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9013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历史选修一:第15课《戊戌变法》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 15课 戊戌变法 一、甲午的震撼 1、 中日战争的失败 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形势 1894年甲午战争前,许多中国人自视甚高, 没把日本放在眼里。他们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长 期以来形成的对日本的心理优势。 许多清朝官员 认为中国必胜,纷 纷要求李鸿章火速 出兵,先发制人。 他们认为日本不自 量力,如果与中国 交锋,必败无疑。 战争的失败 黄海海战 一、甲午的震撼 1、 中日战争的失败 2、 马关条约 的签订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甲午一战,中国 被日本打败,在谈判 中,日本又以战争威 胁,迫使清政 政府签 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 签约地点日本 马

2、关春帆楼。 知识链接 马关条约 的内容:中国 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 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 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 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1、 早期维新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产生: 19世纪 60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和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 分子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 代表人物: 主张:要求发 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建 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其中郑观 应还提出著名的“商战”观点。 局限性:这些思想还很零散, 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王韬 郑观应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

3、思潮的兴起 1、 早期维新思想 2、 康、梁的维新思想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康有为 在维新派代表中,康有为的思 想影响最大,被称为 “ 思想界之大 飓风 ” 。康有为将西方进化论和自 由平等的观念与中国的传统今文经 学结合起来,为变法维新创造理论 依据。 其中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为变 法 奠定了理论基础。 康有为北京故居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梁启超 谭嗣同 梁启超和谭嗣同是宣扬维新理 论的另外两个思想健将。梁启超的 思想核心是 “ 倡民权 ” ;谭嗣同则大 声疾呼 “ 冲决罗网 ” 。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 变法通议 二千年来君臣一

4、伦,尤为黑暗否 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 仁学 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严复 严复以创办报刊,翻译西 书的方式,宣扬维新思想。其 中影响最大的是 天演论 。 天演论 所宣传的 “ 物竞天 择,适者 生存 ” 的 社会进化 论观点,几乎影响了 19世纪 末 20 世纪初的一代知识分 子。康有为称严复是 “ 精通 西学第一人”。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1、 早期维新思想 2、 康、梁的维新思想 三、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原因 公车上书 1895年春, 马关条约 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北京参 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 讯,立即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 书,要求

5、拒签和约。 18省举人 群集在 宣武门 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 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 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 这就是 “ 公车上书 ” 。 谏草堂 课堂设问 你能用几个字概括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吗? 请说说公车上书的影响。 参考答案 迁都、练兵、拒和、变法。 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 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他们冲 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 分子的群体力量。 “ 公车上书 ” 揭开了维 新变法的序幕,此 后,维新运动开始从 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 践。 题名记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1、 早期维新思想 2、 康、梁的维新思想 三、公车上书

6、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组织学会 1895年 8月,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正式组织 强学会,宣讲“中国自强之学”。参加学会的,既 有维新派和一些开明人士,也包括洋务派、传教 士等。由于成员派系各异,政见不一,一些守旧 顽固官僚散布流言,伺 机破坏。 1896年 1 月, 北京强学会和 中外纪 闻 遭朝廷禁封。 强学会遗址 组织学会 1月创办 强 学报 。不 久, 强学 报 被迫停刊,上海强学会无 形解散。 强学报 张之洞 1895年 10月,康有为在南 京会见张之洞。得到资助后, 创办了上海强学会;于 1896年 创办报刊 1896年 8月, 时务报 在上海创刊,由梁启超担任 主笔。 时务报 反映民

7、众 呼声,抨击清 王朝的腐朽统 治,宣传维新 变法,成为宣 扬维新思想的 梁启超发表的 变法通议 。 在上海创刊的 时务报 重要阵地,受到全国范围内很多 知识分子的欢迎。 创办报刊 万国公报 ( 中外纪闻 前身 ) “公车上书 ” 后,维新派开始 积极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报 刊、组织学会。除北京办的 中 外纪闻 外,还有上海的 时务 报 ,天津的 国闻报 等。许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多维新人物还著 书立说,宣传变 法。 课堂设问 想一想:强学会的创办对维新变法运动起了 哪些作用?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作用: 介绍西学。 宣扬维新思想。 推动变法运动。 意义:

