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645641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一、资源、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的定义资源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1教育资源又称教育条件,指为保证教育活动进行,而使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即教育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 2高等教育的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资源。高等教育资源可以分为: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影响学校办学的主要因素。2财力资源。财力资源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源的总额及其结构,是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就其来源看,主要指国家

2、投资和学校多渠道筹集来的资金。3物力资源。这里所说的物力资源主要是指有形物质,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房产、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设备、后勤管理设备以及图书等固定资产,是高等教育活动及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4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学科与专业资源、声望资源、政策资源和经验资源等,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相对于有形资源来说,其价值是不可度量的,在教育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方式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使得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范先佐认为,教育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在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

3、财力等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投入教育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尽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3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对有限有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分配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行政计划和市场机制,选择那一种配置方式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体制。1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采取行政计划的方式。这种配置方式严格按计划进行,具有高度集权、高度封闭、 、高度统一的特点,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按照国家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令办事。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

4、源主要是由市场来配置,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非统一性的特点。它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它的本质就是让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起基础性作用,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2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对比这两种配置方式不难发现,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以政府为主体采取行政计划,运用直接调控的方式进行,其结果必然是低效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是以市场为主体,采用市场机制,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来进行,其结果必然是高效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无疑是选择市场机制来配置。三、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因素(一)政府因素1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受政府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

5、。政府投入高等教育资源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该国或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一政府在不同时期所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同,从而对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也会不同。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政府高等教育政策倾向的影响。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综合实力差别和政府追求较高投资效益的现实性,决定了政府教育具有倾向性,所以政府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往往倾向于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3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高等院校所属那一级政府的级别和区位的影响。同一地区的高等院校,其行政归属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也不同,属国家和各部委的院校的资源配置情况要优于属省、市、自治区的院校。同一级的地方院校,由于所属政府的区位不同而资源配置情况也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

6、平的不同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地区之间的不均衡。(二)市场因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高等教育产品(主要有人才、科研成果以及为社会提供的其他服务)的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体制中,高等教育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会影响其资源配置情况。 (三)学校自身因素1高等学校办学主体的不同会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资源配置。政府对公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往往要多于对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的资源配置量。2高等学校的办学和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所办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高等学校会得到较多的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从而得到较多数量的资源配置。同样,一所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高校,能更有效

7、的组织和利用教育资源,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高等学校的声誉是影响政府对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著名的高校在获得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要远远超过一般的高校。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没有很好的体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以效益为主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能力等问题越来越凸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3(一) 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上的短缺。目前,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限,投资渠道单一是制约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性因素,这就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根基上的薄弱,也为将有限的资

8、源加以合理配置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二) 高等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上的不均衡。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是东部地区及中心城市呈强势。无论对高等教育资源获取,还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也出现了教育公平等问题。可见,高等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上的不均衡,既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区域化,也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 相关的法规不健全,无法使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在制度上获得保障。(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内部结构失衡1生师比失调,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在 1999 年高校扩招之前,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生师比偏低,扩招后导致生师比迅速上升。无论是生师比偏低还是偏高,都是资

9、源未能最优配置的反映,其实质是资源浪费或资源闲置,也就是规模不足或规模过大,在经济学上都称为“规模不经济” 。2教职工比例不合理。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过多,分工不明确,管理模式落后,工作效率低,将会有形无形地消耗过多的教育资源。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很多高校盲目设置所谓“热门专业” ,结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材料利用率不高,稀缺的资源更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4学科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学校对于那些带来经济效益的热门专业给予政策倾斜,而某些基础性学科、冷门专业和新兴专业从学校那里得到的资源相对较少,如此导致两者的资源差距扩大。五、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途径(一) 加大政府教育投资

10、,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要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 整合教育资源,强势带动弱势。利用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东部与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势带动弱势。为解决我国地区人才不均问题,东、中、西高等学校均应有一定比例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招生。(三) 制定相关法规,克服资源配置和使用上的随意性,保证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从法律角度确立一种“利益机制”和“责任机制” ,使配置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的各层主体合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所提高。(四) 加强高等学校内部科学管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1调整学校规模,加强师资力量

11、,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效益的核心是效益而非规模。所以,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控制招生规模,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发掘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规模效益。2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精简管理人员,明确4管理职责,优化管理模式,可以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规定等方面趋于科学合理,将有限的人、财、物更好地投放在教学和科研上,达到合理的校内资源利用。3公共设施实行开放式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无论是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还是相邻的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都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又能降低生均培养成本,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在微观层次的配置效率。4整合学

12、科专业,形成特色,实现资源重组。学科和专业的整合是为了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学科力量、资源的配置既要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校在若干学科上的优势,形成带头学科、特色学科,又要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营造有利于学科共生的学术生态环境。参考文献1 辞海: 1999 年缩印本(音序) 3.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姜文闵,韩宗礼 .简明教育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488.3 范先佐.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J.教育与经济.1997(3):7-15.4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曲恒昌,曾晓东 .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康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规律与变迁趋势学术、市场、政府在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制衡的约束条件J.教育研究.2004(2).7 吴淑娟.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7(7).8 胡仁东. 权力与市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