DHCO23 23 36在水电离出的 C(H+)=10-14mol/L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 +、Na +、HCO 3-、Cl - BK +、AlO 2-、Br -、Cl - CNa +、Cl -、NO 3-、SO 42- DAl 3+、NH 4+、Cl -、SO 42-7.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

4、度溶液的配制说法正确的是( )2A B C D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稀释硫酸时,往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注入水C.用托盘天平称取 10.600 g 的 Na2CO3固体,溶于 1 L 的水可配成 0.1 mol/L 的溶液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 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8下列有关 NaHCO3和 Na2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 2CO3NaHCO3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 2CO3NaHCO3C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CO3与足量稀盐

5、酸反应产生 CO2的量:Na 2CO3NaHCO3D等物质的量的 NaHCO3和 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 3放出的 CO2多9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C将钠放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中 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10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 )11某学生欲称取 5.5 g 食盐晶体,但在操作时将食盐晶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实际称得的食盐晶体的质量为(1 g 以下用游码) ( )A6.5 g B6.0 g C5.5 g D4.5 g 12.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

6、确的是A.除去 CO 中少量 O2:通过灼热的 Cu 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 K2CO3中少量 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 除去 N2中少量 NH3,可依次通过水、浓 H2SO4洗后收集气体 D. 可用铁粉除去 FeCl3溶液中的少量的 CuCl213.已知 2FeCl32KI=2FeCl 22KClI 2,H 2SI 2=2HI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性 Fe3 I 2S B、氧化性 I2SFe 33C、还原性 Fe2 I H 2S D、还原性 Fe2 H 2SI 1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

7、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中。1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 )AMnO 2 CuO FeO B(NH 4)2SO4 K2SO4 NH4CI CAgNO 3 KNO3 Na2CO3 DNa 2CO3 NaHCO3 K2CO316.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CI 2) B.FeCI 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8、 D.HCHO 溶液(石蕊试液)二非选择题:17物质的分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填写下列物质分离时需使用的方法(不必叙述操作细节)(1)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 (2)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3)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 。 (4)胶体中分离出可溶电解质 。(5)几种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的分离 。18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细口试剂瓶标签纸(1)现需要配制 480m L 1mol/L H2SO4 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g/cm3 的浓H2SO4 ;(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要求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 ;(3)容量瓶使用前

9、检验漏水的方法是 ;(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用以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未洗涤, ;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4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量取浓硫酸时仰视看液面_.19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向NaH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至中性 (2)Ca(OH) 2溶液与足量NaHCO 3溶液反应 (3)足量Ca(OH) 2溶液与NaHCO 3溶液反应 (4)硝酸银和足量的氨水反应(5)氯气和少量的溴化亚铁反应20有一瓶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 NH4+、K +、Mg 2+、Ba

10、2+、Al 3+、Fe 3+、I -、Cl -、NO 3-、CO 32-、SO 4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该溶液可使 pH 值试纸呈现红色;(2)取溶液少量加新制氯水及 CCl4振荡,可见 CCl4层呈现紫色;(3)取溶液少量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 HNO3后沉淀不溶解;(4)取实验(3)之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 HNO3后沉淀不溶解;(5)取原溶液少量加入 NaOH 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后又逐渐消失,将此溶液加热,有无色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

11、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21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产品标准 GB5461产品等级 一级配 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 I 计) 2050 mg/kg(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 I2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 Na2SO3 稀溶液,将 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 2SO3 稀溶液与 I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5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 Na2SO3 稀溶液;

12、c. 分离出下层液体。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是 ;所缺步骤为 (3)已知:I 22S 2O32 2I S 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 12.7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 KI 溶液,使 KIO3 与 KI 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6.0104 molL1 的 Na2S2O3 溶液 20.0mL,恰好反应完全。判断 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mg/kg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答题卡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二、 非选择题17 (1) 。 (2) 。 (3) 。(4) 。 (5) 。18 (1) ;(2) ;(3) ;(4) ) ; ; ; ; _.19 (1) 6(2) (3) (4) (5)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