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098923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初三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级: 姓名:12013 初三上学期物理实验专题1、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实验序号动力 F1(牛) 动力臂 L1(厘米)阻力 F2(牛) 阻力臂 L2(厘米)1 2 4 2 42 4 6 3 83 8 4 6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 3 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所示如图乙所示,则动力 F1= N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 3 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

2、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钓鱼竿与实验中的第_ 次实验相同。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 A 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 B 处挂同样钩码_个。(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变大变小不变) ,其原因是_。甲乙 班级: 姓名:2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 8 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

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和的空格处的数据?(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_拉动弹簧测力计?(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有关.(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4、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 较缓 10 0.1 5.0 12 较陡 10 0.3 6.7 1 453 最陡 10 0.5 8.4 1 60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4、 的关系。在第 1 次实验中,总功:_J;有用功: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5、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38V,其中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灯丝电阻大于 10,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1A”字样。图甲是测定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 班级: 姓名:3(1)小明按图甲连接电路并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_(选填“短路”或“开路”);(2)小明排除故障后,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

5、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W;(3)若电压表 015V 的量程损坏,换用 03V 的量程后,应将电压表中“”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_点,“3”接线柱连入图甲中的 点,也可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读数为_V 时,灯泡正常发光。6、小明测量额定电压为 38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用 6V 的电源。连接电路前。他发现电压表的 0 一 15V 档已损坏,03V 档完好,他马上改接电路,完成了实验。(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6、移动(选填“左”或“右”)。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3)小明完成实验后,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几组示数,然后确认小灯泡的电流、电压,算出几组电阻值,求出的平均值就是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请判断他的方法是否正确(要求说明理由) 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 5、10、15、20、25。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实验中多次改变 R 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

7、丙所示的电流 I 随电阻 R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 班级: 姓名:4上述实验中,小明用 5 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然后将 10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 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的滑动变阻器。(4)滑动变阻器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5)如想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滑动变阻器在开关闭合前要_,在实验中除了保护电路外,其最重要的作用是: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8、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 A 中的金属丝是铜丝

8、,电阻比较小,烧瓶 B 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1)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 ,所以还要有一个测量工具 。(2)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3)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B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8、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它的电阻约10。(1

9、)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导线不要交叉)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于是小刚提出以下猜想:A可能是灯丝断了 B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C可能是变阻器开路究竟哪个猜想正确,可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进行判断(电流表、电压表均无故障) 。下表给出了电流表、电压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请判断每种情况下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并把其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里。(3)小刚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右边表盘所电流表 电压表 判断结果示数不为零 示数为零示数为零 示数不为零示数为零 示数为零 班级: 姓名:5示,则通

10、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9、 ( 1)灯泡 L1、L 2 规格相同,按图 22 所示电路图连接图 23 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亮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 L1 两端时,观察到 L2 会发光,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 L1 断路。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3 ) 、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 23 电路中两灯电压:如图 24 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 L2 两端(电路的其他部分没有画出) ,电压表示数如图 25 所示,则 L2 两端电压为 _V。为了测 L1

11、 的电压,把图 24 中的导线 M 的左端从 a 接线柱改接到 b 接线柱。这样能测出 L1 的电压吗?_。原因是:_。10 (1)根据图 21 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检测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班级: 姓名:6(2)仅用图 21 电路可直接测量小灯泡的_、_这两个物理量,还可测量小灯泡的_、_.11 (1)小灯泡的结构如图 22,按图 23 中_图连接能让完好的 2.5V 的灯泡点亮.12 (6 分)某同学将完好仪器连接成如图 15 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 ,用来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P,电压表和

12、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填写代号)aG 与 C 相连,F 与 H 相连bG 与 C 相连,D 与 H 相连cG 与 E 相连,F 与 H 相连dG 与 E 相连,D 与 H 相连(2)该同学发现了(1)中的问题并作了改正。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 UI 图线图 23A B C金 属螺纹壳绝缘层金属触头干电池 干电池D干电池干电池图 22图 210123.46AV01235+_U/V I/A0.5 0.11.0 0.21.5 0.32.0 0.42.5 0.50.51.01.52.02.50.1 0.2 0.50.3 0.40U/VI/A图 150123.46AV5GHRCDEF左 右P 班级: 姓名:713、一个同学认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就能平衡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b用图 18 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_14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