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902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三《唐诗五首》PPT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了解背景反复吟, 联想想象创意境。 欣赏韵律品语言, 把握题旨入诗情。 深大附中姜秀梅 2017/1/17 王维 2017/1/17 王维( 701761),字 摩诘 ,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 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 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 ,崇禅,深研佛理,人称 “ 诗佛 ”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 山水田园诗 (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继于大小谢,盛于王孟。 ),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 “ 王孟 ” 。其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 味摩诘诗,诗 中有 画,

2、画 中有诗。 ” 著有王右丞集。 2017/1/17 鸟 鸣 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遂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17/1/17 揣摩交流本诗的内容、情感、风格和基调,把握节奏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步感知 2017/1/17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3、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毕,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理清文意 2017/1/17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交代游山的地点、时间、天气 静景 :月、松、泉、石 山村自然美:明净清幽 动景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山民生活美:淳厚

4、朴实 愿望:向往自然闲适 山居秋 暝 (暝:晚 ) 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出秋雨新霁傍晚山中那清幽宜人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迷恋自然美景的闲适情怀。 2017/1/17 欣赏品味 问题: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 笔说是“空山”呢? 2.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 女”“下渔舟”? 2017/1/17 问题 1: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5、空”字是诗眼,“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2017/1/17 问题 2: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又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 2017/1/17 欣赏练习 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题目中 “ 山居 ” 二字点明居住环境 ,“ 暝 ” 是傍晚的意思 。 B 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 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 此处有如世外桃 源 。 C “竹喧 ”“ 莲动 ”

6、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 , 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 , 莲叶摇曳 多姿 。 D “随意 ”“ 王孙 ” 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 , 如此秋景 , “ 王孙 ” 亦可自留 。 C 2017/1/17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

7、着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017/1/17 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

8、富有诗意。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017/1/17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 , 表 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B 首联扣题 , 第一句点 “ 山居 ” , 第二句点“ 秋 暝 ” , 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 C 中间两联摄取月 、 松 、 泉 、 石 、 竹 、 莲及 浣女 、 渔舟八种景物 , 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 新活泼的画面 , 诗中有画 , 寄寓诗人的高洁 情趣 。 D 尾联化用典故 , 楚辞 有 “ 王孙兮归来 , 山中不可久留 ” 句 , 诗人反用其意 , 以王孙 自比 , 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 。

9、D 2017/1/17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2017/1/17 2017/1/17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 “ 诗家夫子王江宁 ” 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 “ 七绝圣手 ”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作者简介 2017/1/17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

10、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017/1/17 文题背景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 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2017/1/17 从军行 (之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初步感知 2017/

11、1/17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遮住了雪山,站在孤城上遥望远处的玉门关。 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在大沙漠里打了许多仗,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穿了,他们决心不打败敌人决不回家。 漫天的浓云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这里指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理清文意 2017/1/17 青 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 楼兰 终不还。 环境渲染 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 渲染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黄沙,荒

12、凉萧瑟;百战,战斗频繁,时间漫长;穿金甲,战斗艰苦激烈 用典,胸怀襟抱。金甲易损,生命可抛,但报国的意志不会减 欣赏品味 2017/1/17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 B “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遥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C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频繁和残酷。 D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 欣赏练习 2017/1/17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主要是表现戍边将士( ) 2017/1/17 登高 杜甫 2017/1/17 杜甫(

13、 712770),字 子美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少陵野老 , 世称 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 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 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 杜工部 。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代表作: “三吏” 、“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诗史”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

14、、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 沉郁顿挫 为主。有 杜工部集 。 2017/1/17 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2017/1/17 杜甫的生活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712 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 (746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丽人行、兵车行、出塞 (忧国忧民) (涉世不深) 3、陷贼与为官时期 ( 756 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 75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江村 、 登岳阳楼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2017/1/17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 故人 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2017/1/17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 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2017/1/17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 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