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29235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5)单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九年级上册语文(一、五)单元测试题命题人:何志章 审题人:孙大勇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4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4 分)A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济慈(c)B喑哑(n) 丝缕(1) 襁褓(bo) 折腰(zh)C闪烁(shu) 颤抖(chn) 凝望(nng) 留滞(zh)D静谧(m) 遐想(xi) 栖息(q) 角落(jio)2.按要求默写(8 分)(1)请写出沁园春 雪这首诗中由写景转为写人的句子:(2)请写出陈涉世家一文中用来表达远大志向的句子:(3) , 。可怜白发生!(4)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 。愿诸君勿复言。”

2、3.综合性学习。(12 分)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解答问题。(1)某同学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漠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改为 改为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点,可以断定文中描绘的是 。(1 分)(2)某同学总结道:刚才同

3、学们围绕 “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 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以上总结语的四句话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帮他修改一下。(6 分)第 句有语病,应该为 第 句有语病,应该为 (3)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3 分)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

4、的生存。材料三:1998 年长江发生了继 1954 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材料四:2004 年,唐山先后发生了 14 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5.5 亿元。认识: 二、阅读理解(46 分)【一】金色的夕阳(10 分)HW朗费罗金色的海像一面明镜,在金色的天底下铺展,陆地和阴影像根细带,横亘于水天之间。云样的礁石,礁石样的云,溶于彩光,飘在海面,在那灿灿的中流,2静静地悬着一条船。海,只是另一个天,天,只是另一个海,哪是地,哪是天,眼睛难以分辨。4.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歌的题目为“金色的夕阳”,

5、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其他事物?(3 分)5.诗中哪一个词最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想象,这个词好在哪里?(3 分)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人认为,本诗的作者与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样发出人到暮年的感慨,投入一种伤感的情绪。你认为呢?(4 分)【二】用岁月在莲上写诗(20 分)林清玄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

6、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果。“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

7、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

8、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二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

9、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7、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4 分)8、第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4 分)39、阅读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4 分)10、品

10、读下面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 分)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11、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5 分)【三】唐雎不辱使命(16 分)秦王使人谓 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11、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

12、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1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 分)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 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 易: 岂直五百里哉 直: 长跪而谢之 谢: 13.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 分)1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5.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 分)16.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 分)4三、写作(50 分)17请以“曾经错过的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

13、章。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参考答案1B 2略3.(1)晰淅 魄魂;春雨(2) 句 “由于” “而且”改为“因为”“所以”;句 删去“通过”或者“使”(3)略4.海洋、天空、陆地和阴影、礁石、云彩、船 正是夕阳的光辉使所有的一切着上了它的色彩,而周围的景物又映衬了夕阳,大自然因为夕阳而美丽,夕阳也因为自然的映衬而光彩艳丽,所有的一切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5.悬;海水澄澈就如天空一样,海只是另一个天,天只是另一个海,水天相连,浮在海面上的船就仿佛是悬在空中一般,强调海水的辽阔、清澈与明净。6.本诗作者

14、笔下的景物都着上了一层令人眩目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夕阳美景的喜爱之情,没有丝毫的感伤。7.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8.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丰富中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9.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10.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