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451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与课外古诗复习ppt课件(109页)(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 字词复习 1通假字 尊君在 不 ( ) 2一词多义 元方 时 年七岁 ( ) 学而 时 习之 ( ) 世说新语 两则 “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当时 时常 3 古今异义 太丘 舍 去(古义: ;今义: ) 与 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 ; 今义: ) 陈太丘与友 期 行(古义: ;今义: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 (古义: ; 今义: ) 下车 引 之(古义: ;今义: ) 元方入门不 顾 (古义: ; 今义: ) 约定 玩耍 儿子和女儿 对子侄辈的统称 前往 离开 日期 拉 戏剧,杂技 回头看 引导 照顾或顾客 4 词类活用 友人 惭 ( ) 5 字音字形 谢太 傅 (

2、) 谢道 韫 ( ) 陈 寔 ( ) 尊君在 不 ( ) 6 重难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 ( ) 俄而 雪骤( ) 公 欣然 曰( ) 差 可 拟 (差, ; 拟, ) 久,一会儿 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 家庭聚会 大致、差不多 愉快的样子 相比 未若柳絮 因 风起( )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 太丘舍 去 ( ) 去后 乃至 (乃, ;至, ) 相 委 而去( ) 下车 引 之( ) 元方入门不 顾 ( ) 到 拉 才 离开 约定 凭借 丢下,舍弃 回头看 1 通假字 不亦 说 乎( ) 吾十 有 五而志于学( ) 2 一词多义 人不 知 而不愠( ) 温故而 知 新( ) 学而时习 之

3、 ( ) 知 之 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十二章 “说”通“悦”,愉快 “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动词,了解 动词,得到 代词,学到的东西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3 词类活用 学而 时 习之( ) 吾 日 三省吾身( ) 传 不习乎( ) 温 故 而知 新 ( ) 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 饭 疏食饮水( ) 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 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 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名词作状语,每天 名词作状语,按时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乐趣 4古今异义 可以 为师矣(古义: ; 今义: ) 5字音字

4、形 论 语( ) 不亦 说 乎( ) 愠 ( ) 三 省 ( ) 传 不习( ) 罔 ( ) 殆 ( ) 箪 ( ) 好 之者( ) 肱 ( ) 笃 ( ) 示许可或能够 可以凭借 重难词语 学而 时习 之( ) 人不知而不 愠 ( ) 吾 日三省 吾身(日, ;三, ; 省, ) 为 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 传 不习乎( ) 四十而不 惑 ( ) 不 逾矩 (逾, ; 矩, )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生气,发怒 每天 泛指多次 反省 替 真诚,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迷惑,疑惑 越过,超过 规矩,规范 学而不思则 罔 ( ) 思而不学则 殆 ( ) 人不 堪 其忧

5、( ) 知之者不如 好 之者( )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 于 我如浮云( ) 择其 善者 而从之( ) 逝 者如 斯 夫(逝, ;斯, ) 不 舍 昼夜( ) 博学而 笃 志( ) 仁 在其中矣( )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有害 忍受 喜欢,爱好 以 为乐趣 对,对于 好的方面,优点 流逝 这,指河水 舍弃 忠实,坚守 仁德 通假字: 不:尊君在 不 : 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 乎 ?“说”通“悦”,愉快。 吾十 有 五而至于学。 “有 通“又”,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古今异义: 1、与 儿女

6、 讲论文义:古: 子侄辈 ;今:指 儿子和女儿 。 2、未若柳絮 因 风起:古:介词, 凭借 今:因为 3、门外 戏 :古: 玩耍 ;今:戏剧。 4、入门不 顾 : 回头看 今:照顾; 5、陈太丘与友 期 行: 约定 今:日期; 6、太丘舍 去 : 离开 今:前去 7、下车 引 之: 拉 今:引用。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一词多义: 期:陈太丘与友 期 行: 约定 期 日中: 约定的时间 去:太丘舍 去 : 离开 去 后乃至: 离开 不:尊君在 不 : 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待君久 不 至: 没有 不 亦乐乎: 不 舍:太丘 舍 去: 放下、放弃 不 舍 昼夜: 放下、

7、放弃 若:未 若 柳絮因风起: 像,如同 星汉灿烂, 若 出其里:像,如同 过中不至,则 是 无信: 是 不知为不知, 是 知也: 这 过中不至,则是无 信:守信 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信:真诚、诚实。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 、地点“ _” 人物_事件“ _” 等要素。 答:时间:寒雪日 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2、 咏雪 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 答:开放题:

8、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要结合文中的句子来分析)。 “儿女”指子侄辈。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3、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 分别比作盐、柳絮;其他比喻略(符合要求即可)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 答: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

9、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5 咏雪 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此题答案为开放性的。 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 笑”前喻,“乐”后喻(笑前面把雪比作“盐”,对把雪比作柳絮感到高兴)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6、 咏雪 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 答: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7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8、 陈太丘与友期 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