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429308 上传时间:2017-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各单元检测(基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新课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附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18 分)1、选出下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 (3 分)A、乐(yu)以教和 工尺(ch) 嘈(co)杂 瑟(sh)缩B、恍(hung)然大悟 寂寥(lio) 附和(h) 憔悴(cu)C、苦心孤诣(y) 陶冶(y) 伶仃(dng) 虐(n)杀D、趋(q)之如归 冗(rng)长 嫌恶() 肃(s)杀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3 分)A、望洋兴叹 瘦得不甚 乳臭未干 若有所失B、萍水相逢 苦心孤诣 刮目相看 盛气棱人C、乐以教和 恍然大悟 心血来潮 俗不可耐D、怨

2、天由人 趾高气扬 微不足道 言简意赅3、选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3 分)A、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B、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C、什物:什么东西都有,说明东西很多; D、虐杀:虐待人而致死。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风筝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小学课文三味书屋也是他写的;B、 山中避雨的作者丰子恺,现代著名的画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C、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D、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5、升入初中,你已学习了一个单元的语文,有什么收获,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4 分)第二单元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

3、累与运用(23 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 分)A 祖籍 j 溺死 n 佃户 tin 妯娌 zhuB 炫耀 xun造孽 ni瘦瘪 bi蓦地 m C 豪绅 shn哭泣 q 衙门 y 私塾 s D 迁徙 x 蹒跚 pn浩瀚 hn绚丽 x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A执著追求风餐露宿开国元勋为富不人B崭露头角消声匿迹节衣宿食支掌门户C风尘扑扑寥寥无几不辍劳作宽厚仁慈D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汗马功劳名正言顺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母亲是个好劳动。 (爱好劳动)B周围是无垠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边) http:/C仿佛在憧憬,有仿佛在

4、等候。 (向往) D我意识到这是雷雨的预兆。 (预先显露出的迹象)4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不正确的是() (3 分)A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抒情)B 狂风怒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景物描写)C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议论)D 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 (描写)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不是。 ”我的老师说。B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 “你考得真的很好?”C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D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

5、?6 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想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 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 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C 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D 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7请写出两句歌颂“母子之情”或“师生情”的诗句。 (2 分) (1)_(2)_8 某报社正在举办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你也将参与这项活动,你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_(3 分)第四单元检测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 分)A、旌旗

6、(jng)城铺(p) 言讫(q)B、石碣(ji) 瀑布(bo) 恍惚(h)C、模仿(m)脆弱(cu) 抽噎(y)D、沙哑(y)卓越(zhu)信仰(yng)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2 分)A、隐匿谨慎远循神鬼莫测B、瞑目镌刻石碣力倦神疲C、恍惚过瘾沉浸书声琅琅D、嘟囔眯缝碗厨寥寥可数3、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A、笑容可掬(双手捧着)无不骇然(惊惧的样子)B、力倦神疲(累)身材颀长(身体高)C、弃城而走(走开)孔武有力(勇敢)D、悉意经营(尽心尽意) 卓越人物(非常优越,超出一般)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3 分)我国古典诗歌内蕴

7、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http:/仿写:5假如你们学校组织游行,请你写一则关于以伊拉克战争为话题,以和平为主题的标语、你该如何写?(2 分)6读下面文字,然后做题。 (2 分)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_。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张敏的言外之意是:_ (1 分)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_ (1 分)7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4 分)(1

8、) 水浒传的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花和尚”是_;“青面兽”指_。(2) 三国演义中桃园豪杰三结义, “三结义”是_、_、_三人结拜兄弟。8下图是“非典”期间田岗先生创作的一则主题为SOS的公益广告。请仔细观察这则广告,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创意加以说明。 (3 分)第五单元检测时间:9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 18 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 分) ( )A犟(jing) 荒漠(m) 沉淀(din)B恐吓(h) 阻碍(i) 眺(tio)望C横亘(gn) 虔(jin)诚 余悸(j)D水磨(m) 勃(p)勃生机 偌(ru)大2、常用

