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25170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化学选修五:2.3.3《糖类》学案(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糖类学习目标定位会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芽糖、蔗糖)、多糖( 淀粉、纤维素) 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淀粉的检验方法。 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 C、 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2O)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2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 核糖及脱氧核糖等。(2)双糖:若 1 水解生成 2 糖,则称为双糖,重要的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3)多糖:1 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等。3(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构简式为 糖的分子式为构简式为 ,与葡萄糖结构上

2、的共同点为含有多个羟基,不同点为葡萄糖属于醛类,果糖属于酮类。(2)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 脱水缩合物。探究点一单糖1葡萄糖是一种六碳醛糖,分子中还含有多个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银镜反应、能与新制 H)2 悬浊液反应。(1)在一支洁净试管中配制 2 氨溶液,加入 1 0%葡萄糖溶液,振荡并在水浴中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3)23H 2O。(2)在试管中配制 H)2 悬浊液,加入 2 0%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2,u 2O2H 2O。(3)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3、放出热量,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s)6O 2(g) 6g)6H 2O(l)。 催 化 剂 2果糖的分子式是 有的官能团是,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不易结晶,通常为粘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1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的依据是()A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 生加成反应答案 应放出 现 了葡萄糖的氧化性, A 错误 ;葡萄糖把银氨溶液还原成单质银,体现了葡萄糖的还原性,B 正确;与酸发生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与 错误。2分别取 1 萄糖进

4、行下列实验:(1)银镜反应时,生成 物质的量为 _ 应后葡萄糖变为_,其结构简式是_。(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理论上完全酯化需要_ g 乙酸。(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 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2葡萄糖酸铵)300(3) 6O 2 6H 2O 点 燃 解析该题由葡萄糖的结构和组成入手, 结合其性质即可 进行解答。由 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生成 2 ,反 应后变为葡萄糖酸铵;1 萄糖完全酯化需 5 酸, 质量为 300 g;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O 2 6H 2O,1 点 燃 萄糖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6 。探究点二双糖1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还原性实验

5、探究(1)在盛有新制 H)2 悬浊液的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蔗糖溶液,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分别加热。实验中的现象是加入蔗糖溶液的试管无明显现象,加入麦芽糖的试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蔗糖分子中无醛基;麦芽糖分子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2蔗糖水解及其产物性质实验探究(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20%蔗糖溶液 5 入稀硫酸,水浴加热;然后用 液中和呈弱碱性;再加入新制的 H)2 加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是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还原性糖。(2)蔗糖和麦芽糖都可以水解,写出其水解方程式:H 2O C 6H ;11蔗 糖 H 12 萄 糖 1

6、2 糖H 2O 211麦 芽 糖 H 12 萄 糖归结总结(1)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 为同分异构体,都能水解生成两分子的单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生成。蔗糖分子中 不含醛基,是非 还原性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2)鉴别蔗糖和麦芽糖的方法是向其溶液中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麦芽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 (也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活学活用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甲酸甲酯蔗糖葡萄糖麦芽糖A B C D答案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机物 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 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 酯及低聚糖或多糖等。甲酸甲

7、酯中有 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无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理解感悟(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含有不一定属于醛类。目前已学过的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主要有卤代烃、酯、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其中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全,蔗糖、麦芽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能水解。此外可溶性的酚盐、 羧酸盐 等也可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例如: 2O究点三多糖1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分子式均为(

8、C 6n,每个葡萄糖单元仍有三个羟基,其分子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C 6H)3n,由于 n 值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它们都属于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淀粉是无嗅、无味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淀粉颗粒会膨胀破裂(或形成胶状淀粉糊)。(1)淀粉遇碘(I 2)显蓝色。(2)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淀粉) O 萄糖); H 葡萄糖酿酒的反应为 。 酒 化 酶 3纤维素是白色、无嗅、无味的具有纤维状结构的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1)纤维素与淀粉一样,没有还原性,但在强酸中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2)纤维素含有羟基,可以与硝酸、醋酸等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硝酸纤维和醋酸纤维

9、。归纳总结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 A 现象 B 结论1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2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3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2)实验中加入 液的作用是 银镜反应或与新制 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先加入 液中和催化剂硫酸。活学活用4某同学称取 9 g 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淀粉溶液 混合液 加 A 加 热提示:少量溶液计算时忽略不计。则:(1)各步所加试剂为 _ 。(2)只加 A,不加 B 是否可以?其理由是 _。

10、(3)当析出 g 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百分率是_ 。答案(1)稀硫酸液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2)不可以,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18%解析(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故 A 可选稀硫酸,加热条件下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 应生成单质银。但 银镜反应 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 B 为液。(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混合液加碘水溶液变蓝, 说明其中还有淀粉存在;混合液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则证明淀粉已经 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3)g 银的物质的量为 2g葡萄糖,即发生水解的淀粉的质量为 62 g g。故淀粉的水解百分率为 100%18% 。g9 证淀粉的水解

11、产物时,首先要加入 液 调至碱性,再 进行实验。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 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与 液反应。糖类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B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C有甜味的物质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质答案有 C、H、O 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 类, A 选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化学备课大师 免费】( 选项错误;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 类, C 选项错误。2用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答案糖是非还原性糖,其溶液能 发生银镜反应, 说明它有部分 发生了水解。3下列化学物质与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主要成分相对应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