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1666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R 九年级下册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想到戴望舒,总会想到他的这首缠绵缱绻染上江南烟雨的 雨巷 ,今天我们将学习诗人的另一首诗,感受诗人不一样的情怀。 新课导入 戴望舒 (1905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祖籍南京。作品集有 戴望舒诗选 、 望舒草 等。 雨巷 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 ,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作者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首诗写于 1942年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诗人戴望舒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在诗中

2、,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 “ 辽远一角 ” 的解放区的向往。 写作背景 沾 y d 幛 荇 藻 蓬 蒿 蝼 蚁 憔 悴 蘸 着 堤 上 灰 烬 蹂 躏 字词注音 锦幛 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 荇藻 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 蓬蒿 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蝼蚁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 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苏生 苏醒。 彻骨 透到骨头里,喻程度深。 词语解释 整体感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

3、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

4、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这 残损 的手掌, 摸索 这广大的土地 : 饱尝艰难困苦 饱含着对祖国诚挚的爱和深深的哀痛 统领句 诗歌解读 我用这 残损 的手掌, 摸索 这 广大 的土地; 沦陷区 这一角已变成 灰烬 那一角只是 血 和 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摸索 这广大的土地 : 诗人在狱中的 想象 触摸家乡 (春天,堤上 繁花 如 锦幛 , 嫩柳 枝折断有奇异的 芬芳 )我触到 荇藻 和 水 的 微凉 ; 思念家乡 视觉 嗅觉 触觉 身临其境 长白山的 雪峰 冷到 彻骨 感觉 诗人看到破碎的山河感到心寒 这 黄河 的水夹 泥沙 在指间 滑

5、出 触觉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 新生的 禾草 是那么 细 ,那么 软 现在只有 蓬蒿 ; 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衰败的景象 ,表达出痛苦的内心。 岭南的 荔枝花 寂寞地 憔悴 用拟人的方法写出诗人的痛苦和山河的破败 我蘸着南海没有 渔船 的 苦水 海水的咸涩味作者称之为 “ 苦水 ” ,实则是作者内心的映照。 长白山 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 由北向南 雪峰 水夹泥沙 蓬蒿 荔枝 水 黄河 江南 岭南 南海 从北到南到处都有侵略者践踏的痕迹 冷 浑 荒 寂寞憔悴 苦 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 解放区 温暖 明朗 坚固 蓬勃生春 残损的手掌轻抚 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比喻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永恒的中国

6、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1、 “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 ,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 ( 1) 统摄全诗。这两句为实写,确立了 “ 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土地 ” 这一中心意象,从而展开以下的虚写和想像。 ( 2)为抒情定调。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挚爱。 合作探究 2、诗人用 “ 残损的手掌 ”“ 摸索 ” 到了什么? 一部分 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 一部分 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消极的、冷色调的)

7、 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积极的、暖色调的) 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对 比 4、诗人在 “ 摸索 ” 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经验,请举例说明。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视觉 : “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 嗅觉 : “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 触觉 : “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 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 味觉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深沉的爱国之情 切肤的沦亡之痛 线索:手掌的感受。 ( 1)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 诗人在狱中,想像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

8、,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 5、仔细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 2)对祖国各地的 直观式的细节描绘 堤上的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发出的芬芳,以及长白山的雪峰,夹着泥沙的黄河,岭南的荔枝花等。这一些细节描绘正透露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热爱之情。 ( 3)运用了对比手法。 诗歌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的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 4)诗中调动了 多种感觉 触觉、视觉、嗅觉、味觉等,这些感觉经验的综合与联

9、通,使诗人的幻觉世界立体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思与切肤的沦亡之痛。 板书设计 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 触到的只是“血和灰”, 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困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 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诗歌小结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 卡耐基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二、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朗、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