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30147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豪洋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豪洋中学 2014 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 均富贵 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 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北魏实行均田制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2、吕氏春秋上农载:“ 是故

2、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3. 明代商人王现曾说:“ 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4. 费正清认为:在 1911 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

3、,这种情绪自从 1860 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 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 1905 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思想“ 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 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5. 王鸿生在 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 翻天”,让民 “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6. 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既值得留恋,也值得检讨。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

4、”是因为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B C D7. 伦敦大学成立于 1828 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的完善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开拓世界市场8.礼记 中庸中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 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5、的讲话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9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 ,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 美国金融 。” 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因国家军事实力而转移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10. 1948 年、1962 年美国与西欧在自由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如图 7,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经济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实力下降 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 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图 7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1.

6、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 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 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A B. C. D. 12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1929 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

7、政治危机B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C20 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13.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 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D. 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

8、力14. 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 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到:“中国 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 智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15.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

9、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16.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社会环境” :儒学家提倡“ 三教合归儒” B. “个人理智 ”: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C“廉洁和诚信” :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D“ 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17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

10、羡不足”的优点,又有“ 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有关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B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C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D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18.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 实 推 论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 18 世纪的 70%下降到 1841 年的 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

11、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9. 18 世纪初,一位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蜜蜂的寓言,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对手打败而逃散。后来,某学者根据这则寓言提出一个著名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经济民族主义 B自由放任主义C凯恩斯主义 D重商主义2017 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 18

12、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 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21从 1930 年到 1990 年 ,空运的成本巳从平均每英里 68 美分降到 11 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 244 美分降到 3 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航空、信息技术的

13、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22.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据上海研究资料)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 B. C. D.23、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

14、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24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 1875 年宪法 D.美国1787 年宪法25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