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1657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6.2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一、)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

2、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解析: B 项,前一个“巴金”指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巴金本人。答案: 确的一项是()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雕牌洗洁精:我家的盘子会唱歌。义务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A.对偶拟人比喻双关B.对偶双关拟人比喻C.反复拟人双关比喻D.反复双关比喻拟人解析: 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属于拟人,“盘子会唱歌”让人倍感亲切

3、;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答案: 正确的一项是 ()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是无晴却有晴。运用双关,“晴”既指雨“晴”,也暗指恋“情” 。解析: 不是对比,也不能说是“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答案: 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

4、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 字。解析: 撰写广播稿,主题要明确;时间、地点要写明白;怎样鼓励参赛;要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内容整体上要连贯得体。参考答案: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课余生活、展现同学们的才华,我校文学社在元旦举行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是“红梅怡心”,地点在学校的梅园。才华横溢的你,会放弃这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吗?来吧,在红梅树下,书写你与红梅的故事吧!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5、回忆,希望 ;回忆,希望 。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仿写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首先运用比喻修辞要做到形神兼备,所用喻体具有的独特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次要注意形式方面的一致性,做到每句用比喻的手法表达物象的特点,能给人以启发。参考答案: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秦诸子选读中诸子思想的有关内容,运用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 60 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是人们极其看重的品质,先秦诸子对此有精彩的论述或生动的体现。解析: 先回忆先秦诸子选读中诸子思想的有关

6、“义”的内容,再运用引用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组织语句。参考答案: 义是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霁月光风之境界;义是孟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的拯世济民的情怀;义是老子“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超越世俗功利之胸襟。情感上讲极为苍白,请运用修辞手法加以扩充,使其呈现出繁丰之美和情感之美。踏上那条小路,鹅卵石顶着我的脚,痒痒的。路旁有柳树,柳树后面有花。到处都是花香。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抓住“运用修辞手法”及“语言” “情感”等关键词,也就是说语言表达要生动,富有情感。要抓住文段中所写景物的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恰当选择修辞手法,如鹅卵石踩上去给人痒痒的感觉,可以就此用拟人手法“脚下的鹅

7、卵石给我挠着痒痒”,借助柳树枝条柔长飘拂的形态,可以运用拟人手法“柳树梳理着长发”等。这样,语言就变得形象生动,字里行间也自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参考答案: 踏上那条小路,脚下的鹅卵石用光滑的小手轻轻地给我挠着痒痒。柳树静静地立在路旁,细细地梳理着长发,花儿害羞地躲在柳树后面,微风拂过,送来了她那淡淡的清香,一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云”的图标。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50 字。参考答案: 大片集结的云似连绵耸立的山峰,半轮太阳躲在云彩后头,似乎就要探出头来。答问题。 (导学号 50720026)秋斋独宿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8、。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 秋斋独宿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韦诗第一句中有一个“如”字,比喻的手法再明显不过了;赵诗的第一句有一个“晕”字,本是“月晕”,这里是代指月光,因为后面是“侵残烛”,用的是借代的手法。本题的难点是要结合诗意分析其表达效果。参考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答问题。登

9、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 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注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飐(zhn): 吹动。文身:身上刺的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这首诗的颔联、颈联都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二者写景角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解析: 必须按要求解答,先答出手法,然后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参考答案:

10、 都主要运用了比喻(或“象征” “双关” “借景抒情”等)。颔联表面上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 “密雨”侵袭“芙蓉” “薜荔”的景象,实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景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来比喻诗人百结的愁肠,自然贴切。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近与远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动景;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静景。二、文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113 题。 (导学号 50720027)林肯中心的鼓声木心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

11、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的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边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的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

12、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意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语文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又回复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偶然

13、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更

14、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碎,不容旁骛,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宙中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