8、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方式,宣扬维 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讨论时 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 形成。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五、百日新政 1、 变法的背景 三、公车上书 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的背景 1897年 11月,德国 强占胶州岛。康有为连 续三次上书光绪帝,痛 陈时局危机,请求变法; 光绪帝因一直受制于慈 禧太后,甲午战争后, 深受刺激,决心励精图 治;加上光绪帝看了康有为的上书后深受感动, 决心变法。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百日维新 列强瓜分中国 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 应诏统筹全局折 ,坚定 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

9、。由于 应诏统筹全局折 提出了 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 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康有为又发起组织保国 会,以 “ 保国、保种、保教 ” 为宗旨,在其 影响下,保滇 会、保浙会等相继成立,维 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百日维新 光绪帝 1898年 6月 11日,光绪帝颁 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戊戌变法历 时 103 天, 史称 “ 百日 维新”。 光绪帝和 康有为、梁启 超在一起。 课堂设问 想一想:支持变法的人有哪些?为什么慈禧 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 参考答案 支持变法的主要是梁启超、谭嗣同、杨锐、 黄遵宪、严复等爱国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和 开明地主。慈禧答应光绪变法是以退为进。

10、慈禧出行图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2、 变法内容 五、百日新政 1、 变法的背景 三、公车上书 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维新变法的内容 课堂设问 根据本课教材的图表,请思考:新法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你对改革旧制的措施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 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 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裁撤冗员使成千上万名中下层官员及干杂役 的普通民众失业;让旗人自谋生计,等于断了旗 人的生路;废除八股不仅断了读书人仕途之梦, 也威胁到在位官员的升迁。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没 有得到大多数官员

11、的支持,反而使反对改革的势 力聚合起来,成为改革的阻碍。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六、无力回天 1、 危机四伏的改革 五、百日新政 三、公车上书 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新政危机四伏 没有表 示异议, 但却提出三条“上谕” 强迫光绪帝布告天 下。同时做好了随时 镇压的准备。 荣禄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 对。废除八股取士,等于断送了许 多读书人的仕途,使他们掀起了一 片反对声浪;新政之初,慈禧虽然 慈禧与各国公使夫人 新政危机四伏 袁世凯 随着变法的深 入,新旧势力冲突日 益尖 锐。 维新 派想 争取 列强 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 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外国

12、使节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三、百日新政 2、 戊戌政变 六、无力回天 五、百日新政 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1、 危机四伏的改革 戊戌政变 光绪帝被囚禁之地 瀛台 1898年 9月 21日,慈 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 光绪帝,重新 “ 训政 ”, 继而大肆搜捕维新派。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 行刑之地 菜市口 林旭、杨深秀、康广 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 菜市口,史称“戊戌 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课堂设问 “ 六君子 ”被杀后,时人评论 “ 谭嗣同待死, 杨深秀寻死 ”,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位的献身精 神?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

13、因 课堂设问 你认同短片中的观点吗?戊戌变法失败的原 因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康有为、梁启超都是知识分子,没有多少 政治经验,不懂得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慈禧太后只允许有限度的改革,目的必须 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不能削弱她的权势,侵犯满 洲贵族的利益;而康有为、梁启超在政治、经 济、文化教育和军事诸方面的改革使他们在政治 上树敌太多。 他们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君主,变法缺乏 群众基础。 一、甲午的震撼 二、维新思潮的兴起 七、维新时期的遗产 三、百日新政 六、无力回天 五、百日新政 四、强学会与 时务报 维新时期的遗产 奏 定大学 堂章程 (1903) 京师大学堂牌匾 京师大学堂旧址 维新时期的遗产 京师大学堂的藏书阁 北京大学 时务学堂教习 ( 右二谭嗣同 ) 维新时期的遗产 旧式私塾 北洋师范女学 堂成立纪念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维新时期的遗产 缠足 “天足会”奖章 梁启超等创办的“经正女学堂” 维新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 维新派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给沉闷的 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近代文化和教育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