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120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面对网络谣言情况调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 苏 谣科 言技 情大 况学 社网 会络 调查-10#204 专题小组江苏科技大学网络谣言情况社会调查韩 青松、张 刘、陈 仕博、李训(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镇江 1340602311、1340602332、1340602405、1340602116 中国)摘要:本次社会调查通过随机访问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位高低的调查者。探索如何针对网络谣言进行有效规范的管制,提高全体社会成员对网络谣言的认知,分清其危害,提高警惕性和预防能力。近年来,伴随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危急全体社会成员的又一项新增危害,可能造谣者仅仅是一时兴起的一句玩笑话,也可能是一些别有

2、用心的人故意设计,经过不停的转发转述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的群体事件、突发事件。这种低级趣味不仅仅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平时生活、扰乱了市场经济、也给政府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事件直至今日的日本核泄漏“抢盐风波” ,在这些风波背后,风雨过后我们细细回想,不难发现“谣言”这只黑暗的大手在背后进行着推波助澜、浑水摸鱼。关键词:网络谣言 社会秩序 别有用心 政府 警惕 预防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rumor social surveysQingsong Han、Liu Zhang、Shibo Che

3、n、Xun Li(College of material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1340602311、1340602332、1340602405、1340602116 China)Abstract: This social investig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andom access different occupation,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t ag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d

4、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network rumor control of all members of society, improve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rumors, distinguish the harm, vigilance and prevention abil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network rumor has also beco

5、me a new crisis of all the society members may harm, rumormonger is just a whim of a joke, it may also be some people deliberately designed to have an ulterior motive, after not stop forwarding reporting it may evolve into mass incidents, social emergency event. The low tastes not only does harm to

6、peoples normal life, disrupted the market economy, but also to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have brought tremendous pressure. From the SARS period Radix event until Japan nuclear leak rob salt storm today, in the storm behind, after the storms we thinking carefully, it is not diff

7、icult to find rumor the dark hand behind a fire, fish in troubled waters.Keyworde:Internet rumors Social order Have an ulterior motive Government Be vigilant Prevention0 前言伴随着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里,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和在不远万里的亲朋好友互通有无、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到各地的大小新闻、可以轻易与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直接对话,从宏观意义上讲,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

8、。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一些不和谐因素也伴随着网络这个新生事物渐渐酝酿发酵,比如说这份社会调查针对的网络谣言。当然除了网络谣言还有别的危害亦值得人们深究,像:网络诈骗、虚假交友等等,这些也是需要人们小心、注意的。网络谣言就像颗毒瘤,他本身仅仅是一句信息,一句话、一张图片、甚至可能是截图下来的一个表情,这些信息本身可能并不是当事人有意为之,只不过通过好事者的断章取义、有意抹黑、故意曲解当事人表达意思,这一小段信息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的恐慌,冲击市场经济的自主调节机制。像我们熟知的网络谣言大事件有抗击非典时期的“板蓝根”事件,仅仅是因为一条不知道谁发布的“板蓝根可以预防非典”的信息,就把本来一块

9、钱4 包的板蓝根炒价格炒到了几十块甚至上百块钱一包,板蓝根本来属于常备药物,按照正常市场作用本不该出现哄抢、囤积的现象,可是就因为有心人的恶意传播与一些无知国民的“不经意”奔走相告,使得这句谣言既然慢慢变成全国性的群体事件,各地的板蓝根这种常备药物纷纷开始涨价,致使全国各地人们渐渐产生恐慌,纷纷抢购板蓝根囤积备用。这在当时抗击“非典”时期曾一度造成社会大恐慌,全国上空都飘荡着一层阴霾。最后一切风波平息之时,人们才终于知道真相,板蓝根压根就没有所谓的预防“非典”的功效,纷纷大呼上当。 “板蓝根”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直接导致了当时“非典”抗击工作的受阻与无奈,今天细细回想,我们在责怪

