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对比时机 优化教学效果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6453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准对比时机 优化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抓准对比时机 优化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准对比时机 优化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准对比时机 优化教学效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 rimary Schocl Teaching Research 小学教学研完 瓢 眙 视镢 锄 江苏盱眙县实验小学 傅永春 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所学 的知识和方法从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成为学生知识储 备或解决问题的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到如果 在对比的时机不够成熟时进行对比不但达不到预期的 效果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把握时 机抓准时机进行对比促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 化 以下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适时运用对比教学 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体会 一、在数学概念建立时对比。有效辨析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问形式的本质 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小学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基础知 识的重要内容,有的概念的文字表述相近,内涵相近使 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在概念的建立阶段抓住时机运用对 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促使概 念精确化。如“比”和“比值”的概念教学。认识“比值”是理 解比的一个重要内容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求比值的方 法但并没有真正理解比值的含义在教学比和比值概念 后及时举例:5:7=中,5:7可以表示一个比,也可以表 , 示一个比值; 只表示一个比值。通过在概念建立时对 , 比激发学生内存思维,防止新知的混淆,以助于准确、全 面和深刻地掌握概念 需在概念形成时对比的数学概念 还有很多,如质数和互质数,方程和等式整除和除尽等。 二

3、、在引入新知时对比。有效预防知识负迁移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 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正迁移是指一种 利地去找出对于解决问题较为合适 的心理表征 例如在“儿子”的头脑 中当时的情境激活的是“三个相同 的数求和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这样 的心理表征却未能与“凑整数再加、 减”这样的心理表征灵活转换。 四、学生对学校数学的观念 “学校数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基 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对“民俗数 学”的研究它相对于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遇到的日常数学指的是学生在 学校中学到的“正规数学”。在未入学 以前儿童已经发展起了一定的应用 80 2010 教研引领 知识技能的掌握促使另

4、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负迁移是 指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起干扰 作用。“比”的知识学习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内 容,“比例”的知识学习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内 容,但由于字面上二者很接近,及学习时间不同所以学 生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容易混淆 因此在引入“比 例”这个新知时,及时让学生说说二者的不同:比是表示 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由两项(前项和后项)组成;比 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一个等式,它由四项(两 个内项,两个外项)组成,不管从意义或者组成上看,二者 都是不同的。这样抓准了对比时机加深了对“比”和“比 例”的概念内涵的巩固通过适时对比预防了知识负迁 移

5、三、在形似、易混的计算信息干扰时对比。有效内化 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较多,运算顺序、运算 性质、运算定律运用时时常出错利用教学内容的相互联 系和区别合理有效适时使用对比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掌 握计算的算理、方法,深化知识,巩固知识。如学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混合运算后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混合运 算的顺序。出示题组: (-)(10x4+10+5 (1Ox4+lO)5 lOx(4+tO)5 (二)8 1 18 : 数学的方法然而这种自发的方法 在入学后都被要求用学校中教学的 方法取代尽管这时儿童们所面临的 是同样的问题但他们却被要求用一 种全新的方法来解决从而在儿童的 心中造成一种潜在意识:

6、学校数学与 日常数学完全是两码事甚至学校里 的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没有任何 联系 又如以上对概念的心理表征的 分析同一概念在同一个体的思维中 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心理表征如果学 校教学未能帮助学生较好整合形式 化的学校数学与直观化的日常数学 那么学校数学的形式化心理表征往 往就只能是在学生原有的心理表征 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分或者说这 两者在学生头脑中构成了两个互不 相关的成分 进而一些学生尽管较 好地掌握了学校里教学的数学知识 但由于这些知识被认为与日常生活 无关所以仍然不能被很好应用于解 决现实情境问题甚至是一些入学前 就已经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例如上例 的“儿子”和后来的“女儿”。 PrmaSe

7、hooI Teaching Research 小学教学研宄 亲近孩子的生活 教研引领 千克与克的认识案例评价与反思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横梁镇中心小学 徐连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 缺乏认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 小结: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 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 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 物品的质量,它们有的是用“克”作单 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 初步建立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的重 位,有的是用“千克”作单位。 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 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师:关于千克与克,你们有什么 推理与交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 【教学片段及评析】 想要知道

8、的吗? 是学习数学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小 一、营造生活情境,引发数学问题 (揭题板书:千克与克的认识) 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数学与生 师:你知道生活中看到的物品有 师:要想知道你购买的物品究竟 活之间的联系。设计的数学活动也必 多重吗?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 有多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 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让数学课堂 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好吗? 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你见过这 越来越亲近孩子们的生活 生1:我家的一桶饼干是1千 些秤吗?请见过的同学上来介绍一 【教材简析】 克。

9、 下。(生介绍) 千克与克的认识是学生认识 生2:一袋奶粉是400克。 【评析】 万以内数的基础上第一次认识质量 生3:一盒儿童牙膏是30克。 从生活中实物的重量引出本课 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 生4:我的体重是38千克。 的数学问题“克和千克”,最大程度地 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 s s 盏 三 百分之几应用题后出示一组相互关 学习乘法分配律后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一 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时学生容易出现这个数和第二 个加数相乘的积后与这个数和第一个加数相乘的积仍写 成相乘形式的错误:(80+8)x125=80x125x8125,教学时 适时出

10、示这样的对比计算题: 88l25:88x125 (1lx8)x125=(80+8)x125 llx(8x125):80125+8125 l lxlO00=l()o00+100 11O00=l1O0o 让学生进行对比,说说(1lx8)x125和(80+8)x125这 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 配律使用时的区别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及其 应用价值 四、在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时对比。有效提升数学思维 品质 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部 分问题解决极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适时对比,有助甄别。在学习求一个数 (一)5千克是8千克的( )

11、8千克是5千克的f ) 5千克比8千克少( ) 8千克比5千克多( ) (二)()千米的25是60千米。 ( )千米增加25是60千米 ( )千米减少25是60千米 通过对比巩固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 区别与联系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理解,巩 固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抓准对比时机,通过对比在辨 别中分析、探究,增强教学活动的深度,加深对所学内容 的理解。利用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合理有效适时 地使用对比教学方法使学生把握了解决问题的实质将 知识内化,提升了思维品质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 果 201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