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445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读书: 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古有一人 一生 :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态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苏轼 ( 10371101) 字 _,号 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 _、其弟 _,并称 “ 三苏 ” ,为 “ 唐宋八大 家 ” 之一。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苏洵 苏辙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 于他反

2、对王安石“新法” 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 丰二年( 1079年),因 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 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 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 有名的“ 乌台诗案 ”(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 , 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苏轼 随笔式小品文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

3、,初名 “ 南禅寺 ” 。北宋景德四年( 1007年 )赐名承天寺 ,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 “ 月台 ”两字 ,故又名月台寺。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承天寺 承天寺大雄宝殿 承天寺甬道 承天寺庑 廊 陀罗尼经幢(宋)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遂( 寝( 藻( 荇(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017/1/17

4、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请注意这些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念 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 相与 步于中庭 怀民 亦未 寝 盖 竹柏影也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想到 只是 共同,一起 睡觉 于是 原来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翻译下列句子 1、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 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5、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翻译下列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理解内容: 1、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简叙作者的写作思路 欲睡 起行 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绘景 抒怀 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行踪 : 起行 至( 承天寺 ) 寻 (张怀民) 步(中庭) 2017/1/17 该课

6、件由【语文公社】2、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 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本文中最传神的语句是哪几句?抄下来,说说你的理解。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 积水空明 ”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 用 “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这个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 2017/1

7、/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 积水空明 竹柏 藻荇交横 比喻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 竹柏影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讨论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8、。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体会情感: 1、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2、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3、“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遂”、“寻”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 欣喜之情 有点遗憾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心有灵犀的喜悦 从容 闲适 “闲人”: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2017/

9、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月色入户 门庭冷落 念无与乐者 交游之稀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点明其闲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欣然 贬谪 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反差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 (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两层意思: 表现自我安闲 自适 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2017/1

10、/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领悟文章主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结尾句看似多余,但仔细品味则又感到文章因此而意味更深一层,是不可缺少的,十分精彩的一笔。这两句话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相当复杂, 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还透出某种鄙视尘俗的自慰之情。 这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是由于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放情山水,在江山风月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大自然的美所给予人的无穷愉悦,是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所无法领受的。苏轼得到一种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愉悦,这是身处逆境的苏轼聊以自慰的。

11、 本句话是抒怀。略带凄清的月夜美景与作者旷达而幽冷的心境浑然一体,达到完美和谐的至境,令人回味不已。确实做到了文短而意深。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周新华老师著作中的评价: “闲人”既有被置闲之悲,又有得闲之喜;有傲视尘俗的自豪,又有启人深思之理趣。 试想一个胸有大志、才智过人之士,却被迫成为投闲置散之人,只好放情山水,借江上风月化解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实在可悲!但正因为贬谪,使他被抛出了名利是非场,才有了闲暇的时间与机会,尽情欣赏这绝色美景,因此又是因祸得福。 东坡不以贬谪为苦为累,却有闲情逸致“游目骋怀”,享受自然美景之愉悦,成为江山风月的主人,足以自豪自傲。 2017/1/

12、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周新华老师著作中的评价 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为眼前俗务而忧虑不止的人,即便走进东坡笔下的情境之中,也会一无所见,茫然无所得。换言之,要想获得东坡式的“闲中趣”,首先就要从得失荣辱的物累之中解放出来,保持精神的自由与“余裕”。 “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找出作者笔下的景物,体味作者寄托的情感。 月光 思家乡 念亲朋 邀志同道合友 享恬淡优美景 竹柏 君子 高洁 坚强 志趣高洁 笑对人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王国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