9、成语填空。 (3 分)五( )六色 狼吞虎( ) 善( )人意 无精打( ) 司空见( ) 心有余( )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4 分)无边无际 无穷无尽 无休无止 无尽无止 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 )的晃动了。 他的( )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小溪流的歌就这样( ) ,他的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于是, ( )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4、发挥你的想像,自由地写几句内容相关联的话,要求正确地运用下列词语的任意三个。 (4 分)词语:愉快 痛苦 骄傲 动摇 寒冷_5、某校举行了一场关于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的辩论会,请你代表反方发言。 (4 分) ht

10、tp:/正方: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快捷,带来了文明和进步。反方:第六单元检测时 间 90 分 钟 分 值 120 分一 、 默 写 ( 16 题 , 共 12 分 )1、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 。2、 ,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3、 扬 子 江 头 杨 柳 春 , 。 数 声 风 笛 离 亭 晚 , 。4、 , 关 山 度 若 飞 。 朔 气 传 金 柝 , 。5、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是 一 首 千 古 绝 唱 , 其 中 人 们 最 欣 赏 的 诗 句 是 。6、 酬 乐 天 扬 州 初 逢 席 上 见 赠 一 诗 中 富 有 哲 理 的 诗 句 是 。

11、二 、 古 诗 阅 读 ( 79 题 , 8 分 )读 贺 知 章 回 乡 偶 书 一 诗 , 回 答 后 面 问 题 。 ( 8 分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近 来 人 事 半 消 磨 。惟 有 门 前 镜 湖 水 ,春 风 不 改 旧 时 波 。7、 “离 别 家 乡 岁 月 多 ”一 句 和 我 们 学 过 的 同 题 另 一 首 诗 中 “ ”一 句 意 思 相 同 并相 照 应 。 ( 2 分 )8、 在 此 诗 中 , 指 的 是 哪 些 人 “人 事 半 消 磨 ”? ( 2 分 )9、 诗 中 3、 4 两 句 , 触 发 了 作 者 怎 样 的 感 想 ? ( 4 分

12、 )三 、 文 言 文 阅 读 ( 1025 题 , 共 50 分 )( 一 ) 论 语 六 则 ( 15 分 )子 曰 : “学 而 时 习 之 , 不 亦 说 乎 ?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 不 亦 乐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 不 亦 君 子 乎 ? ”子 曰 : “温 故 而 知 新 , 可 以 为 师 矣 。 ”子 曰 :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 思 而 不 学 则 殆 。 ”子 贡 问 曰 : “孔 文 子 何 以 谓 之 文 也 ? ”子 曰 ; “敏 而 好 学 , 不 耻 下 问 , 是 以 谓 之 文 也 。 ”子 曰 : “默 而 识 之 , 学 而

13、不 厌 , 诲 人 不 倦 , 何 有 于 我 哉 ? ”子 曰 : “三 人 行 , 必 有 我 师 焉 ;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10、 给 下 列 加 点 字 注 音 。 ( 2 分 )罔 : 殆 :11、 联 系 上 下 文 , 解 释 加 点 的 词 。 ( 2 分 )( 1) 人 不 知 而 不 愠 :( 2) 默 而 识 之 :12、 分 别 说 说 下 列 句 子 的 意 思 。 ( 4 分 ) 温 故 而 知 新 , 可 以 为 师 矣 。 学 而 时 习 之 , 不 亦 说 乎 ?13、 用 课 文 原 句 回 答 : ( 2 分 )( 1) 作 者 阐 述 学 和 思 辩 正 关 系 的 句 子 是 哪 句 ?( 2) 作 者 说 明 孔 文 子 称 “文 ”的 原 因 是 什 么 ?14、 课 文 中 有 些 话 已 凝 结 为 成 语 , 试 着 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