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015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 系 部: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自动化 B084班指导教师:李培华负 责 人:傅华明2目录内容摘要* 4关键词* 4正文* 4一 样本的选取与调查方法* 4二 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 5(一)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类别* 51. 现代文化生活* 52. 传统文化生活* 53. 不良文化生活* 6(二)各地区文化生活的特点比较* 61. 农村与城镇的比较* 62. 东部与西部的比较* 6(三)居民文化生活与职业的关系* 71. 学生* 72. 农民* 73. 城市农民工* 834. 城市工人、青年创业者* 85. 个体户主、企业高层及其他高收入者* 8

2、三 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反思与对策* 8(一)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所存在的问题* 81. 少数政府人员的思想认识不足* 82. 文化设施简陋,经费投入不足* 83文化单位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94传统文化的缩水和消失* 95. 不良文化的传播流行* 9(二)关于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议* 101. 深化教育,认识到对居民文化生活建设的重大意义* 102注重引导,认真管理组织居民进行健康的文化生活* 103. 加大投入,努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并进* 114. 开拓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15积极扶持,努力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思想和专业素质* 11四 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

3、活的发展与趋势* 11(一)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多元化发展* 111主办主体多元化* 112投资方式多元化* 123表演形式多元化* 12(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市场化发展* 12(三)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向个性化发展* 12五 调查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44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变化,各种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掌 握 现 阶 段 我 国 居 民 业 余 文 化 生 活所 存 在

4、的 问 题 , 本小组以“ 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为主题,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精心组织成员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发现,伴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关键词:居民;业余生活;文化;现状 正文: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可见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对民族的团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小组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之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于2009

5、 年 7 至 8 月组织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本小组根据成员的籍贯,分别选取了以下十一个地区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样本后括号注有调查人姓名):湖北省宜昌市安徽省阜阳市山西省忻州北京市昌平区5四川省南充市福建省福清市甘肃省酒泉市云南省玉溪市安徽省六安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昌平区所选取的样本分布全国九个省市,有农村也有城市,有东南沿海也有西北地区,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我国居民当下业余生活的真实面貌。首先,各成员采用走访交谈、问卷调查、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各自了解到了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

6、小组组织召开讨论会,认真分析了各成员采集到的原始资料,综合整理总结,得出了最后的调查结果。二、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根据各成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各不相同。下面从两个角度将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进行简述与比较:(一)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类别1. 现代文化活动现代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1)看电视、电影、听歌(2)上网(3)歌舞厅唱歌跳舞(4)逛街购物(5)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新兴业余文化活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快速进入千家万户。随着信

7、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自从 1995 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速。加之这几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网吧、酒吧、咖啡厅、歌舞厅等业余活动场所十分兴盛;在农村,电话、电视电路基本覆盖全国农村,网络线路也正在迅速普及,并有一些城市常见的业余活动场所在农村出现。这一类文化活动为广大居民所喜爱,尤为年轻人所青睐。62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1)串门聊天(2)逛庙会等地方文艺活动(3)下棋、打牌(4)看书、看报(5)钓鱼(6)听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种(7)散步虽然有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在一些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传统文化活动照样是当

8、下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串门聊天是农村居民较为广泛、传统的业余活动,居民串门聊天的话题较为广泛,大到国内外新闻、社会事件,小到生活琐事。看书下棋钓鱼散步是比较高雅的修身文化活动。民间文艺活动也形形色色,为居民所喜爱,尤为中老年人所偏爱。3不良文化活动不良文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1)赌博(2)参加封建迷信活动(3)观看低俗影视片、书籍由于现代传媒手段发展迅速而监管力度难以更上,许多不良文化充斥着整个社会。沉迷游戏,传看不健康文化,尤其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许多青年深受其害。(二)各地区文化生活的特点比较1.农村与城镇的比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业余文

9、化生活方式有许多不同。相比之下,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相对单调,城镇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相对丰富;农村居民式以传统文化活动为主,城镇居民式以现代文化活动为主。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硬件设施远比城镇条件差。有些农村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活动场所,有些农村虽然建成了现代化的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场所,但运行效果远不如城镇。农村居民参加现代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不如城镇居民。2.东部与西部的比较7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东部地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与西部地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也有许多不同。相比之下,东部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比西部地区居民要更丰富、更现代。东部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活动的硬件设施条件不

10、如东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地理条件与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东部水资源远比西部地区丰富,东部地区居民比较喜爱的钓鱼、游泳等业余活动,在西部地区这些活动很难有条件去进行。由 于 西 部 地 区 独 特 的 历 史 背 景 和 社 会 生 活 , 形 成 了 其 别 具 一 格 的 西 部 文 化 , 尤 其是 西 部 地 区 农 村 。 如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业文化的惯性对农民经济行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西部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观念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相比还不够开放。(三)居民文化生活与职业的关系在调查中发现,业余文化生活状况的质量在很大程

11、度上取决于居民从事的职业。本小组在采集到大量信息之后,进过认真讨论,仔细分析了职业与居民业余文化活动情况的关系,结果如下:1.学生当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颇为丰富,主要以体育活动、看电视、玩电脑为主。学生比较喜爱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迷恋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甚至迷恋成瘾,直接危害到了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1)有关部门管理跟不上形式。由于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手段的普及,许多信息传播速度快。而有关部门管理手段跟不上形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难度加大,造成了管理效果不明显,导致了不健康信息在学生中的传播。(2)社会大

12、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意识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上部分人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风气;直接影响了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朝不良人生目标发展。2.农民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有串门聊天、看电视、打牌赌博、民间活动等。电视是目前农村居民用于业余生活娱乐普及率最高的大件用电器。电视在农村的产生,极大的开阔了农民的视野,让农民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由于农闲时节业余时间较多,8而农村居民业余文化活动场所硬件设施差,很难满足其需求。所以,农民常常选择不需要花钱的串门聊天方式去打发时间。 ,但由于串门聊天比较枯燥,更多的农村居民选择打牌赌博等不良生活方式去打发时间。而民间活动由于形式单一,很难吸引青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