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0807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日齐山登高》ppt课件【苏教版选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登 高 诗 制作人:鲁志军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一 、 知人论世 1、 杜牧 (803 852) 唐代诗人 。 字牧之 。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 出身高门士族 。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 , 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 ,后世因称之 “ 杜樊川 ” 。 人称 “ 小杜 ” 。 2、 晚唐社会动荡 , 杜牧经世之才不得施展 ,偏寓池州 , 处于一身中最困踬时期 。 3、 这首七律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所作 , 是诗人和友人张祜的酬唱之作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1、作者在江上看到秋天的影子,那就是大雁飞过。跟一个客人提着一壶酒上山喝。 2、尘世间值得一笑的事太少了。难得遇朋友开怀畅饮就笑笑吧。古有九九插茱萸,秋天菊花多,我还是在头上插满菊花再回家好了。 3、可怜佳节却只有一个朋友来陪,何不喝个大醉来安慰自己呢。 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 4、其实我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何必感慨呢,让热泪沾湿衣服又何苦呢 。 1、我们刚才说过这是一首登高诗,那作者登上齐山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江涵秋影 雁南飞 翠微 菊花 落晖 下

3、面让我们来着重欣赏第一幅美景 江涵秋影雁初飞 我们从这七个字中可以看出这幅美景具有什么特点?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 一个青山掩映下的江水,清澈透明 ,天空中朵朵白云,一排大雁倒映在碧波之中,正在振翅往南飞。此时的江水显得更加 清澄肃静 。 山水一色,浑然一体。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面对如此的美景,可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 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借赏心悦目之美景, 抒愉悦畅快之心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

4、社】诗中哪些词能表明作者今天特别高兴? 开口笑,菊花插满头,酩酊,不用恨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别高兴,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再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但我们从 “ 尘世难逢开口笑 ”这句诗中,再加上杜牧生平,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日子过得是:愁闷,郁郁寡欢,平时很难得一笑,可谓是 “ 人生在世几回乐 ”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为什么不能恨落晖呢? 因此古往今来只如此,自古圣贤皆寂寞,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面对牛山独自流泪呢? 诗人在此引用齐景公的典故意在劝说友人不要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落泪伤怀,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 2017/

5、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感? 这些诗中一面显着洒脱无羁和看破红尘似的高逸情致,一面又透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尤如那黄昏落日不可挽回,世事和人生都很难勉强,还不如在一时的良辰美景中沉醉,这正是哀中生喜。 痛苦低沉,愤愤不平 欣喜与抑郁交织 旷达与感伤交替 复杂心理的情感体验 抑郁情怀 菊花插满头:宣泄内心的郁结 酩酊(酒):借酒消愁,掩盖心中的郁闷 登临恨落晖:人生短暂之感叹 “ 牛山何必独沾衣 ” 句:旷达于表象,内心非超然 愁多乐少 作者又是如何把这些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呢?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通过对自己言行的刻画,通过自己不断劝伤心的友人表现

6、出了诗人的欣喜,旷达,逸情。同时又通过平时难得开口笑,渴醉酒,恨落晖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抑郁与感伤的。 这首诗由作者自己登临齐山兴感,联想到齐景公登临牛山落泪的故事,齐景公是感于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长久而落泪,而当时在一旁的晏子却以人世代谢,自古而然,对齐景公流泪加以嘲笑。杜牧这次登高表面看去也像晏子一样坦然,认为不必像齐景公那样为此流泪,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并不超然。 总结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归纳 理解要诀: 1、以景入情; 2、知人论世; 3、了解典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显身手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

7、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知人论世 1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世称“ 小李杜 ” ,有 李义山诗集 。 2、 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当时在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做幕僚,并被王茂元招为女婿,婚后赴京考试,落第后仍回泾州,失意归来登楼抒怀,写下这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李商隐善用典 1、 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相似,比拟自己 忧时羁旅 之感,使一位奋发有为却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暗引范蠡功成 “ 乘扁舟游五湖 ” 表明回转天地豪迈气概,但不贪恋禄位心迹 。 3、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 无意名利 ,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思想内容 这是作者婚后应试不中而写的一首失意之作,诗人有拯救危亡、扭转乾坤的大志,但生不逢时,遭受打击。诗中感叹壮志难酬,并讽刺贪图私利的权贵,表达了激愤之情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小结:登高抒怀 别有怀抱 你品味到没有? 不得见用之愁; 忧国忧民之心; 思归思乡之情; 知音难觅之憾; 贬谪异乡之苦; 吊古伤今之叹 功成身退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