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0718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 承 天 寺 夜 游 单 位:鞍山市千山区 汤岗子学校 授课人:洪 亮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文言字词,朗读课文。 2、表达方式的精准运用。 3、领悟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简介 苏 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元丰二月七日,御史指出苏轼以诗嘲讽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友人的营救,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

2、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 背景简介 字 词 积 累 藻 荇 横 柏 b 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朗读小常识 一 、 读准字音 二 、 停顿准确 三、 富有感情 释词译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欣然: 念 : 遂 : 相与: 中庭: 空明: 交横: 闲人: 但 : 盖 :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于是

3、 共同、一起 院里 形容水的澄澈 交错纵横 清闲的人 月色洒满庭院,如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定语后置 只是 发语词 句子赏析 任选角度 1、用词精准 2、修辞方法 3、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等) 4、思想感情 课外拓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节选 展开想象,沉淀情感,运用各种手法,描写属于你自己的月夜。 1、熟练背诵课文,并准确默写。 2、片段练习,试着写出你对月夜的独特感受,注意运用恰当的修辞。 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