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04754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0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整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0 页20122004 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一、 (2012 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 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

2、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又来催饷了, ”他心里说, “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

3、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干什么的?” 老太太问。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于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

4、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你的信吗” 邮差先生笑了, “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第 2 页共 20 页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一九四二年二月1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 分)2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3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5、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 分)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 分)二、 (2011 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这是你的战争!”宗璞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 This is your war!”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

6、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 ”弗之微笑答道: “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论坛) 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 ”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 ”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

7、布了。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第 3 页共 20 页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 ”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 “孟先生。 ”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 “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 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 ”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 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

8、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 ”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 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 ”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道:“也是商量。 ”他停顿了一下,说: “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 ”“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

9、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 ”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学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 ”“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 我尊重你的决定。 ”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 ”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 ,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文中第 3 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 分)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3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慰

10、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6 分)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 分)三、 (2010 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溜索第 4 页共 20 页阿城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

11、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

12、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可还歇?” 余下的汉子漫声应道:“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

13、,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 !”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唿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牛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

14、朗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选自阿城精选集 ,有删改)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 分)第 5 页共 20 页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6 分)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6 分)4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 分)四、 (2009 年)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114 题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 “上善若水” 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 ?是褒扬都江堰吗?还

15、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 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而 2200 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 ,劈山引水修筑

16、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 “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 ,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