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5381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中考专项复习之 文言文阅读 南川三中初三语文备课组 (一)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考例导航 2002年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中道崩殂而先帝创业未半伯乐不常有而千里马常有旧制其乃重修岳阳楼,增真无马邪其九十且北山愚公者,年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之不能尽其材食之饱,力不足食A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2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填空( 5分) ( 1)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 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 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 _ (用

3、文段外成语填空)。 ( 2)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_。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作者表现出强烈的 _之情。 伯乐(在位者)对千里马(人才)起决定 毛遂自荐 知人善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愤慨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准确的。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 C 马说 中的“说”在这里表叙述,本文述说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D本文选自 昌黎先生文集 ,作者韩愈,宋代

4、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B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 1)一食或尽粟一石 _ ( 2)策之不以其道 _ 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粮食 驱赶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5、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03年中考题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B、人恒过 国恒亡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 B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6、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行为上要 。(用原文回答)( 2分) 14、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 20个字)( 4分) 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要点: “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7、?”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004年中考题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1下列句于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又何 间 焉 B。 公问其 故 立有 间 并驱如 故 C 肉食者 鄙 D。何 以 战 顾不如蜀 鄙

8、之僧哉 域民不 以 封疆之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分 ) 翻译: D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Q:764723079 1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用原文回答 )(2分 ) 1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 30字 )(4分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9、 参考: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 764723079 阅读孟子 鱼我所欲也 选段,完成 12 15题。( 15分) )( 3分) A. 屋舍俨然 B. 故患有所不辟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5分) 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 3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10、“ ”这个词含义相同。( 2分) 4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翻译: 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 3分) 2005年中考题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 76472307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115题。 嗟夫 !予尝求古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 (范仲淹 岳阳楼记 )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

11、的词。 (3分 ) (1)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2)是 进 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 归 ( ) 2006年中考题 居:处、处在 进:在朝廷上做官 (居庙堂之高 ) 归:归依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 764723079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_(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 (2分 ) 14“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 1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3分 )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 (或心理 )。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Q: 764723079 阅读 桃花源记 选段,完成文后 812题。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3分) (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