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6428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韵律操的实施与研究一、研究的背景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 ,从唐诗到宋词,高潮迭起,名家辈出。中华古诗词经典,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大,辞章之瑰丽,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古典诗词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强调指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

2、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为了打造良好的书香氛围,让经典诵读的声音响彻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想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橱窗、走廊、墙壁,教室黑板报等空间,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诗词歌赋。2012 年,我校精心打造了一面最具特色的是附小古诗文化墙。古诗文化墙从校门口一真延伸到教学楼,墙壁上悬挂着近 50 首唐诗宋词。其中既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望庐山瀑布 ,又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示儿 ,以及颂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游子吟 。各种古诗词让学生耳闻目睹,促使其从最初的了解,到最终喜爱,逐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2011 年,我校被评郴州市阳

3、光体育活动示范校。我校位于宜章县民主东路,107 国道旁。校园面积狭小,而近几年来,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精彩,让每一个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之余传承文化,培养情操呢?2012 年,在学校领导黄丽萍,孟敏的组织上,我校成立了古诗韵律操实施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在充分考虑学校具体实际,参考其它省市学校古诗文活动开展情况,及上网查询部分资料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了具有附小特色的校本课程古诗韵律操 。旨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突出学校“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办学特色。二、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

4、原则:坚持“ 以人为本,让孩子抬起头来做人” 的办学理念,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2 、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在良好的活动氛围中,体验自身情感,监督自己行为,这样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才能提高。老师的任何辅导、教育只能起指导、帮助、启发的作用。 3、激励性原则。教师对学生真诚的信任,积极的期望是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主动诵读的基础。教师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往往能调动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把跳古诗韵律操看作一件快乐的事。 4、德育性原则。诵读最有价值的经典,让学生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从潜移默化中修养气质

5、。进一步陶冶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 5、因材施教原则。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的语感强些,有的语感弱些,有的记忆快,有的记忆慢,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教师不可一刀切。应该给后进生多些表现机会,同时鼓励强者多读多诵。 三、编排的方法1、采用诵读说唱相结合的方式在古诗韵律操的编排中我们都采用了诵、说、唱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更能体现古诗文的韵味。有的古诗文读起来有一种豪迈的气概的比较适合诵,这样更能体现它磅礴的气势,如望庐山瀑布 。而有些诗词属于比较委婉约的,如静夜思一诗,我们就采用唱的形式。而有些诗词内容欢快富有童趣的诗文就采用说唱结合的方法,这样给人一种抑扬顿挫、旋律优美艺术效果。2、配上意境相称的

6、音乐古诗词的诵读讲究韵律、节奏感极强,尤其是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之感。根据这个特点特别是根据不同诗文所表达的意境配上相称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4、古诗和简易舞蹈动作相结合。充满韵味的古诗词与优美的韵律操节拍和谐地融为一体,被同学们精彩演绎,带给我们每一个人感动与惊喜,感动着他们身上的自信和活力。诗词顶针接龙,前后连贯,编排得很有韵律。而诵读时需眼、耳、舌、身齐动集诵、蹈于一体。克服了传统的阅读价值功利化、内容狭窄化、操作课堂化、效果表面化的倾向,让

7、孩子们和乐而诵,挥洒快乐,在优美的韵律中感受先贤的智慧和情怀,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发展。四、实施过程1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学校把校本课程古诗韵律操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黄丽萍为组长,副校长孟敏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小组。以安排、监督、运作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同时,把此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确定了训练标准,校、年级、班层层签定了责任状,领导包班级,班级所有老师包学生,明确了职责,制定了训练细则。2、营造氛围,深入人心为了加强校本课程古诗韵律操的实

8、施,学校为此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一是在校园醒目的位置书写警示语、口号,张贴宣传画;其二是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媒体作用,每天由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专题演讲、播放古诗;其三是利用校园橱窗和班级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鼓励每一个学生收集背诵唐诗、宋词,建立自己的古诗诵读库,在各班内开展古诗诵读比赛,人人办手抄报。这样,最大范围地突出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这项活动及其意义路人皆知。3、组织培训,训练到位为确保校本课程古诗韵律操的实施,我们除了在加强领导,营造氛围外,更重要的是抓紧培训工作。(1)教师培训。我校教师,但年龄结构很不协调,在短期内将所有教师培训到位,不是件简单的事。一我们首先每位老师过好背诵关

9、。并且必须必须做好学生的表率,四十首古诗要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为辅导每一个学生提供保障。其次,以点带面,以青代老。首先由先期培训的年轻老师做示范,作讲解,力求每个老师在意识上掌握动作要领;然后是年轻老师带年纪大的老师。中老年老师,做到人人都会,个个都行。(2)学生全体培训。首先,我们利用大课间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在学校操场进行培训。各班老师耐心细致地教,学生认真刻苦学习。通过一、两周的不懈努力,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古诗韵律操规定动作的要令和艺术要求,为全面普及训练打下了基础。然后各班充分利用每周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全面普及培训。起初手操还易接受,等学到韵律操,同学们都被搞得蒙头转向,不知顶住了多少次烈日的

10、暴晒,也不知忍受了多少次疲劳和干渴,但他们毫不气馁,全校每一个学生都很认真。直至各班音乐响起时,校园各处振振有词,翩翩起舞,呈现出一片优美祥和的景象,古诗韵律操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五、实施效果1.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生诵读国学文学经典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少年儿童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

11、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2.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学文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实践证明, “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文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3.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古诗墙,古诗韵律操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了校园书香,你

12、我共享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们营造国学氛围、创造高雅环境,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4.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学习国学如果仅仅靠老师的讲解或者学生的死记硬背,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能自然地走近国学、亲近国学、热爱国学,必须打破以往枯燥的读读背背的方式。古诗韵律操将古诗词用顶针连环的手法排列,一背一串,脱口而出,方便孩子记忆。同时配上富有中国味的悠扬动感的音乐,按照音乐的节奏配上简洁明快的韵律操动作,孩子们一边做着韵律操,一边一首又一首地说唱着古典诗词,眼、耳、舌、身齐动,激情鼎沸,如痴如醉。这样的创新形式让孩子们背诵诗词的劲头更高了,背诵不再是一件重重复复的枯燥无趣的任务,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游戏。不但让孩子们常学常新,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徜徉在中华古诗文的长河中,领略着诗文语言的精辟,感受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