10、那个造谣者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应该反思,在那次事件中,我们自己到底做的是对的还是不对的呢?在“板蓝根”事件中,自己有没有在不经意间沦为“传谣者”?在不经思考不经证实的信息之前,我们是不是不假思索的就奔走相告给亲朋好友?!只有在正确理性的认识之下,我们才能有效抵制网络谣言,构建繁荣稳定社会主义国家。1 网络谣言的前世今生1.1 谣言的学术定义1947 年,Allport & Postman 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

11、言也就不会产生了。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应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所谓:“谣言止于真相” 。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有些流言在传播中,常常变样,这一方面是接受者和传播者的记忆错误所致,更重要的是各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加上自己的主观色彩。 另一种看法认为,在中文语义中“谣言”更具有贬义性,往往不是依据事实,而是凭空想象或根据主观意愿刻意编造的传言,制造这种传言的行为被称作“造谣” ,传播这种传言的行为被称为“传谣” 。由于谣言产生的根基不是以事实为依据,其真实性无从谈起,谣言往往会被真实的信息所揭露。“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

12、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惑星,是以色红。今日亡国之谣,乃天所以儆王也。 ”明末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造谣”是“捏造虚假事实” ,或“虚构”情况。 21.2 现代谣言所造成的危害威胁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形象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2011 年 3 月,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后仅一周,中国多地发生群众抢购食盐的事件,而这一切都源于一则“食盐能抵

13、御核辐射”的网络谣言。 “抢盐”闹剧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甚至闹成了国际笑话,被外国媒体广泛报道,给国家形象造成了损害。2009 年 10 月,在某网站上出现一篇所谓的“自述”文章,以当事人的口吻讲述自己在北京卖淫的经历。其中最骇人听闻的“猛料”是她已感染艾滋病。随后,此人继续发文整理出了一份 279 人的“性接触者通讯录” 。该文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论坛上转载、评论。一时间, “艾滋女”三个字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搜索词。但经警方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谣言,是杨某针对受害人的恶意诽谤,整个事件中,那些看似可信的所谓“自述” 、 “通讯录”和“照片”全是伪造的。

14、虽然事件最终真相大白,但包括受害人在内的整个社会都为之蒙羞。在传播过程中,似乎大多数网友都沉浸在道德优越感里,人人都可以口诛笔伐,却极少有人反思事件本身是否真实,也极少有人想到在一次次的转发和评论中,当事人将受到怎样的伤害。在诸多网络谣言中,针对社会公众人物、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基本制度的谣言,危害是最为广泛的。这类谣言从根本上破坏公众对政府、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信任,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影响群众对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信心。比如,有人曾在网络上造谣,说北京市公交系统的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因贪污腐败被抓。虽然相关部门及时澄清,消除了谣言,但这则谣言把“全国劳模”和“腐败分子”相联系,客观上影响了公众对劳动

15、模范这一崇高荣誉的信任。比如,有人曾在网络上造谣,说“军车进京” 、 “北京夜里响起了枪声” 。但实际上这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捏造,相关责任人已被处罚。这类谣言极易造成群众的恐慌心理,影响社会稳定。短短的一篇网络帖子、一条手机短信、一则网络笑话,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会玷污公民名誉,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群众生活,破坏国家形象,后果不可谓不严重。2 网络谣言的防治策略2.1 网络立法与处理社会矛盾并重第一要加强立法治理谣言。通过立法 ,明确界定网络谣言 的标准和主体 ,明晰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法律责任,完善互联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美国、英国、韩国等加大了立法惩防网络谣言力度并取得显著效果,

16、为我国提供了借鉴。2 0 1 2 年 1 2 月 2 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为治理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基础。第二,要明确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 。2 0 1 3 年 9 月 9 日, 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标准,厘清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为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提供了更加 明确的法律依据 。第三,要为网络行为立规矩、划底线。2 0 1 3 年 8 月 1 5 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发 出倡议,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该守“七条底线” 。这标志着我国网络管理方式实现由“堵”到“疏”的转变,为遏制网络谣言开辟了新路径。第四,要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网络谣言传播于网络空间但根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